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2018-01-19 16:44杨锦华张旭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超短波患肢肩关节

杨锦华,张旭

(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引言

肩手综合征又被称之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属于脑卒中患者中常见综合症之一,多发于脑卒中后的1-3 个月之内[1-2]。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中实施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效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至2015 年,在我院进行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诊治的患者40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0 例,男8 例,女12 例,平均(53.14±11.96)岁和观察组20 例,男11 例,女9 例,平均(54.02±12.46)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运动疗法,具体内容为:根据患者自身实际身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运动治疗,运动内容包括如下所示。

(1)抬高患肢、每隔2 h 翻身1 次。

(2)对患者进行从远到近的患肢按摩。

(3)在患者如软瘫期以无痛范围之内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主要为肩胛骨被动运动。运动过程中,患者需采取仰卧位,将患肢充分暴露。医疗人员一手托住患者患肢肘关节,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前伸运动。除此之外,当患者处于痉挛期时,可通过选择健侧卧位进行向前上方进行肩胛胸壁关节的松动运动。

(4)肩关节主动运动,运动内容主要包括前屈运动、肩关节外展运动以及耸肩运动,同时伴随肩胛带前伸运动。

(5)调节肌张力,当患者处于软瘫期时,可通过拉牵挤压关节、拍打刷擦法以及冰疗对患者患肢进行刺激,从而提升患者肌张力。若患者处于痉挛期时,则可以实施拉伸法、良肢抗痉挛法以及患肢负重法提升患者肌张力。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额外实施超短波电疗,选择DL-C-B 超短波电疗机为患者展开电疗,电疗时,患者需选择平卧位,同时医疗人员将电疗机置入患者患侧肩部,将剂量调整为微热量进行治疗。每天1 次,每周6 次,每次治疗时间保持在20 min 左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运动功能情况以及肿胀情况,其中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评分越低,标识改善情况越佳,运动功能评分越高,标识运动功能状况越加。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1.0 版本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 检验,当P<0.05 时,表示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运动功能以及肿胀等评分情况分别为(4.24±2.34)分、(18.54±11.42)分、(2.24±2.01)分;观察组患者VAS、FMA 以及肿胀等评分情况分别为(2.33±1.58)分、(25.31±7.21)分、(1.14±1.05)分。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25,P=0.001;t=2.169,P=0.036),运动功能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2,P=0.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患者可出现手腕及肩部疼痛、肿胀以及皮色改变等,随疾病发展,到中期患者会出现肢体僵硬等情况。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到晚期患者则会出现肌肉萎缩以及关节挛缩畸形等情况,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全面保障患者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3]。

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良肢摆放、患肢和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运动,达到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肢肿胀情况。在此技术上联合超短波治疗,可达到促进患者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以及促进人体组织生长和修复的效果。将两者联合使用,可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肿胀情况以及提高肢体运动能力的效果。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采用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力,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采用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因此,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超短波患肢肩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超短波在TM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