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主题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2018-01-19 21:48杜碧云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应用语文设计

摘要:随着课改的春风,让学生喜爱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共识。各种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应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语文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语文;主题资源;设计;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从新课标出台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到一定挑战,新的教育内涵和精神逐渐成为主流。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设计和应用主题资源是实施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它能使学生在语文探究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孩子们童心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张扬。小学语文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语文主题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初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善用电教媒体,放飞语文课堂

多媒体是新世纪兴起的教学运用手段,有着举足轻重的优越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优越性表现得尤为突出。《落花生》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人如何过收获节,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四部分的描写,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无私品格。从而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孩子对花生这样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但为什么叫落花生?花生的精神是什么?学生不十分了解。如果借助多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这一课时,我先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猜出这是花生。而且这谜语把花生的生长特点也概括出来了。然后我又问,为什么叫落花生,孩子只知道花生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但它开的花怎么在地下结果呢?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通过多媒体出示花生生长这一过程:开花—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形成果实。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对花生开花结果过程一目了然。如果单靠老师用嘴巴讲是非常抽象的,同学们是不容易理解的。整体感知后,我再通过多媒体播放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的特点。通过这样明显的对比,学生都知道苹果、桃子、石榴都高高挂在枝头上,鲜红嫩绿,令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而花生埋在土里,矮矮的长在地上,要挖起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这样就更加突出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加深“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些话语的理解。在教学中多媒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放飞了语文课堂。

二、 挖掘语文资源,陶冶学生情感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有效地把资源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符合,打破原有的框架,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学生情感的陶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中描写的事物有更加透彻的认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松鼠》为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个性和乖巧的行为。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同学们观察松鼠的图片,图片中的松鼠可讨人喜欢了: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很快对松鼠这种动物熟悉了,在朗读中也读出了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接着,我播放松鼠搭窝的过程,使学生懂得了松鼠是一种聪明、勤快的小动物。为加深对松鼠搭窝先后顺序的认识,我让学生用“先……再……然后……”造句,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維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三、 创设情景,融入激趣教学

多元理论从本质上帮助我们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观念,语文教学提倡感觉视觉空间,并把内在的空间世界表达出来,但并不是随意发挥,也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很多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从而造成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比如,《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月球之谜是一个天文词汇,指月球起源之谜、月球年龄之谜、月球放射性之谜和月球磁场之谜等等有关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月球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之谜。这对于思维还不十分丰富的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教者能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动态画面,创设情景,向学生展示现在已掌握的月球资料,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通过视频展示月球上的地貌,让学生知道月球上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宫殿、嫦娥和玉兔,只有荒原和高山。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快速的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月球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也引发了孩子对月球的遐想。

四、 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让我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我所在的乡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碧江金楼。碧江金楼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的一个文明古村,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金楼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蚝壳墙、水磨砖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学校一直都有开展了走进碧江金楼系列活动,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征得金楼主管部门的同意,建立一支金楼小导游的队伍,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还邀请景区内的导游亲自授课,小导游还被安排到金楼实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又能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和运用领域。

让我们挖掘好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努力开发,合理的设计与应用有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供帮助和服务,让我们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亮,小嘴常开”,让孩子们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张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吴芳.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OL].新浪博客,2006,10.

[2]教学研究与管理[J].龙源国际期刊.

[3]语文课程标准[S].教育部.

作者简介:

杜碧云,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坤洲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语文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