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19 20:39池达连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思维进行思考,在思想上树立求同存异意识,以便于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学着重是对学生创新情感、动机和意识的培养。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福建省农村地区的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不断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夯实基础。

一、 创设课堂提问设计,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学生懂得创新,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有求知欲,进而努力去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通过适时提问,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兴趣为着眼点,创设课堂提问设计。例如,《在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以下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对玩纸飞机有兴趣吗?同学们马上情绪高涨。接着老师在激趣导入:下面我们在课堂上做个游戏,看看谁叠的纸飞机飞得高?在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做完游戏后,教师在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折的飞机,不管飞的多高,飞的多远,最终都总要掉下来的道理吗?教师通过纸飞机落下这一现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相关联。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兴趣进行了培养。

二、 打破传统教学框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拘泥于传统的定式,要学会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求异思维,克服定式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分钟》一文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说一分钟大概有多长?一分钟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拓展自己的思维,说出自己对一分钟的感受。回顾一下,我们平时是不是也对一分钟不在意,一分钟能够做哪些事情?我们仔细想过吗?教师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过因为一分钟的马虎,影响了自己的一些事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在纸上,用一分钟向大家说明。在这一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快速地写下自己的一分钟感受,并互相交流感受,通过交流,彼此发现,原来一分钟如此神奇,一分钟可以做一些事情,错过一分钟,可能会影响一些事情,此种教学模式,更容易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在课堂之中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以便于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学会质疑,进一步提升想象空间。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疑问:“去哪里能够找到春天?找春天是为了什么?诸如此类问题,以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针对问题,积极学习和分析,去努力地探讨和验证答案,通过相互交流,师生互动寻求答案,通过大胆质疑,去深层次解读作品。

四、 灵活运用多种教學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新鲜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通过联想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创新思维,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对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习惯,使学生不仅能够勤于观察,而且能够善于观察,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意识,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对于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够通过故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便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时,将互动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了几遍寓言故事后,又给学生播放了两则寓言故事的多媒体动画,随后,鼓励学生走上表演,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观看多媒体动画的感受,去模仿寓言故事中的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利于通过模仿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种教学方法,不仅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在模仿,观看,过程中明白课文的深意,感悟深刻的道理。

五、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游丽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3).

[2]陈翠琴.基于创新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2014,(02).

[3]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

[4]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3期.

[5]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7期.

作者简介:

池达连,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红山中心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