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大会战
——忆武汉石化早期建设

2018-01-19 01:17肖敬智
中国石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永志总厂凤凰山

□ 肖敬智

武汉石化常减压投产大会现场。桂永志 供图

我在武汉石化工作25年,参加了武汉石化的早期建设,退休后又目睹了武汉石化的巨大变化。如今81岁的我,回忆起40年前的往事,一幕幕犹如电影般浮现。

大家乘六七辆大卡车,举着红旗,唱着战歌,穿越闹市,跨过长江大桥

1971年9月1日,在汉口一元路原武汉石化总厂驻汉口办事处门前,会集了200多名身裹行装的干部。他们中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党的七大代表、沂蒙山下的老八路、曾南下的解放军指战员,还有武汉市“五七”干校刚分配的大批干部(我就是从市“五七”干校分配到武汉石化的)。

大家分乘六七辆大卡车,在一辆小吉普的带领下,举着红旗,唱着战歌,穿越闹市,跨过长江大桥,告别武汉三镇,来到离葛店镇不远的一个荒山丘陵地带。这就是武汉石化总厂最初选定的厂址——苏家大湾。当时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老苏区”。

老干部常在夜间拿着脸盆,打着手电筒,一步步摸到堰塘边洗脸洗脚

“老苏区”就像一所大学校,老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人表率,感人至深。当时的老指挥长高珣已年过六旬,在没有热水、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他常在夜间拿着脸盆,打着手电筒,一步一步地摸到堰塘边洗脸洗脚。指挥长们艰苦奋斗的作风,极大地鼓舞了参加石化建设者的斗志和决心。

设计工作开始了,指挥长带领部分员工去上海高桥化工厂学习。这个厂离上海市区较远,但离高桥镇很近。本来大家可以到镇上去住旅社,可为了节省建厂资金,他带头住进了离厂区较近的农民家庭。指挥长进进出出都背一个黄色书包,里面放着笔记本、眼镜盒,以及碗筷等生活用品,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大家故意问他:“书包里装的啥玩意儿?”指挥长很风趣地说:“这是我的百宝袋。”

武汉乙烯全景。桂永志 供图

“北京来电了,武汉石油化工厂不是下马,是上马!而且要大上!”

一年过去了,正当我们紧张地进行施工设计,准备“三通一平”着手建厂时,传来了武汉石化总厂下马的消息。它像一瓢冷水从头淋到脚,让大家的心都凉透了。从苏家大湾撤回的干部,又回到当初出发的地点,静悄悄地坐着,等待“揭盖子”重新分配工作。

有一天上午10时许,指挥长满面笑容地向大家宣布:“北京来电了,我们武汉石油化工厂不是下马,是上马!而且要大上!根据部署,武汉石化厂址重新定在武钢炼油厂……”

顿时,人们情不自禁地爆发出激动的掌声、笑声,兴奋的泪水滚滚而出,要为武汉石化奋战的火热心愿终于实现了。从那天起,我们就转战青山区凤凰山下,开始了新的战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凤凰山下红旗飘,千军万马大会战,“三通一平”拉开了武汉石化全面施工的序幕。当时我是基建处副处长兼民工大队的政委,我们带领洪湖县800名民工,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职工下班没有交通车,住在汉口的职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汉口苗家码头赶头班船到青山镇码头,再从青山镇码头步行到石化工地,每天上下班得四五个小时。当时在职工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披星戴月上下班,一心为了早投产,抬头望见北斗星,回到家里腰腿酸。”许多职工就是利用坐船一个多小时歪在船舱里打瞌睡来补充睡眠。当时有个同事因过度疲劳,结果在船上睡着了,又随船睡到了汉口,被大家传为笑话。

按级别市政府给指挥长配了一辆小轿车,可他仍随大家一起坐轮船上班。即使有时坐车到市区开会,他在回厂的路上,只要见到武汉石化的职工,就会叫司机停下来“带一脚”。

没有正规食堂,无论是干部职工,开饭时都要排队买饭,由炊事员添一瓢饭、打一瓢菜,然后席地而坐。指挥长工作很忙,总是最后去排队买饭,因为好一点的菜前面的人都买完了,最后剩下的就是辣萝卜、红腐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德高望重的党的优秀干部,全厂职工艰苦创业、日夜奋战,即使在“四人帮”严重干扰下,也没有停一天工。整个一期创业工程从1975年5月破土动工到1977年10月第一套常减压、催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前后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填补了武汉市没有石油炼制工业的空白。

猜你喜欢
永志总厂凤凰山
本期作者介绍 姜永志
江西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在凤凰山上
江西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加油站站长潜逃14年终落网
夜游长江
兴隆湖初冬
凤凰山歌
“常生厂”及“泰来厂”——造币总厂开办与重建时的机器设备
三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