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9 13:46杨朔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下,智力不再是考察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应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的观念则逐渐被接受。这就需要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积极地思考有关的教学策略,能够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方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近些年来,合作学习被不少教师运用到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中,而经过不断地经验总结,我们发现这一模式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同时对于像物理这一类偏向理论性的学科,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保证课堂实效的提高,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因材施教,异质分组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如今的教学课堂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本身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初中生群体中。而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是现如今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如何分组。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能力,也要尽可能的保证分组的流动性,进而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科特点及课程内容将能力、特点各有差异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以此来保证课堂探讨的多元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定期地给学生更换分组,这样既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适应、协调能力,同样也可以促进班级内部的交流。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二章“物体的尺度及测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情况,在有了基础的认识之后,再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在这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细心、学科思维、动手能力等等素养。基于这些要求,教师可以按以上特征将互补的学生分配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保证物理教学的高效,同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被分配在一起,在加强合作的多元性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

二、 明确目标,共同进步

确定了小组之后,另一个核心因素在于课堂目标的设定。明确且一致的小组目标無疑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尝试给予学生以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的机会,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积极督促学生进行自主的检测、了解,并且尝试协调所有的小组成员来确立目标。教师在这里主要起引导、监督的作用。在学生经过了客观、标准的组内评价及目标制定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对小组目标做出适时的调整,这样既能够给予学生以了解自身的机会,同时由学生自身制定的目标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感,进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不同给学生小组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例如部分小组中,成员的能力普遍较强,那么在有关于速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的为这一学生群体拓展相应的课外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速度的计算、比较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也可以以章节内容为基础,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了课堂内容即为教师的课堂目标。

三、 课堂实验,深入参与

物理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但其中也不乏实验探索的环节。那么教师可以尝试将实验探究与小组合作结合在一起,以团队为单位来完成实验教学。物理对于初中生而言依然是一门相对陌生的学科,因此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可能会造成效率低下、实验难以开展等等情况。因而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合作学习的多样性,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开展实验,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同时能力、性格各有差异的小组成员也可以尝试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在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每位学生的自身特长、知识技能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章内容的学习中,“声音”这个概念本身贴近现实,进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充分的实际经验来予以探讨。那么教师就可以尝试给予学生以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来加深自身的课堂体验。而在通过了亲身的实验之后,学生也能够积极开展自主的思考,并且尝试发表自身的见解,尤其是小组合作这样一种模式。与同伴的交流能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思考的实效。

四、 团队分工,自主测评

在初中课堂采用合作教学的模式,教师一定要注意督促学生做好组内的分工工作,并且每次课程结束之后要进行自主的评测与反思。由于学习态度、知识能力水平等等因素的差异,初中生群体中不乏好逸恶劳、试图抄袭他人学习成果的学生。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任由这种风气蔓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因而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严加注意这一问题,具体的形式就可以通过明确分工、高效配合的方式来开展合作。每次上课前,教师都要引导或督促学生制作好分工任务表,而在课程结束以后,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为接下来的有关学习提供经验。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运动与力”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开展前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分工。例如一部分学生负责摩擦力的研究,另一部分学生也可以探讨运动与力的相关关系。通过这种任务分工,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督促,或者来自于教师,或者来源于小组成员。而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也能够将章节知识全面的涵盖其中。而教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在于要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探讨,在学生经历了自主的探索之后再来总结、回顾,能够更有效地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

五、 结束语

经历幼儿教育的启蒙,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大多数初中生开始显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及性格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一概而论,完全将课堂把握在教师手中,而是要尝试适度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种要求下,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课堂模式。而针对于学生不同的特性以及客观条件,教师也要注意适时的调节课堂形式,采用目标激励、分组管理等等形式来保证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只有充分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差异,并且利用这些差异特征进行分组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忠锋,王洪俊.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

[2]刘寻贝.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5).

[3]郝跃忠.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作者简介:

杨朔,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