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甲亢30例临床观察分析

2018-01-20 10:34郭明仁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外源性内源性甲状腺炎

郭明仁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内科,江苏 靖江 214500)

随着超灵敏TSH测定方法的普及,被确诊为亚临床甲亢的患者越来越多,本病的发病率在0.2%~10.0%[1],性别、年龄、食物中碘的含量对亚临床甲亢均有影响。临床分暂时性和持续性两类。有些亚临床甲亢最终发展为临床甲亢,为了进一步明确亚临床甲亢的确切病理转归[2],需对亚临床甲亢患者作进一步研究、分析。回顾分析我院门诊3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转归,以进一步了解其病理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门诊随机收集诊断为亚临床甲亢30例临床患者,其中:23例女,7例男。年龄最大74岁,最小28岁,年龄均值(47.59±5.08)岁。临床表现:15例存在轻微的高代谢症状、无明显突眼表现。2例甲状腺部位疼痛伴心悸、乏力、手抖。3例有甲状腺结节性肿大。6例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2例有怀孕生产史。原因不明史2例。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研究。

1.2 诊断标准:诊断亚临床甲亢患者,应符合以下条件:①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FT3、FT4值正常。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清TSH降低的原因,如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排除应用速尿、糖皮质激素,正常妊娠和甲亢的治疗过程中等。③内源性亚临床甲亢可查到明确的病因,外源性亚临床甲亢与服用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关。部分患者可查抗体TG-Ab、TPO-Ab、TR-Ab。

1.3 病因分析:通过本组3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观察分析,发展为亚急性甲状腺炎2例,临床甲亢Graves病15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产后甲状腺炎2例,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3例,原因不明2例。

1.4 实验室检测: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测定TSH、FT3、FT4和TR-Ab。亚临床甲亢中的TG-Ab阳性率为26.2%,TPO-Ab阳性率为26.8%。甲状腺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由甲状腺呈热结节、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呈放射性分布稀少或无放射性分布。

2 结 果

3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经确诊治疗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对30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调整。随访1~3个月后,测定甲状腺功能的随访结果。其中,2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发展为甲状腺自主功能性腺瘤,15例发展为临床甲亢,8例发展为临床甲减。亚甲炎2例,产后甲状腺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

外源性亚临床甲亢与服用过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关,需调整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的剂量。内源性亚临床甲亢发展为临床甲亢,发展为临床甲亢应予抗甲亢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应予131I治疗。亚甲炎应予激素治疗,甲减应予抗甲减治疗。无症状的亚临床甲亢应予观察随访。

3 讨 论

亚临床甲亢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而得出结论,临床可无症状或有轻微的症状。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水平下限,,而FT3、FT4在正常范围之内。持续性亚临床甲亢的病因包括甲状腺自主功能腺瘤[3]、外源性甲状腺功能替代治疗,多结节型甲状腺肿大,甲状腺Graves病等。本组30例患者,通过研宄观察,2例亚临床甲亢完全恢复正常,3例亚临床甲亢发展为甲状腺自主功能性腺瘤,15例亚临床甲亢发展为临床甲亢,8例亚临床甲亢发展为临床甲减。亚甲炎2例,产后甲状腺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亚临床甲亢的不良后果主要是发展为临床甲亢,对心血管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患者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力口重,心功能下降。如果甲亢不能很好地控制,会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女性可导致月经失调不孕和骨质疏松等症状,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最后导致患者身体心脏不可逆的损害,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对临床发现亚临床甲亢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3~6个月左右复查甲状腺功能测定及TR-Ab、TPO-Ab、TG-Ab等。

亚临床甲亢可分为外源性亚临床甲亢和内源性亚临床甲亢两种,外源性亚临床甲亢是指药物引起的(包括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服用碘剂而引起的甲状腺炎也可表现为亚临床甲亢[4]。内源性亚临床甲亢包括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等。本病的发病率在0.2%~10%,性别、年龄、食物中碘的含量对亚临床甲亢都有影响。其临床表现以易激动、失眠、疲劳等非特异性表现,可表现心率增快,早搏及心肌舒张功能的异常,骨密度明显降低,所以因适当加以治疗。回顾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30例亚临床甲亢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完全恢复正常2例,发展为临床甲亢15例,发展为临床甲减8例。发展为亚甲炎2例、产后甲状腺炎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外源性亚临床甲亢预后佳,而内源性亚临床甲亢部分发展为临床甲亢和临床甲减,需要及时处理,对原因不明可继续随访。

通过对本组30例亚临床甲亢进行分析,发展为亚急性甲状腺炎2例(6.6%),临床甲亢Graves病15例(50%),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6例(20%),产后甲状腺炎2例(6.7%),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3例(10%),原因不明2例(6.7%)。通过本组3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的分析,随着超灵敏TSH测定方法的普及,被确诊为亚临床甲亢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伴有或者不伴有甲亢的表现,需要我们从临床上仔细地观察、分析。亚临床甲亢的发病率在0.2%~10%,性别、年龄、食物中碘的含量对本病都有影响,临床分暂时性和持续性两类,有些最终发展为临床甲亢,要明确确切的疾病转归,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结合B超、甲状腺局部穿刺涂片、甲状腺吸碘率测定、甲状腺基础代谢率测定等,动态观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患者全身症状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对患着采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近来,随着对亚临床甲亢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亚临床甲亢对骨质疏松的产生率有所增加,能引起心脏心房颤动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亚临床甲亢患者,我们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机体变化,特别是动态观察患者的TSH、FT3、FT4、TPO-Ab[5]、TR-Ab、TG-Ab等的变化,对预测有可能转变甲亢的患者,要提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病情能很快地得到控制,从而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治疗时机,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随着精密仪器和超灵敏TSH测定方法的普及,亚临床甲亢的检出率也逐渐增多,针对临床发现的最新一些亚临床甲亢的患者,我们要不断地探明亚临床甲亢的病因、病理和转归,针对性地治疗。不能盲目地使用抗甲亢药物,而导致病情的变化和因治疗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果。通过对本组3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的分析、观察和总结,我们得出一些经验,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特别是一些新发现的亚临床甲亢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干预,使其能演变到正常轨道上来,但不是看到化验报告TSH降低,就过早地认为是临床甲亢,而给予抗甲亢治疗,这样,会延误了患者的真实病情交化,不利于患者的病情转归。但对一些自主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患者,应及早给予131I治疗,以防病情的反复和变化。

猜你喜欢
外源性内源性甲状腺炎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止血镇痛胶囊对外源性雌激素干预下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和子宫的影响
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1949年以前复旦大学的党组织沿革及特点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