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的课堂建构

2018-01-18 18:06殷郡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

殷郡伟

摘要:诗意语文的发生点是回归自然、回归朴素、回归学生。考察诗意语文的立足点在于定义流派,把握师承方向;定位风格,确立成长导航。孕育诗意语文的成长点在于主真、主美、主善。立足语文教育的现状,基于苏派教学风格,从课堂教学的变革着手,通过追古述今,寻找诗意的存在,打造诗意语文课堂,从而寻获生命的诗意。

关键词:诗意语文;教学风格;苏派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A-0064-05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千年的诗史守候着诗意生命的萌芽、绽放、硕果……如今民族诗性的追问再次聚焦“语文”,简单的“语文”二字负荷着社会的期许,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语文”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一、追根溯源:寻找诗意语文的发生点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不妨就追根溯源,重新审视被忘却的“出发点”。

(一)回归自然

孔子的“吾与点也”,从侧面给予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种深刻的思考。语文教育需要回归自然,诗意语文的生命基点在于自然。那自然又是什么?自然是卢梭笔下《爱弥儿》中基于“自由、平等、独立”的理想教育追求,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道法自然),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那一句“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但所有的前提:“自然”首先是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生命依赖自然,因为它需要以生的形式去繁衍与发展;教育依赖自然,因为有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思考与探索;语文依赖自然,因为生活的充盈需要诗意的栖居与庇护。孔子的“吾与点也”也恰恰反映了自然教育的独具妙义。

1.遵从诗意语文的自然归属感

语文的真谛是什么?语文的真谛是以生活的姿态引领人去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歌颂自然。儒家开辟了以“杏坛”为载体的自然传道场,释家成就了“五阴无我,不生不灭”的自然造化,道家固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感悟。无论是从历史维度,社会角度,还是心理需求,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应该依附于对自然的理解,语文教育的诗意应该回归对自然的认同。

2.遵守诗意语文的社会认同感

从某种角度而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鲜明的社会现象,它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影响,它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社会人的培养。而语文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它以纽带的形式,沟通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与发展,以语言、行为、思想为导向,为人的发展找到明确的社会定位,朝着生命成长的需求不断拓宽生命的广度,展示生命的厚度,提炼生命的浓度,赞美生命的韧度,憧憬生命的强度。语文是教育社会认同感的枢纽,传递着生命科学的温度。

3.遵循诗意语文的成长幸福感

“幸福感”与语文教育有什么关系呢?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个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其所处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民主权利、参与机会、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和未来预期等。纵观教育的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对于学生的培养,着重落脚点应该是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引领。而幸福作为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涵盖着个人的情感取向、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取向,而诗意的语文就是要寻获幸福,寻获心灵的慰藉。

(二)回归朴素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指出:教育应该回归朴素与普适。“回归不是倒退,而是要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2]回归朴素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健康成长。

1.微言至情:诗意不需要豪言壮语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们不难看出,“对话式”的教学过程,给予学生的是脚踏实地,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暮春三月天,顺应自然,沐春风,载歌载舞,兴尽而归,这是何等惬意、诗意的教育,这不就是语文生活化的写照吗?这不就是诗意语文的原点吗?

2.微行至性:诗意不需要大刀阔斧

现在,很多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海量阅读”“海量识字”“海量习作”等等。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感性认识。大量时间花费在抄写、识记中,而缺乏思考与感悟,缺少实践与体察。陶行知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语文教学不是填鸭式灌输,而是应该给学生一根杠杆,让他去寻找“翘起地球”的支点。

3.微理至简:诗意不需要详实复杂

艺术中有一个概念叫“留白”。它的效果就是给予欣赏者以无限遐想。这种方式,也恰恰切合诗意的联想。课堂上,影音的呈现可以让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授课时,情到深处不能言语可以“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留白的智慧,留白的境界。在“遗漏”中,我们能寻获更多的精彩与机会。

(三)回归学生

孔子“因材施教”是遵从学生的天性,卢梭“自然教育”是发挥学生的个性,郭思乐“生本教育”是唤醒学生的本性。所以,教育的归结点是学生。

1.认识学生:发现诗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尤其是儿童的眼睛,那份灵动、自信、骄傲,闪烁着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诗意与灵感。认识学生,走进学生,聆听学生,寻找他们身上不可复制的自豪与骄傲,这是诗意的,同时也让教育者收获更多诗意背后的感动。

2.解读学生:探索诗的灵魂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这本书描繪着孩子世界漫无目的的遐想、好奇、喜怒哀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好奇心对于幼儿之发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儿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产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东西相接近。”[3]教育者需要读懂孩子,打开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他们好奇的追问,记录他们稚嫩的语言。endprint

3.成就学生:塑造诗的生命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承者、精神的塑造者,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成就者。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在没有打磨前都是一颗石头,或许是一块璞玉,或许是一颗钻石。但是,教育是为了成就孩子,需要让这块璞玉更加晶莹透亮,让这颗钻石更加熠熠夺目。

二、正本清源:考察诗意语文的立足点

近年来,“苏派”这一教育文化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标志着具有江苏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的形成,总结了江苏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准确地定位了江苏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独具魅力的角色姿态和文化概念。基于“苏派教学”风格:清简、灵动、精致、厚实,我们不妨以哲学的思考为引领,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去发现“苏派教学”风格下诗意语文的追述。

(一)定义流派,把握师承方向

成尚荣先生在《苏派与苏派研究:文化的视角》中阐述:“苏派教育是历史的存在,是客观存在。”据记载,自泰伯入吴地,“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广杯万古江南”,“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4],开启“至德名邦”之吴文化。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鲁讲学,吴人言偃北上就学于孔子,所以“孔子之道渐于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江苏教育历经南学、泰州学派、东林学派、太谷学派等“百家争鸣”的历史变革,在智慧的碰撞,思想的传递中,嬗递更替,承前启后,逐步形成具有江苏地域文化特色的教育流派——“苏派”。流派的形成影响着文化的导向,取其思想精髓为其师,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方向。

(二)定位风格,确立成长导航

江苏独有的地域风格,形成苏派教学风格“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对于诗意语文的教学有何帮助?对于重构语文教学模式有何促进?

1.清简:诗意语文的清新美

周国平先生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同样,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呼唤“清简”的教学风格,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要的教学语言和简单的教学媒体来实现课堂的清新自然。正如成尚荣先生评价苏派名师薛法根教学风格中这么描述说:“清简,好似薛法根敞开的心灵窗户,呈现的是他表达的方式,展现的是他具有审美意义的风貌,闪烁的却是他的心境、他的人格特质。”

2.灵动:诗意语文的节奏美

语文教学的灵动,是为了要让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发现语文,走进语文,探索语文,发展语文,提供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挥洒语文激情,培养语文素养的平台。除了引导学生解读生活中的语文之外,教师更需要带领他们读懂生活以外的奥妙。在实践中,活泼灵动的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专注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如被著名作家张丽钧评价为“人间好课”的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的《凄美的放手》,以情感节奏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呈现出诗意中的灵动。

3.精致:诗意语文的典雅美

何为精致?精巧细致。但是,一堂诗意语文课堂的精致不仅是对于文本的精彩解读和课堂的精美设计,更应该是师生“情致、情趣”的生活形态向课堂形态的转变,让教学的每个环节或是细节更为合理,让每一项辅助教学、每一种对话方式、每一个形态语言都有精准定位,让每一次学习内容都融于情感、融入兴趣、融入智慧。在有效整合、合理安排的同时又善于简化、巧于整合、精于取舍。所以,这种精致“需要精耕细作,但不追求极致”。

4.厚实:诗意语文的意境美

语文教学在实践着“工具性”的同时,还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积淀着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人文性包括人性和文化性。”语文是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5]。这份历史的担当与责任是厚实的,这种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厚实的,教师的肩膀与学识同样也应该是厚实的。而这所有的厚实呈现出的是语文悠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醉人的诗意。

三、整合资源:孕育诗意语文的成长点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这是一种对于语文核心价值的追求高度。基于上述探索、思考、总结,依托丰子恺先生“主真主美主善”三大境界,围绕“诗意语文”的追求,在语文教学的天地中,我们不断摸索着,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一)主真:诗润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语文是“主真”的,这种“真”来自于真实的自我,真实地感知生活的美味,真切地感受情感的美妙,真诚地感恩生命的美好。

1.润色课堂

课堂需要色彩,情感的色彩,诗意的色彩,智慧的色彩。色彩奠定基调,色彩确定旋律,色彩决定出彩。在执教《清平乐·村居》一文时,教师以“幸福”为色彩,寻觅“幸福”的文化,寻找“幸福”的味道。

师:十一国庆,举国欢腾,中央电视台开展了幸福指数调查活动,今天老师也来做做现场采访,你幸福吗?为什么?

生:幸福,因为在这么美丽的校园中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生:幸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疼爱我。

生:幸福,因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师:老师的心里也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因为能够在几千人的学校,遇到可爱的你们,和你们每天朝夕相处,多有缘分啊!同学们,今天的幸福课堂又开始了,我们要学习一篇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去认识同样幸福的一家五口。讓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生:(齐读)清平乐·村居

一首简单、明快的《清平乐·村居》,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普通农家的生活画面。轻快的旋律,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出词人辛弃疾热爱和向往村居生活的思想感情。endprint

2.润饰语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安居。”诗意从来没有走出过生活,诗意从来没有离弃语文课堂。语言的诗意无形中就化作课堂的诗意,化作语文的诗意。教师在执教《西湖》一文时,诗意跃然于师生心灵。

师:而夜幕初垂的时候?

生: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

师:看: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生: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师:把华灯的光倒映在水中比作是无数的银蛇在游动,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美妙的,灵动的,活泼的……

师:是啊,给水面增添了几许生机,听,在那遥远的地方传来了,传来了一曲优美动听的声音,那是钟声,悠远而又浑厚的钟声;那是琴声,悠扬而又绵延的琴声;那是……人们泛舟湖上真是——

生: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

师:在这祥和的月色中,微微的风声、悠扬的琴声、淡淡的笑声,甚至整个天上人间全都——

生(齐):溶化在月色里了。

师:这就是西湖。她的美是我们无法抗拒的诱惑,那份写意、隽永,如纯洁的少女一般,虽然素洁却无法掩饰她们的青春朝气。所以,若干年后,当白居易重游西湖的时候,感慨地写道——

生(齐):《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画中的文,文中的诗,诗中的诗,浸渍在文字的诗中、文学的诗中、文化的诗中,语言的微妙将诗意萦绕在学生的心头。

3.润泽心灵

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执教《清明》时,教师选择这种内涵进行思想的演绎。

師: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特别是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烙刻在我们记忆深处。

(出示图片)

师:请大家看屏幕,我们能否根据屏幕中的这几幅画面,联想到相应的诗句呢?

生:第一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真好,声音清亮,回答完整。

生:第二幅我想到了“床前明月光……”

师(打断):你能像第一位同学那样完整地表述吗?

生:第二幅我想到了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出示第三幅画,从这幅画中,你可以得知哪些信息?

生:这是描绘春天的画面,而且下着细雨,牧童骑着牛儿在吹笛子。

生:我觉得画面中描绘的是清明,有人正在祭拜祖先……

文化是一种烙印,渗透于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语文就是要唤醒这些生命流程中的印记来丰富生命的内涵,从而达成文化的自觉。这就是诗意语文对于学生心灵的润泽,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怀。

(二)主美:诗意学生生活体验的渴求

语文是“主美”的,这种美来自于生活的体验。语文教学,需要达成一种文学的陶冶,艺术的享受,以一种美的姿态来审视生活。

1.带学生走出课堂

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所谓的拘泥和局限,主要还是依赖于教师主观意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除了教室可以作为教学、课堂的主阵地,操场、公园、图书馆、实验室等等都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

2.引学生融入体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它需要学生去尝试、体验、发现。语文的综合素养不是课堂40分钟可以全面实现的,更多素养来自于课外的积累。在语文课堂之外,种植体验、养殖体验等,一系列体验性的学习生活都将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泉”。

3.助学生自然生成

除常规课堂,教师应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陪伴孩子。操场可以成为乐园,任凭追逐嬉戏,还孩子们以自由,毕竟他们还是孩子,需要有童年的乐趣与回忆。而教师只要做一个默默的守护者,看着他们快乐、幸福地奔跑。在这种快乐的环境中,更容易促进孩子的知识学问的自然生成。

(三)主善:诗化学生德性价值的追求

对于常人而言,灵魂生活即是信仰。如果把诗意当成是信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成就的必然是诗意的栖居。进入这种诗意信仰不可或缺的情愫叫做善,犹如一面镜子,反观着心灵、生活、生命的美。

1.心灵的善才能照出生活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会获得成功。”心灵的启迪是教育的智慧,心灵的开拓是教育的成长。教育的前提是打开年轻的心扉,让“年轻的心灵”接受教育的力量。教育的过程除了在传递“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外,还在传递着能量——向上的能量,向善的能量,这就是教育的正能量。

2.生活的善才能映出生命的美

在老子的思想主张中,水是最近乎道的。水性即是上善,水德即为不争。如果说教育是为了获取一颗柔软心,那么语文教育是为了让这颗心更加洁净清明,拥有水一般的质地,从而体悟出生命的真谛,于不争处得生命之大美,成全一番醍醐灌顶、豁然开阔的生命悦感。

3.生命的善才能生成诗意的美

语文是生命的课程,赫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如何让生命的课程解脱充满劳绩的人是语文的使命。在寻觅中蓦然回首,那就是,诗意的栖居。“美”是诗意最显著特征,“善”是美最形象的表露。“存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让心灵、生活、生命行于善,至于美,归于诗意。

参考文献:

[1]孙丽华,胡德海.教育学界在不少基本理论问题上需要正本清源[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1).endprint

[2]趙艳光.倾听与成长[J].成才之路, 2012(17).

[3]刘云艳.好奇心的实质与教师的支持性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6(2).

[4]杨国庆.中华名冢揽胜[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76.

[5]杨泉良.试论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及实施策略[J].教育导刊, 2007(11).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The starting point of poetic Chinese is to return to nature, simplicity and students. The toehold of investigating poetic Chinese lies in defining schools of thought, pinpointing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inheritance, deciding on the style, and establishing the navigation of growth. Breeding the growth point of poetic Chinese consists i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aching style of Jiangsu faction. Starting with 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rough tracing the ancient and specifying the present, we can pursue the existence of poetry and create poetic Chinese classroom to accomplish the poetic significance of life.

Key words: poetic Chinese; teaching style; Jiangsu-style Chinese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生习惯形成的影响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名师教学风格的“校本化”生成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基于心理认同理论的教学风格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打造个人教学风格之我见
构建个人教学风格之我见
如何展示出独特的教学魅力
谈谈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