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拓展筑牢长江经济带气源基础

2018-01-19 01:16
中国石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储气库涪陵气井

□ 本刊记者 马 玲

胜利石油工程队伍对涪陵焦页84号平台实施“井工厂”压裂。胡庆明 摄

发现更多的资源储量,确保气田增储上产是提供清洁能源的基础,是川气东送健康运行的保障。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能源需求大。中国石化在长江上游川渝地区的普光、元坝、涪陵等气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川气东送管道,这些气田已累计为长江沿线地区提供清洁天然气65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两亿多居民。

利川压气站的四台压缩机组已累计安全平稳运行45100个小时。胡庆明 摄

气田增储上产,保障气源供应

在长三角地区,川气东送大幅缓解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压力,让煤改气、油改气、电改气有了更多资源保障。

2006年,中国石化宣布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经过持续艰辛的勘探,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又相继发现了我国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元坝气田,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涪陵气田,进一步夯实了“川气东送”的资源基础。目前,普光气田探明储量4122亿立方米,元坝气田探明储量2194亿立方米,涪陵气田探明储量6000亿立方米。

作为川气东送的三大主要气源地,发现更多的资源储量,确保气田增储上产是提供清洁能源的基础,是川气东送健康运行的保障。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达州宣汉县普光镇,开采面积为1118平方千米,资源量为8916亿立方米。为有效开发,科研人员按照“拓展富气层系、准备接替领域”的思路,开展研究,深化认识,在普光探区外围长兴组实现了天然气勘探商业发现。

“除了加大新区勘探力度,我们还积极开展老区挖潜工作。”主管勘探开发工作的普光分公司副经理姜贻伟说。他们在普光202-1井成功实施无枪身深穿透带压射孔先导试验。产气剖面测试结果显示:在射开的24米储层中有明显产出,该井平均日增产天然气13万立方米,产气剖面改善效果较好。

随着气田生产时间的延长,气田边部气井出现水侵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普光分公司采取“控”“排”“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调整开发方案,合理调整不同部位气井配产,以确保气藏整体压降处于一个合理区间,避免局部压降过快形成水体突进。

他们在普光105-2井开展控水酸压实验,采用暂堵控水酸压疏通近井地带气体渗流通道,消除水侵对产气层的污染,沟通周围裂缝和天然气储集空间,并封堵远井地带出水通道,恢复并提高气井的渗流能力和产能。目前,该井已初步具备自喷生产能力。

元坝气田位于川东北的崇山峻岭,是中国石化继普光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天然气增储上产区。元坝气田气藏地质构造特殊,储层埋藏深,钻遇地层复杂,特别是陆相深部地层,属于高研磨性地层,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科研人员优化钻井设计,形成了针对该气藏的一系列钻完井关键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有效解决了机械钻速慢的难题,大幅缩短了作业周期,实现了7000米井深水平井的提速提效目标。

气田开发建设,把气龙牵出来是前提和关键。元坝气田不是整装连片,而是由近百个礁滩体组成,气水关系复杂,钻井施工难度大,常规录井技术难以保证中靶。元坝气田组建地质跟踪研究团队,引进X射线荧光分析、核磁物性分析等新技术,应用地质、物探、化探等集成创新技术,精细刻画90多个小礁体。

西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刘言说:“利用‘串糖葫芦’式的钻井方法和‘贪吃蛇’技术,调整井眼轨迹,指导钻头把一个个小礁滩体串起来,实现了油气成果的最大化。”

涪陵气田是我国首个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今年底年产能将达到100亿立方米。气层为不含硫化氢的优质干气,具有面积大、分布稳定、压力高、产量高的特点。为进一步扩大气田的储量规模,实现产建区块的有效接替,科研人员在“二元富集理论”和“页岩气高效开发技术系列”的指导和支撑下,在焦石坝周缘区块甩开部署探井和评价井,均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其中,6口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江东和平桥区块转为产能建设区块。焦石坝周缘的突破,让气田储量和产能实现了“双升级”。

国土资源部评定,涪陵页岩气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2017年新增含气面积192平方千米,探明储量2202亿立方米,区块资源量大、资源丰度高,为气田上产和稳产奠定了资源基础。

“为了保障气井平稳生产,我们实时监测气井压力、产量等数据,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气井平稳生产。”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中心副经理孙建法说。

科研人员根据各井生产特征及地质条件,采取“一井一策”管理措施,将气井分为A、B、C三类,分别采取“长开短关”“长开长关”“短关短开”等开采方式,单井日增产在1万立方米以上。焦页6-2HF井于2013年投入试采,科研人员加强气井日常动态管理,努力探索大压差生产方式下的产量递减规律。目前,该井累计产量2.5亿立方米,是国内产量最高的页岩气井。

加强管网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长江经济带地区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对于煤替代和能源转型的要求迫切。除民用、工业、发电用天然气以外,长江沿线交通用天然气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包括车用、船用燃料等。正是看中长江沿线天然气发展的广阔前景,中国石化力推“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加快长江上游天然气开发,加快相关管网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管网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确保气源畅通的基础。继普光气田与川气东送管网联通后,2015年,元坝、涪陵气田也顺利与川气东送管网实现联通。川气东送管道通过增压改造,年输气能力从120亿立方米提升到150亿立方米。川渝地区越来越多的天然气正通过管网输往长江沿线。

目前,中国石化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布局的天然气基干管道主要有川气东送管道、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湖广段、青宁输气管道、温州LNG接收站、金坛和黄场储气库,6家省级管网公司。

在管网建设中,川气东送管道承担的任务最重。川气东送管道规划为“一干、一专、五支”,包括川气东送管道干线、达化专线、川维支线、武石化支线、南京支线、金陵支线、江西支线,总长2244千米。

目前,川气东送管道已与西气东输二线在姜家湾阀室实现了互联互通,有效形成了互保互供模式,保证了应急情况下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涪陵气田生产的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有效提高了天然气的资源对接和合理调配。”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化昶说。

为了使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管网进入下游市场,进一步拓宽输送和销售渠道,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他们成立投产组织机构,对作业点上下游阀室设备及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向地方政府及沿线居民进行宣传告知,与上游气田及下游用户进行细致沟通。通过不停输带压开孔作业,川气东送管道干线与涪陵—王场输气管道顺利实现互通,有力配合了涪陵气田的勘探开发。

“如果说管道是一条河,储气库就是一座湖,就能起到蓄洪补枯作用。”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坛储气库负责人黄孟云说。

随着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持续增加,管道的压力值也会不断增加,储气库通过不断向地下注水,稀释溶解地下的盐矿区域,获取储藏天然气的密闭空间,成为确保供气及管道安全的重要手段。

金坛储气库是中国石化第一座盐穴储气库,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境内,项目设计总库容为11.79亿立方米、工作气量7.23亿立方米。目前已建成工作气量0.7亿立方米。它是川气东送管道季节调峰、事故应急处理、优化天然气输气管网运行不可缺少的配套工程。

今年6月,华中、华东、江南等地区迎来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气温持续飙升,导致川气东送下游各燃气调峰电厂频繁启运,天然气需求量猛增。为保障用户用气不受影响,金坛储气库累计采气超过560万立方米,确保了管道供气平稳。目前,金坛储气库仍然处于持续建设中,累计注气1.6亿立方米,累计采气7000万立方米,为管道调峰应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推进LNG建设,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国际LNG市场供应宽松,经由上海洋山、江苏如东、浙江宁波等接收站进口的LNG资源成为长江经济带推广天然气的重要气源保障。

受居民用气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天然气峰谷差异巨大。鉴于长三角地区适合建设储气库的地质资源稀缺,利用LNG接收站进行调峰成了必然之选。中国石化充分发挥LNG接收站的调节功能,大力挖掘可调峰用户,实施季节差异营销,既满足市场需要,又为企业增加利润。

正是基于对市场的科学研判,中国石化加快了川气东送管道增压、新粤浙管道湖广段、金坛储气库等建设进度,及时启动温州LNG接收站、南川—涪陵管道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青宁管道、川气东送二线、黄场储气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在苏北布点LNG接收站开展研究工作。

江苏石油分公司、重庆石油分公司、长江燃料油公司在推进LNG建设中,各有侧重各有“鲜招”,在长江经济带天然气销售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针对当前LNG市场供应紧张,特别是进入11月中旬以后,山东董家口、江苏如东等海气价格大幅上涨的不利局面,江苏石油分公司一方面加大与华港燃气、新奥燃气的沟通协调力度,确保供气量不减少,满足终端用户供应;另一方面优化供应结构,按照LNG采购量,对零售加气站、终端客户、忠诚客户等进行排序安排,避免少数有条件用户变相“囤气”,防止少数终端用户无气可用。

在涪陵页岩气试采阶段,重庆石油分公司抓住时机,利用较为成熟的终端天然气销售网络,推进上下游一体化营销工作。同时积极推进LNG建设,与重庆高速等企业合作择点建成2座LNG加注站。

另外,通过组织客户经理深入重庆及周边地区LNG终端消费市场摸查和走访,采取对部分LNG大客户和终端客户灵活定价等方式,不断做大LNG终端销售规模。今年,重庆石油分公司天然气销售比上年增长33%。

针对今年冬季天然气短缺情况比往年更加明显的状况,重庆石油分公司加快涪陵LNG工厂投营进度,在关键工序建立质量样板工程,并以此为标准,逐步扩展到所有的施工工序,实现了项目建设安全、有序稳步推进。目前,LNG工厂已顺利试车,即将正式投营,为保障LNG资源供应打下了基础。

长江燃料油公司是长江干线的主要水上燃油销售企业,从2014年开始承担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应用首批LNG油气合一试点示范加注站建设任务。他们已斥资1亿元打造了两艘水上LNG油气合一加注趸船,为出台《LNG加注趸船建造规范》和LNG加注站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提供了支撑。

中长燃还分别在安徽芜湖新沟、湖北宜昌艾家河油库等加油站分别选址升级扩建开展LNG油气合一加注站建设,确保了两座LNG油气合一试点示范站任务完成。

猜你喜欢
储气库涪陵气井
涪陵榨菜
港华盐穴储气库的运营特点及其工艺改进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储气库冬季调峰优化运行研究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华北地区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再度扩容
中石油23座地下储气库日产气量突破1×108 m3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