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2018-01-19 21:54韩小英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想要提升教学质量,需要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策略,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教学意义,重点研究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尽管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想,数学学习技巧掌握也有了不少的进步,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自己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很多学生都在解题过程中遇到过思路受阻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自身解题策略,开展自身思维能力建设,当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 提升教学效率

针对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全体同学都在小组长们的引导下开展讨论和交流,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数学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交流互动来了解数学知识的真实含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生独自进行学习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跟教师和同学一起通过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基于平等的关系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跟不同的同学讨论获得不同的学习经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活跃性,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 实现了因材施教

教师想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综合分析班级个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好学习小组,然后再一一的详细设置出课程教学目标和小组学习任务,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都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相应的能力提升机会,从而共同合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实际数学问题为主要契机,针对问题进行融入性思考和讨论。教师要给学生创建出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不同的组员在小组当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说有的学生负责找学习资料,有的学生负责进行记录,有的学生负责寻找相关问题案例等。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成功解决自己小组的问题,让自己的小组能够在竞赛当中脱颖而出。在其中学生们要跟其他队员合作,积极配合,才能够达到成功的目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原则

1. 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互动

一部分数学教师把合作学习理解成为了学生自己学习,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参与和引导。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把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因此合作学习活动除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之外,还要加强教师的参与和引导,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小组中,贴近学生,随之进行了解和调控,在合作方法的应用上进行巧妙地点播,让学生能够豁然开朗,积极开展下一阶段的问题研究。

2. 合作学习不能分工过于明确

很多数学教师习惯性把学生的学习任务分布的很具体,比如说有的学生做记录,有的学生负责总结,看上去人人参与,其实这样的合作方式是弊大于利的。合作学习的分工不能过于明确,只需要遵循一定的平衡原则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合理地进行分组搭配,防止能力优秀的学生獨自包揽所有的工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袖手旁观。可以经过充分的小组讨论,让总体水平较差的小组先进行总结,然后其他小组依次进行补充汇报。

3. 合作学习要体现出个性

在经过独立思考和探究之后,学生才会产生想要交流和表达的欲望,合作学习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合作学习已经脱离了独立思考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再组织进行小组讨论,从学生对于问题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提供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

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1. 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把学生科学分好学习小组。能够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力的多样性,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说按照小组成员中的性别、学习成绩等开始进行分组,把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跟性格内向、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分成一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来,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机会。关于初中数学,除了“数”之类的知识之外,还包含有“图”类知识,在学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对于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理解比较透彻,有的学生则对于近似数、精确度还有准确数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启发,提升小组整体学习水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大家的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不断的通过交流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交流和互动的基础是学生需要经过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想法。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动脑筋,而是能够大家一起交流意见解决问题。很多学生长期受到了被动教育的影响,喜欢听别人说,不习惯自己主动地思考和发言。这是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中耐心指导,跟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积极性。endprint

3. 把实践和思维结合在一起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学生喜欢实践,但是实践之后却不懂得如何开展思考。学生并不习惯在思考过程中联系具体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的学习习惯,例如说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然后进行对着,这时候自己用剪刀剪出一个图形,让学生联想一下是什么样的图形,然后打开纸片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验证手中白纸上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4.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一部分教师认为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讨论问题,就算是合作学习,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全面的,虽然这时候有讨论学习,但是大家并不是很热心,虽然讨论很热闹,但是很多学生内心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见,整体力量之和并不是一定大于个人力量。还有一部分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小组,教师虽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但是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参与进来、自觉分享,因此,小组讨论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化教学活动。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带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比如说李毓佩教授写的《奇妙的数王国》、《正负解析》等,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阅读,并且时常交流阅读体验,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交流和互动意识,提升学生的探讨意识,同时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数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从而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郭石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40.

[2]周斌.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6,(A3):49.

[3]杨玉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6):218,220.

[4]潘良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5-196.

[5]王艳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4):153-154.

作者简介:

韩小英,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莲塘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