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及其价值指向*

2018-01-18 19:58王雨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潮马克思哲学

王雨辰

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哲学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哲学基础是近代主客二分的主体形而上学。马克思正是通过超越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建立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并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生态批判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与价值取向,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特质与坚持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代西方主体形而上学秉承主客二分的哲学世界观和机械自然观,其特点是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自然被看作是有规律运动的被动客体,人类则通过运用理性把握自然运动的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由此被看作人类控制自然的中介和工具,最终形成了把自然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被动客体的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西方近代哲学那里,科学中内含的关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价值理性被剔除了,科学的本质被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技术,这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与运用必然会丧失哲学的有效指导。上述哲学世界观、自然观与科学观同资本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把科学技术进步等同于社会进步的社会进步观,必然使科学技术沦为控制自然和控制人的工具,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揭示马克思是如何超越西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所确立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和生态哲学的特点,我们才能理解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容和特质。

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哲学又可划分为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它们在经验和理性上各执一端,把科学认识看作是人类运用经验归纳或理性演绎的结果。休谟对此提出了质疑,并做出了所谓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存在是不可知的论断。这实际上是以怀疑论的方式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科学是否具有必然性。二是哲学形而上学是否存在。康德力图解决休谟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并由此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在康德看来,现象世界中科学知识是能够成立的,但这里的科学知识只是关于现象的认识,而不关涉事物的本质;在物自体世界中,要运用理性把握世界的绝对本质则超越了人的理性能力,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的矛盾中,只能诉之于人的信仰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康德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坚信科学知识的必然性,但由于他所说的科学知识只关涉现象而与本质无关,主观与客观依然是对立的,依然没有克服近代二元论哲学的缺陷。康德之所以不能真正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根源于他的直观认识论立场。之后哲学家费希特力图从人的行动入手,解决康德哲学的矛盾。他提出“自我创造自我”“自我创造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的三个命题,以主观唯心主义的方式提出了以“人的行动”为基础解决康德哲学矛盾的新方向。由于费希特所讲的“人的行动”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是一种理论活动,他所说的主、客体的统一依然只是主体意识领域内的形式上的统一,真正的客体和主体依然僵硬地对立,并没有真正解决康德哲学的矛盾。费希特沿着主体实践的思路超越纯粹直观的认识论立场解决主体和客体、自由和必然的矛盾这一思路是正确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仅仅把“实践”规定为一种理论活动,还必须把它规定为改造客观现实、改造“自在之物”的物质性活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中进一步借助主体辩证法展开了超越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尝试。在黑格尔那里,主体既不是存在和概念的客观辩证法的旁观者,也不是和客体无关的纯思想的主宰者,而是把主体理解为能动的实体,从而消除了主、客体之间僵硬的对立。这意味着黑格尔提出了一种新的实体。正是实体在其运动的历史中,在历史生成过程中,消除了事物以及事物概念的独立性和由此造成的僵硬性,使我们能在历史生成过程中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本质。但是,黑格尔并没有把他的“主体性辩证法”和“历史原则”贯彻到底。他所说的“主体”只不过是世界精神及其体现为具体形态的个别国民精神。他所说的“历史原则”实际上是把一切历史过程都归结为绝对精神运动的一个环节,历史的终点则是绝对精神回归到它自身;体现在人类现实历史运动过程中,普鲁士王国成了人类历史的终点。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提出了以“感性”为核心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为马克思最终提出“感性实践”的概念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正是通过批判地考察近代哲学的发展逻辑,并把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原则”和“历史原则”贯彻到底,从而实现了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赞扬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及其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人的自我产生看做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5,194页。,但又批评黑格尔把人的本质看作是自我意识,把劳动看作是自我意识的外化的观点,明确提出人是一个对象性、感性存在物,强调“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②。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既是一种受动性存在物,又是一种能动性存在物。所谓受动性是指人的感性活动必须受自然物质条件的制约;所谓能动性是指人可以通过改造世界的现实感性活动,按照自己的目的能动地改造对象。马克思还具体分析了人的感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本能活动的不同。在马克思看来,与动物适应外部世界的本能活动不同,人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由于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因此,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过程,展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内在统一。只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马克思甚至把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为彻底的自然主义和彻底的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解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运用他所提出的“实践原则”,不仅批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认识论的缺陷,而且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①②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4,505,516页。,并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马克思反对旧哲学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先天的感性或理性,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实际上是从生成性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问题,坚持从“实践原则”和“历史原则”的辩证统一来理解人、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区别于近代哲学的突出特点。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进一步系统批判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在他们看来,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具有优先性,人类与自然是以“实践”为中介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从而使自然呈现出社会历史性特征。他们由此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自然的历史性的抽象自然观,不懂得人所遇到的自然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始终如一的东西,自然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自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史与人类史呈现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特点,二者由此形成具体历史的统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③因此,马克思反对那种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最终实现统一。

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实践”明确规定为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将“实践”规定为人的客观的感性现实活动,并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这里所说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际上是从社会的、历史的维度来探讨人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不断生成的过程。这种历史生成论意味着社会历史主体与社会历史客体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因此“历史”并不是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不可捉摸的过程,历史的意义也并不需要像黑格尔那样引入神秘的超验力量来说明。因为一方面历史是人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展现的是人类改变人和自然、人和人关系的过程,是人的具体生存形式不断彻底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通过探讨社会历史领域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以探讨如何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目标和归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是认识功能、批判价值功能统一的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又是一种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历史生成论,这种历史生成论坚持社会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是同一历史发展过程,这就消除了近代哲学主、客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辩证法”与“历史生成论”相统一的特点和生态思维方式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不仅如此,《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后的著作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上述思想,并以此为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生态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必然造成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断裂,提出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思维方式是以现代生态科学整体性规律为基础的,核心是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进化,其特点是强调有机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通过实现“实践辩证法”与“历史生成论”的有机统一,反对的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机械决定论,强调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有机自然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思维,与生态思维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同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深绿”思潮和以现代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浅绿”思潮相比,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具有自己的特质。具体说:

第一,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不同于“深绿”和“浅绿”思潮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割裂开来,而是坚持二者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深绿”虽然坚持有机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但是他们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文明无关的“荒野”,其自然观与历史观是脱节的。在这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支配下,他们主要是从哲学世界观、文化价值观入手,抽象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危机,不注重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实际的物质和能量变换关系的分析,必然无法找到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浅绿”思潮依然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机械自然观,其生态性质主要体现在倡导技术革新和自然资源的市场化,维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的生态哲学生态思维方式树立了历史观与自然观有机统一的生态自然观,这使得其生态文明理论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之下,其理论批判性必然指向作为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社会生产方式,从而把实现制度的变革作为合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特别强调历史性和生成性,这一特点是“深绿”思潮和“浅绿”思潮所不具备的。“深绿”思潮和“浅绿”思潮在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各执一端,“深绿”思潮所谓的自然是与人类实践不发生联系的“荒野”,“浅绿”思潮则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他们都不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和生成性特征,而这正是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马克思不仅强调自然史和人类史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而且强调自然具有历史性存在的特点。在他看来,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这就意味着“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①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4,542页。。反过来,自然在人类感性实践活动的作用下,成为人的一部分;而人类实践又不断改造着自然界,使之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即“自然的人化”,从而使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的这种历史性和生成性特点使他的生态文明理论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纳入到社会历史中展开探讨,克服了西方“深绿”思潮和“浅绿”思潮在这一问题上的抽象性。

第三,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特别强调辩证性,体现为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现实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的统一。所谓现实性,就是指马克思总是立足于现实看待人类、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了黑格尔哲学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主张应当把人看作是现实和历史中的人,并认为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劳动是人的本质,人们就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现实的人”这一前提出发。这里所说的“人”不是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从事生产的现实的人。同样地,自然也不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处于人类意识之外抽象的自然和“荒野”,而是纳入人类意识和实践中的现实的自然。所谓批判性,就是指马克思始终立足于批判性的立场,看待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分工造成了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指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实现彻底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已不是一种生产性力量,而是使人和自然异化的破坏性力量,“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机器和货币)”②;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造成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裂缝的必然性。马克思这种生态思维方式的批判性特征又是与他的理想性特征密切相关的。所谓理想性,就是指马克思把消除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关系,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作为其理论的最终追求。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异化根源的现实考察,提出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的解放是实现自然的解放的前提条件,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真正实现人和自然解放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社会,认为以“自由人的联合体”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解放与和谐发展。在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现实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特征既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也是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追求。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的上述特点,使其生态文明理论与“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相比,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与“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在“自然”和“人类”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不同,马克思始终坚持人类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深绿”思潮把“自然”看作是一种未被污染的、未被人类之手接触过的、远离都市的“荒野”,这实际上是把自然和人类社会对立起来的抽象自然观,把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进而把生态文明的本质归结为人类屈从于自然的所谓和谐的生存状态;“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则把“自然”看作是与资本紧密联系的,与人类相对立的近代机械的“自然”,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此被归结为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科学技术就是人类控制自然的中介和工具,它最终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滥用和生态问题的产生。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类与自然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像“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那样脱离人类社会历史,抽象地谈论生态危机问题,而是要求始终从一定的生产方式出发,分析人类和自然之间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探寻这种关系出现裂缝和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既不像“深绿”思潮那样把生态文明归结为摒弃人类文明,回归到屈从自然的生存状态,又不像“浅绿”思潮那样把生态文明归结为维系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而是把生态文明看作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反对生产力增长和技术进步与运用,反倒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运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重新配置资源和改变社会政策,利用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和技术,为人们实现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的新型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与“深绿”和“浅绿”思潮把理论重点放在探讨生态价值观的问题上不同,马克思始终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入手,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具体说,“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把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人类价值观的危机,始终围绕走出还是践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争论。他们都不理解生态危机的实质在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出现了问题,不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则始终把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看作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制度变革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的危机、工人生存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而资本的全球化又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全球扩散,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建立能够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此基础上谈论生态价值观的重建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第三,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是生态文明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西方“深绿”思潮把科学技术看作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革新、运用对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归结为人类屈从于自然的生存状态;“浅绿”思潮虽然肯定科学技术创新和运用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但是他们不仅脱离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抽象谈论科学技术的作用,而且他们所强调的科学技术还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追求利润这一目的的。马克思则一方面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革命性力量,对于节约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再利用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性质。当然,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革命性力量的论断是生态制约不明显条件下的产物。在当前生态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当注重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另一方面应当注重科学技术中所承载的观念性要素的作用。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作为科学的物化,被归于生产力的范畴中予以论述;但他同时指出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精神成果,势必包括人的欲望、意识形态的内容。如何处理科学技术与科学的这些观念属性之间的关系正是当代思想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我们应当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结合当代思想界的争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理论。

第四,“深绿”和“浅绿”思潮的文明理论从其价值取向看,主要是为资本推卸生态治理的责任作辩护,其理论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追求利润的需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其价值取向上看,则始终立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内在统一。“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抛开制度维度抽象谈论生态危机及其解决之道,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开脱在生态治理上应尽责任的作用;“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的自然观依然是工业文明视野中的自然观,他们都力求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解决生态危机,实际上其理论依然服从和服务于资本追逐利润的需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和价值取向,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解放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解放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在他看来,自然的异化的根源在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即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论及异化问题时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作为人的本质体现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异化为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的异化不仅体现为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且也体现为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只有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建立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恢复人的本质和感觉,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同时又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放归根结底在于劳动的解放。《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德国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之后指出:“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4—545页。马克思由此指出共产主义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是消灭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和解的新型社会。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包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价值向度和对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想追求。

第五,在如何看待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问题上,“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有所区别,但是从方法论上看则具有一致性,即秉承的是抽象的文化决定论和非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体现为他们都抛开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发展过程与生态问题产生、发展之间的联系,以抽象的文化价值观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之道;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始终坚持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因而能够科学揭示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途径。在马克思看来,生态问题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而产生,并随着资本全球化而扩散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论著中,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城市空间拥挤、资源枯竭、土壤肥力下降等环境问题,以及随着资本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引发的环境全球化问题,明确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地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揭示和把握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不仅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的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具体说:在如何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问题上,部分论者由于不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从属于人与人关系的性质的论述,因而把生态文明的本质归结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实际上是借鉴和认同“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仅仅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而不去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人与人之间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矛盾利益关系。这种生态文明理论的本质是缺乏制度维度和对实现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也必然流于空泛而无法落实于现实。部分论者受“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或者把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绝对对立起来,把经济增长和技术运用同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其结果必然使生态文明建设丧失现实根基;或者片面认同西方的生态治理观,把生态治理的关键看作实现技术创新和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政策。上述两种做法都无法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入。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不是对工业文明的绝对否定,而是在继承工业文明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否定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和消费主义生存方式,提倡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代替工业文明的耗费大量自然资源的黑色发展方式,用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取代工业文明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用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满足和幸福体验的生存方式取代以异化消费实现满足和幸福体验的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同时,马克思所倡导的生态文明虽然与“浅绿”思潮一样都主张通过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来实现,但与“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生产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追求利润和维护资本的可持续增长这一目的不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生产正义”为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治理问题上,“深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把生态治理的途径寄托于生态价值观的变革、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社区自治;“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现有制度框架范围内,通过技术创新和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来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则主张把制度变革和生态价值观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我们应当超越“深绿”和“浅绿”思潮的生态文明理论在生态治理问题上单纯的生态价值观维度和技术维度,建立一种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既重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化观的建设,又重视从制度上硬性规范人们实践行为的生态法律法规,使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既能作为一种追求环境正义和倡导绿色、协调发展的发展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又作为一种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态道德观和文化观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使得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成为人们的道德自觉。

猜你喜欢
思潮马克思哲学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菱的哲学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小包哲学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