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方言的策略

2018-01-19 13:50沈瑾倩
考试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摘要:本文选取某幼儿园的教师为对象,采用观察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观察教师在将方言文化融入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实施策略: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地方言文化资料,对方言文化课程内容进行整理;从选材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内容,并探索多样的教学手段;回归生活,建立幼儿园方言文化资源库。

关键词:方言文化;幼儿教育;实施策略

一、 论题解读

论题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童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而幼儿是一个人性格的成型期,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同时有选择地借鉴运用民间童谣到幼儿教育中,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培养孩子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把民间童谣的内容融入幼儿园课程,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要求的新观念。那么教师是采取何种方法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教育中的,这将是笔者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 策略与建议

(一) 探索多样的教学手段

1. 通过采用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方言文化的兴趣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園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而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效果。如在苏州童谣《笃笃笃,卖糖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制作了一个卖糖粥的工具,请个别孩子扮演卖糖粥的老板,其他小朋友做顾客。活动一开始,孩子们都觉得很新奇,对于这些教具都去摸一摸。不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边游戏一边念着童谣。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然沉浸在环境情境中。因此,在童谣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幼儿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如直观的、可操作表演的环境。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童谣内容,布置墙饰,制作童谣书本。

2. 从选材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内容,并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1)内容的选择要适宜性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童谣进行教学。像一些篇幅比较短、内容较简单的童谣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朗诵。如《炒黄豆》“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被头”,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篇幅较短,适合小班幼儿;而一些篇幅较长,有很深的寓意的童谣适合年龄较大的幼儿学习。如《嗯啊嗯啊踏水车 》“嗯啊嗯啊踏水车,水车里响有条蛇,游来游去捉行蟆,行蟆盘勒青草,青草开花结牡丹,牡丹娘子要嫁人,石榴姐姐做媒人,桃花园里铺行嫁,梅花园里结成亲,爸爸喊我水红菱,姆妈喊我响铃铃,长手巾,揩房门,短手巾,揩茶盆,揩得房门茶盆亮晶晶格亮晶晶。”这首童谣内容难度大,篇幅也很长,所以适合大班的幼儿。

(2)丰富的教学手段

①将民间童谣渗透于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现在的教育活动一般都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通过一个主题活动,使幼儿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等都同时得到相应的发展。一个主题活动围绕一个话题来进行,话题内容要求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而幼儿民间童谣要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就要渗透到各个主题活动中,和其他活动一起共同促进孩子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如在小班下学期的生成主题《华豫中原——河南》活动中,就可以选择渗透河南童谣《俺孩是个好乖乖》,民间童谣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相融合,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

②将民间童谣渗透于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由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行活动,区域活动发展孩子的探索、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而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民间童谣可以激发孩子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孩子们通过在区域中各类教育回顾童谣内容。如苏州童谣《羊》“羊妈妈,白嘟嘟,要吃草,自己捽”。教师在区域中投入了镰刀和羊的头饰。孩子们对于这些教具很感兴趣,在平时休息时,孩子们会自发地拿起这些玩具,然后念童谣。

(二) 回归生活,建立幼儿园方言文化资源库。

建立民间方言文化活动资源库,对方言文化从多个角度、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整理,利用社会资源,将收集到的方言文化资源有选择、有计划地吸收到方言文化活动资源库中,丰富各地区幼儿方言文化的资源,形成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库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方言文化。笔者将方言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1. 描写老百姓生活的方言文化

如苏州方言《杠铃杠铃马来哉》“杠铃杠铃马来哉,隔壁大姐转来哉,买各啥个小菜,茭白炒虾,田鸡踏杀老蜗,老蜗告状,告不和尚,和尚念经,念不观音,观音烧香,烧不乌龟,乌龟嚓屁,嚓到××嘴巴里。吭铃吭铃马来哉,隔壁大姐转来哉,带点啥格土特产?嘉兴粽子杭州篮,葑门塘藕水莼菜,娘搭送一眼,姐搭送一眼,做做人情,娘亦欢喜姐亦爱。”

2. 富有童趣的方言文化

如苏州的方言《一只老虎一只猫》“一只老虎一只猫,一个跟仔一个跳,跳过是只大老虎,跌倒是只煨灶猫。”

3. 歌颂亲人之间浓浓爱意的方言文化

如河南的方言《俺孩是个好乖乖》“筛箩箩,箩筛筛,俺孩是个好乖乖。箩筛筛,筛面面,问问俺孩吃啥饭?擀面条,打鸡蛋。叫孩子,吃几碗?”

方言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虽然我们不断地收集资料,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订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但由于方言文化流传面较小,很多失传了。还有,方言里存在着一些难以理解的俗语,幼儿很难理解这些俗语。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相信在我们不断地努力下,会研究出有利于幼儿发展和理解的方言文化教学方法,让各地方言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沈瑾倩,二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滨江苑幼儿园浪花苑分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幼儿教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