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目标在同课不同学段设定的建议

2018-01-19 13:37朱曦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虽然在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对教学目标注重很多,但是教学目标设计仍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不同学段同课的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不到位,会导致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课型不清晰,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

关键词:教学目标;同课;不同学段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制定呢?尤其是同课异构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该如何把握呢?本文就此问题深入探究分析。

对于“同课异构”大家一定不陌生,而我此次分析的“同课异构”稍微有所不同。是由同一位教师分别在不同学段的班级上课,通过教师本人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去教学,总结反馈课后的教学反思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进行比较分析,一起来探讨分析同课不同学段教学目标设定差异的注意事项。

新课程改革以后,各个学科都非常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听课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高一高二的新课和高三的复习课上得差不多,很难区分是属于哪种课型,出现这样的教学原因何在呢?对此,本文选取的教学案例为人教版区域地理——《美国自然地理概况》这一章节进行实验教学,对象分别是我校高二和高三的文科班,并且高二的文科班已经学习过其他区域,所以我对第一次不同学段教学时制定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高二:了解美国的范围及本土的位置特征;了解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高三:掌握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分析各个自然特征的方法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高二: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剖析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高三:以区域图为背景,通过对美国典例分析中巩固区域分析思路和方法;通过区域定位,培养学生调动知识进行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目标设计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等进行设置,以便在区域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明确不同学段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方法技巧,完成对应的学习目标。在第一次不同学段教学结束后总结如下:

主要优点:1. 按照“三维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宏观上较好地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素养理念。2. “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的知识体系比较全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主要不足:1. 在“知識与技能”目标中,使用的行为动词都是“了解”和“掌握”,这些动词概念比较泛,难以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评价。高二和高三的知识目标区分不大,导致教学中高三的复习没有知识连接,有些雷同高二的新课教学。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得不够具体,在实际教学中感觉就是加深了高三的例题难度,其他方面变化不大,难以体现出新课、复习课的区别。根据第一次上课的不足,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改,主要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高二:据图说出美国的范围及本土的位置特征;据图描述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并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高三:自主整理课本中有关美国的资料,进行知识分类,完善区域分析知识体系;主要知识点为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熟记;通过例题分析各个自然特征,并熟练分析的方法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高二:通过看美国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观察美国地形图剖析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学生调用地图与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高三:以美国区域图为背景,通过对美国典例分析中巩固区域分析思路和方法,并运用高考试题迁移,熟练运用到别的区域;通过区域定位,培养学生调动知识进行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次不同学段的教学时,我发现课堂教学重难点更突出,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时更加自信,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对此我总结出几点同课不同学段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注意动词,不能描述模糊,不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鉴定学生掌握情况。在同课教学时还会出现课型难以区分的问题,复习课难以提升。另外学生课后也不知道此块知识重不重要,要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是教学开展的核心。教学顺序的先后,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怎样处理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地理思维,在此目标中要详尽考虑。在不同学段同课的新课与复习课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尽相同,设计清楚后,教学效果定会大大提升。

3.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知识技能的认知发展,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在不同学段同课教学时尤其要考虑好学情。以我校为例,作为普通高中,依据学情学生所学的区域知识基本已经忘光,这时在高二文科课程设置时,我们就需要考虑按照新课教学,设置新情境,同时要求要降低,最好不要出现高考难度的试题,以免引起学生学习信心的丧失。

4. 教学目标的设计最好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尤其在同课不同学段教学中设计自己所擅长的教学方式方法。

5. 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注重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也是为了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化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金财.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实例评析与建议[J].广东教育,2011,10.

[2]柳青.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与陈述规范[J].地理教学,2010,18.

作者简介:

朱曦,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沙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