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2018-01-17 01:46左健
江西教育C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政治素养道德与法治

左健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公共参与素养也是政治核心素养重要组成的部分,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公共参与的现状,其次还要认识到提高公共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时事讨论、案例分析、生活讨论、模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发展公共核心素养,提高参与意识。

关键词:公共参与 政治素养 道德与法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力求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外,政治核心素养也是重要内容。政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几个部分,其中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常常被学生忽视。教师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参与素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有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审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要提高学生公共参与方面的素养,首先要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初中阶段学生开始逐步接触社会,因此对某些社会热点事件有所关注,也愿意参与到相关讨论中。然而不少学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阅读相关新闻,并没有认识到这些热点事件和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往往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没有太大关系。这说明初中学生虽有一定的公共参与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强烈。也有一部分学生虽想参与其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只是停留在发表意见方面,甚至会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负面观点,这体现了参与意识的不足。

值得深思的是,不少教师对于如何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发展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不够重视。教师往往单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偶尔会加入一些时事辅助设置问题情境,但却较少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由于缺少实践参与,故此不少学生缺乏对公共参与的切身感受,这也是学生参与意识很难得到切实提高的具体原因。

二、探究公共参与素养概念的重要性

要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教师还需要了解公共参与素养的定义和其重要性。公共参与素养能展现人民主体地位,能促使学生提高知情权和参与权,更好地了解民意。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和公共服务中,并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公共参与素养。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其次,促使学生发展公共素养还是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学生能亲身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则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对学生快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有一定的帮助。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参与意识

(一)时事讨论,关注时政要闻

教师可采用各种策略促使学生发展公共参与意识。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展示一些社会热点新闻,让学生围绕这些时政要闻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分析社会新闻,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搜索,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走进法律》一课是让学生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和法律,并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自我控制,逐步学会明辨是非。在授课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展示近期的新闻,如《女子当街扇母亲耳光,路人看不下去一脚将其踹倒》,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笔者先让学生分析女子的行为,然后提出问题:“女子当街打母亲,你觉得这是违法行为吗?有人认为一家人之间的打打闹闹只是家务事,不必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个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分析路人的行为:“路人因为看不下去而出手打女子,你认为路人的行为正确吗?”这能让学生从更深的角度分析问题。

另外教师要注意,在引入时事时所选择的事件不仅要和课文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还要尽量选择一些近期的新闻。因为新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近期的新闻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

(二)分析案例,深化认知体验

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围绕相关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可以选择一些案例讲述给学生,先让学生对案例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鼓励其分析案例,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文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未成年人如何获得法律的帮助,并鼓励学生尝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笔者采用分析案例的方式鼓励学生探索。如提出案例:“假如某一天某学生正在家中做作业,突然看见窗外有黑影向别人的窗户移动,原来是小偷,你觉得这位同学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笔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从各个角度入手,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如有学生提出可以报警,也有学生提出可以向邻居求助,还有学生提出假装看不见,也有提出可以和其搏斗。笔者总结了学生的看法,并分析哪些是可行的措施,哪些不可行。最后总结提出和犯罪分子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所有公民的责任,但大家要斗智,不能光斗勇,比如报警和求助就是正确的做法。这样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了自己该如何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案例分析的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深化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案例,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三)聯系生活,解决具体问题

联系生活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积极采用生活教学法,让学生积极畅谈生活中的相关经历,并思考如何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解决问题。

例如,《维护社会公平》一文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不公平现象,并自觉树立平等互惠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展开互动交流,谈一谈在生活中是否曾发生过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如有学生提出:“我妈妈按照公司的要求辛辛苦苦地当了一个月的临时工,没有做错任何事,但公司竟然不按照事先协议的内容给她转正,还以‘我们现在不需要人了为理由辞退了她。我觉得这就是不公平。”笔者引导学生给这位同学出谋划策,说说要如何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有学生提出:“可以去法院告。”但也有学生提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请律师还要花更多的钱。”也有学生提出:“可以先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不能解决再对簿公堂。”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促使自己解决实际困难,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模拟活动,营造创新时空

模拟活动指的是教师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创新时空,让学生尝试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更投入地展开分析,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身边的诱惑》一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身边存在的各种诱惑,意识到该如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笔者采用模拟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尝试思考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可以选取一些青少年容易受诱惑的案例,如金钱的诱惑、网络游戏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和邪教的诱惑等,让学生尝试自编课本剧,将自己可能遇到的情况表演出来,并思考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怎么办?如有学生在小品剧中展现了如此情景,家长喜欢赌博,将孩子也带到牌桌前,并让孩子也试试手气,此时孩子应该采取何种行为?在小品剧中,学生设定了若干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如拒绝父亲的邀请,又如远远地躲开,又如直接报警举报父亲。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尝试分析哪一种行为是正确的,并引导学生就人情和法律之间的矛盾点进行分析,如讨论:“举报父亲会不会被人说成是不孝?”这可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在参与模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再纸上谈兵,而是通过活动有了深刻的感受,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不断地成熟。

(五)组织实践,升华丰富情感

除了参与到课堂的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中,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参加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尝试多角度全面地了解真实情况,而后在实践参与后尝试提出创造性建议。

例如,《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文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国家尊严,明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奉献精神。对此,笔者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其意识到自己要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近的小河进行污染情况考察,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收集水样并进行分析,写成调查报告,交学校备案,向有关部门反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活動的过程中,大家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有路人说你们小孩子怎么管得了环境污染这样的大事情。对这些人的看法,大家是怎么想的呢?”学生有所感悟:“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不是漠不关心。”通过活动,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在接触到各种社会新闻时,能做的绝不仅只是评论一下,还可以通过献计献策的方式改善社会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主人翁的精神,进而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认识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关心社会热点新闻,并进行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尝试解决各种问题,进而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立群.学校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30).

[2]曾艳.初中政治作业的优化设计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陈师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政治素养道德与法治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公共参与的意义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