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中法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18-01-19 23:41王妤曦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依法治国性质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中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军,掌握一定的法学思想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很有必要的。高中阶段,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外,学校也应当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高中生后续的学生、工作、生活奠定理论基础。高中阶段中与法学思想培养有直接关系的莫过于政治课程,尤其是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其本身课本的内容和教学性质决定了增强、培养高中生法学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中生;法学思想;政治生活;性质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除了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外,高中学校大部分很少直接开设与法律有关的课程,我们最直接接触到法学思想的莫过于政治课程。尤其在《政治生活》一书的学习过程中,法律常识是支撑整本教材的基础,高中生除了通过自身的学习外,更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学思维,从而在生活中学会用应用法学思想,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从现阶段高中生法学思维来看,大部分时候仍旧局限于课本知识,课堂中知识的学习也强调与考试挂钩,很多高中生并不善于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也难以运用正确的法学思想。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通病,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未来的高中政治教育中,有必要做出一定的改革。

一、 当代高中生法学思想培养现状分析

政治课程是高中生最直接进行法学思想培养的途径,但是大部分高中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于一些理科班的学生来说,在文理分科后,基本上就不會主动去学习政治课程。这些都导致当代高中生存在法学思想单薄的问题,例如在公民意识的问题上,绝大部分高中生都知道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更深入一点涉及到人民、公民的含义,很多同学就未必能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认真辨析政治概念与法律概念。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当代高中生除了要面对学业问题外,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缺乏法学思想,必然对自身的成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其次,在日常的政治课程学习中,大部分时候甚至全部的课程完全在课堂中完成,高中生很少有去参加法律实践的机会。法律实践包括课外的实践机会,参加讲座、论坛等等,但是这些在如今的高中课程安排中是很少见的。一些学校有时也会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但大部分主题局限于高中励志、高考等等,很少有涉及到法学思想的培养,这些都限制了高中生法学思想的形成。书本中本身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比较抽象,缺乏实践也会导致法学思想培育存在问题。

但是好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关注度逐步增大,高考所考查的内容也尽量更加开放性,过去那种纯死记硬背的题目现在已经很少见,考查的更多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灵活的知识,对于法学思维的培养来说也是很有益的。同时社会上也认识到高中生培养法学思维的重要性,政治课程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客观环境的改变为我们创造了更多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高中生也应当珍惜这些机会,认真学习,学会把法学思想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中。

二、 高中政治课与法学思想的联系

高中政治课的学习与法学思想的培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法律知识是高中政治教材《政治生活》的重要支撑,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学思想也是教材实施的目的之一。

首先,在《政治生活》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宪法精神贯穿了教材的始终,而课本中的各个章节,隐含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常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法学思维,都以我国各项法律为基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等。以这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为蓝本,使得我们的教材更加权威,也与法学思想有着更紧密、更科学的联系。高中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教师也时常会引申介绍相关法律法规,让我们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

其次,除了《政治生活》外,在有关经济、文化的教材中,也有很多涉及到法学思维的内容。高中政治课在过去看来是一门十分僵化死板的课程,但是发展到今天,其考试已经相当灵活,对高中生的运用知识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高中政治课开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常识,保证高中生学会运用法学思想。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民教育中的法治、民主、公平、正义等都可以通过政治课程体现出来。政治教材从必修到选修中,法学思想的运用几乎贯穿始终,这些都说明政治课程与法学思想的紧密联系。

三、 高中政治课中法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高中政治课中法学思想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高中生来说,首先要懂法,其次才能知法、守法、用法。下面笔者将介绍亲身经历的三个案例,以此说明高中政治课中法学思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学A于某日在本地一手机店里购买价值三千元的某品牌手机一部,回去使用不到一周,发现电池电量好像存在问题,一天下来需要充两到三次电。但高中生白天大部分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并没有过多时间使用手机。同学A认为手机质量存在问题,于是找到购买手机的店铺,但店家认为手机并不存在问题,认为现在智能手机耗电量大,后台程序也会导致待机耗电,因此拒绝退款。后来该同学找到当地该品牌官方售后服务点,将手机送去检测。维修人员检测后,答复手机有维修历史,电池并不是原装的。于是同学A与家长一起,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举报,工商管理部门受理后,找到出售手机的店面。证实该店确实违规出售伪劣手机,将二次翻新的手机伪装为全新手机出售。同学A不仅顺利退款,还拿到了相应的赔偿金,无良商家也因此被停业整改。该同学运用法学思想,既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间接上也保障了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帮助维护市场秩序。如果同学A没有运用法学思想,而是与店家死缠烂打,不仅难以保护自己权益,甚至也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endprint

同学B已年满十八岁,正值社区区委会选举,拿到选票后,其中一名候选人直接找到同学B,声称“你还小,有什么选举权,啥也不懂,你选我吧。”同学B联想到曾经政治课中学习过的内容,向该候选人指出错误,说明自己拥有合法选举权,受到宪法保护。该候选人看到同学B对选举权相关知识了如指掌,便向同学B道歉。同学B懂得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并没有什么,甚至有人觉得同学B小题大做,一个区委会的选举,选谁还不是都一样。针对这些人的观点,同学B一一指出错误,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每个人都运用法学思想,遵守法律,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在这件小事上,同学B的法学思维一方面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社区选举的合法性,他的精神感染了社区居民,让更多人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同学C在某日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经过路口正常骑行时被一辆突然变道小轿车撞倒。同学C反应灵敏,腿部有擦伤,自行车却损坏严重。小轿车司机下车后看到是个孩子,担心走保险会增加自己明年的保费,因此要求私了,提出给同学C两百块钱的赔偿。同学C认为自己已经受伤,而且自行车损坏严重,要求至少赔偿自行车价格500元。小轿车司机认为同学C狮子大开口,准备扔下两百元后直接离开。该同学见此情景,直接拨打110请求警察帮助。交警很快到达现场,判定小轿车全责,同时由于小轿车处于路口实线违规变道,还需扣三分处理。该同学不仅得到了自行车的赔款,自己的医药费也得到相应赔偿,小轿车也因为自己的违规得到应有的处罚。在这件事中,如果同学C接受了小轿车司机的两百元赔偿,不仅损害了自己的权益,也助长了小轿车司机违规行驶的心理,造成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法学思想几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因为楼上楼下作息问题闹得邻里间不愉快,有的买到了假货就认为自己吃一堑长一智,不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这些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三年的学习时光有限,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段时间内培养好法律思维,才能帮助学生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学思维,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也是为了约束自己。政治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规矩需要法律来规范,高中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更需要明确法学意识,学会运用法学意识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 结语

高中政治课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来看,目的都是为了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生活、學习乃至未来的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购物遇到无良商家、求职被企业欺骗,遇到这些问题后,一些人选择了默默吃哑巴亏,觉得吃一堑长一智,殊不知不仅仅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助长了歪风邪气。通过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高中生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权利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首先需要想到的就是要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看一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法学思想的培养不仅保障了高中生的合法权益,同样也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规范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所有人都需要转变对高中政治课程的认识,不能仅仅为考试而学习,要真正学以致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是维护中国法律的权威。

参考文献:

[1]黄静玲.高中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2017,(10).

[2]董胜男.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16).

[3]张双娜.探究高中政治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渗透和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17).

[4]罗燕平.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

[5]陈文文.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J].学周刊,2017,(32).

作者简介:

王妤曦,浙江省温岭市,浙江省温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依法治国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