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在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效果分析

2018-01-19 22:48邝兆威陈艳清贾建符宏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生殖道支原体菌落

邝兆威 陈艳清 贾建 符宏建

效能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布广泛、种类众多, 主要感染机体呼吸道与泌尿生殖系统, 且传染性较强,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 甚至可导致不育不孕等。且支原体感染前期症状不明显, 易造成病情延误,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十分必要。支原体可在培养基中繁殖生长, 故临床可通过实验培养法进行早期诊断。目前, 实验室培养方法主要有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其中,以固体培养法为诊断支原体属的金标准。但固体培养法操作繁琐, 临床推广受限。液体培养法操作快捷, 但有研究称液体培养法易造成误诊[1]。为研究两种培养法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效果, 本研究选取本院881份生殖道标本, 分别进行固体培养法与液体培养法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本院2017年5~11月收集的881份生殖道标本, 其中男431例, 女 450例, 年龄 20~59岁, 平均年龄(35.76±7.94)岁。采用无菌拭条取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各2份, 采集后送检。

1.2 试剂与仪器 分别进行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基:Uu和Mh选择分离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剂盒(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62400598号,批号20170331);固体培养基:Uu和Mh选择分离固体培养基(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冀邢械备20140016号,批号1703105)。仪器:上海比朗智能生化培养箱、常州冠军CHP-160二氧化碳培养箱、普通光学显微镜(BX43奥林巴斯)。

1.3 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法:采集标本2 h内接种, 以采样拭条顶端按照“Z”字形划线涂布接种于固体培养基, 编号后放入培养箱培养。液体培养法:对应编号标本拭条插入液体培养基中, 充分挤压标本, 使标本尽量析出后丢弃, 震荡混匀液体培养基, 按照试剂说明书将液体接种到微孔鉴定板,滴加液状石蜡油。编号后使用二氧化碳培养箱, 温度调节至35~37℃孵育, 观察培养情况。若同编号仅液体培养发生变色,固体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取液体培养物10 μl接种于新的固体培养基, 诊断标准以固体培养基菌落生长特征为主。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种方式诊断Uu、Mh阳性率与污染率, 观察二次固体培养结果。①固体培养:培养72 h后, 低倍镜下观察琼脂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Uu阳性为典型圆形棕褐色海胆样菌落, Mh阳性为煎蛋样支原体菌落, 同时出现两种菌落则为Uu、Mh混合阳性, 无典型菌落为阴性。②液体培养:培养72 h后观察结果, 培养液相应计数孔、鉴定孔由黄变红且澄清为阳性;两孔均变红且澄清为Uu+Mh阳性;颜色变红但混浊、沉淀或无颜色变化为阴性。③污染:固体培养污染:显微镜下有杂菌并影响观察结果;液体培养污染:培养液变红但伴有浑浊或沉淀。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率 液体培养阳性485例, 阳性率为55.05%, 其中Uu阳性343例(38.93%), Uu+Mh阳性69例(7.83%), Mh阳性73例(8.29%);固体培养阳性441例, 阳性率为50.06%, 其中Uu阳性332例(37.68%), Uu+Mh阳性44例(4.99%), Mh阳性65例(7.38%)。液体培养阳性率高于固体培养阳性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7, P=0.036<0.05)。

2.2 污染率 液体培养中71例培养液变红浑浊判为阴性,污染率为8.06%;固体培养中17例杂菌生长严重影响观察判为阴性, 污染率为1.93%。固体培养污染率低于液体培养污染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78, P=0.000<0.05)。

2.3 二次固体培养结果 液体培养阳性但固体培养阴性48例, 二次固体培养后, 有12例长出支原体典型菌落(Uu 9例、Uu+Mh 3例、Mh 0例);固体培养阳性但液体培养阴性4例,二次固体培养, 均可见典型菌落。

3 讨论

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感染性支原体对皮细胞亲和性极强, 可于人体呼吸道、生殖道黏膜繁殖, 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引发感染[2]。人类分离所得感染性较强的支原体主要有Uu与Mh。Uu、Mh均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故临床主要采用实验室检测诊断支原体感染[3]。

Uu与Mh可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生长, 形成特征性较强的典型海胆样菌落、油煎蛋样菌落, 通过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观察, 能够准确判断支原体菌落形态, 避免出现假阳性。且固体培养基添加了支原体繁殖所需营养成分, 并且含有抑菌成分, 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污染率较低[4-6]。但固体培养法操作较为繁琐, 且药敏检测困难, 可作为确诊实验。Mh在生长过程中可分解精氨酸, Uu可分解尿素, Uu、Mh在液体培养基生长过程中可使培养基pH值上升, 导致培养基中指示剂变红, 以此诊断支原体阳性[7-10]。此诊断方法简便快捷, 灵敏度较高, 还可附带阳性标本的药敏反应结果, 可为临床合理采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但液体培养法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底物, 以生化反应来判断支原体属性, 易受干扰, 培养基中其他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亦可造成试剂变色,出现假阳性, 造成误诊。本研究结果表明, 液体培养阳性率55.05%高于固体培养阳性率的50.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代莉等[10]研究者结果一致, 液体培养法出现假阳性是导致阳性率较高的因素。且液体培养法存在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 导致检测准确率下降。本研究中, 液体培养法污染率为8.06%, 高于固体培养法的1.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影响诊断准确率。因此, 液体培养基可作为支原体初期筛选检测, 确诊还需进一步结合固体培养法。

综上所述, 液体培养法诊断支原体简单快捷, 但主观性较强, 误诊率较高, 可作为支原体诊断初步筛选;固体培养法污染率小, 可作为确诊实验,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合理指导临床治疗。

[1] 梁有才, 张苑珊, 范菲楠, 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采用固体联合液体培养新方案的实验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2(3):126-127.

[2] 唐之俭.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对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效果.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2):69.

[3] 黄秀荣, 张群先, 刘爱菊, 等.支原体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在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广西医学, 2016, 38(10):1455-1457.

[4] 蒲清泉, 吴文耀, 杜丽, 等.液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准确性评价.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8):2694-2697.

[5] 孟冬娅.不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结果分析及评价.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11):415-417.

[6] 林茂锐, 周旋 , 李明友, 等.液体培养法、固液结合培养法和PCR法在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中国临床研究, 2018, 31(2):248-251.

[7] 吴清坛, 蒲荣.固体与液体培养法在鉴别支原体感染的差异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6):69-71.

[8] 邢建明, 李刚 , 张雅琴, 等.两种不同培养方法检测解脲、人型支原体结果平行性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6):1442-1443.

[9] 周良佳, 连大帅, 许锴, 等 .现有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效果的评价.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 31(1):16-20.

[10] 代莉, 吴鸿君, 司志霖.两种培养方法联合检测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17):2570-2572.

猜你喜欢
生殖道支原体菌落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菌落总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