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2018-01-19 13:36张丽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课改的改革下使得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高中教学中,历史是非常关键的学科,因为在历史教学中设计的都是具有年代感的知识点,大多也都是理论、年代和名称,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非常压抑,只听见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的思续不知飞向了哪里。但是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就能够将这一状况加以改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紧教师的思路,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运用

一、 引言

当前的历史新课程要求是将原有被动的学习模式加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更多的是死记硬背,教师也只是将重点画出来,也不通过细致的讲解,就要求学生记住,这种教师模式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就起到反作用,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更加厌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教学方法也要做出调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样才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打造高效课堂。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方法的意义分析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学生更多的是复制老师的笔记和教学内容,而自己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途径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没有充分的展示出来。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就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这门科目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对历史课却提不起兴趣。同时也对高中的几个文科班级学生进行的调查,大多数都是这样认为的:在历史课中讲关于拿破仑的内容、一战二战的内容时,能够跟紧教师思路的学生非常积极,有时还能够根据自己的所学进行补充说明,向教师提出更多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安排学生对拿破仑资料进行评价过程中,学生就会变得非常兴奋,也很积极主动,尤其是班级的男同学,他们能够通过网络来找寻更多相关的内容,使得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为什么学生喜欢历史科目,却不喜欢历史课呢?其中涉及的原因非常多,作为教师而言就要结合科目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来对探究性学习进行充分的思考,这样才能够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在历史科目中利用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将所学的历史课程同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在其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话题,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分析和研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互换经验,倾听别人的想法,对有用的信息分享,这样通过思考就能够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 提升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运用的策略分析

(一)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将教材作为主要思考和探究的内容,以学生的世界和生活作为参照,为学生创建表达、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个人、小组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将自己的所学真正的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应用,就能够提高他们的自豪感,使其对历史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这就说明了教师要挣脱出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束缚,要从传授者的身份转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样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就能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保障。

(二)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学习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一切现有的观点都不如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得来的更加真实。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够被动的牵引,否则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但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还是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的方法,只有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将原有的教学现状加以更改,使得课堂更加其乐融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是要给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权利,避开教师设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自己展开思考,这样效果会更加突出。除此之外,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也能够发散思维,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向全面发展。在学习中也能够发现历史真相,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師要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选择最为贴切的课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要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确定课题是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初衷,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探究性学习方法开展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课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进行参考,也可以在其他的问题上进行修改,这样就能够促进问题更加的具体和深入。在进行题目的确定和选择中,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得探究性课题更好的提出。正常情况下,课题可以选择大家比较关心的实时问题,这样在解决的过程中会更加的认真和投入。但是题目也不能够脱离实际,不能够过难,也不能够太简单,最好要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例如在进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学习中,学生会对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的不同产生疑惑和好奇,这时候就可以提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为什么会有差别,它们之间的利弊都有什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积极的加入讨论中,根据自己的想法再结合小组的探究,从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搜索资料,就能够将问题有效的解决,而且通过自己力量解决的问题记忆会更加深刻,也能够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凸显出来。

(四) 教师要强化探究过程中的指导

在确定探究的课题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自主性学习。但是因为高中生的学历和阅历都有限,所以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若是通过分组来进行效果更加突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地指导和指引,提供相关的资料、影像等,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够使得课题在讨论中更加生动具体,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探究性学习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教师模式的束缚,使得课堂更加有秩序,促进教师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良虎.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3):104-105.

[2]刘汉荣.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52.

[3]刘波.高中历史新课程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4,(19):64-66.

作者简介:

张丽,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第四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运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