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预处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作用分析

2018-01-20 10: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七氟醚开腹芬太尼

姚 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冠心病又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不正常的脂质代谢,使血液中的脂质过多,随着血液循环至各个静动脉,而脂质本身不可忽视的重量,造成脂质沉积在血管内,尤其是大量沉积在动脉上,导致动脉内膜出现粥样似得脂质物质堆积而形成白色斑块,长期以往,随着斑块的增多,造成血管腔内狭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最终导致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出现缺血,临床上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冠心病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麻醉药进行预处理而保护心血管功能,是心血管疾病医师、外科医师与麻醉医师的共同期盼。目前,七氟醚是冠心病患者开腹手术的常用药物。本院采用七氟醚预处理进行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需要全麻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58岁,冠心病病程0.5~2.5年;观察组41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59岁,冠心病病程0.5~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患者的冠心病符合国际心脏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在就诊前3个月内未参加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心电图诊断中有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等症状;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超过50%。排除标准: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七氟醚进行预处理。冠心病患者做好空腹、胃肠排空、血压监测、心率监测等术前准备后;麻醉10 min前,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0.5 mg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抑制气道与唾液腺体的分泌;给予0.03~0.05 mg/kg咪唑安定注射液用于镇静,给予0.004~0.005 mg/kg芬太尼注射液用于镇痛,给予0.1~0.15 mg/kg维库溴铵注射液用于麻醉,该3种药物配合使用起到气管插管诱导的作用,从而让插管与麻醉机相连接;采用靶控输注的方式将丙泊酚的血药浓度维持在0.002~0.003 mg/mL范围内。除此之外,每间隔30 min给予维库溴铵注射液[1];以每小时0.01~0.02 mg/kg的速度持续输注芬太尼注射液。

1.2.2 观察组:观察组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七氟醚进行预处理。冠心病患者在术前准备、麻醉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方面,与对照组一致。观察组在麻醉前采用吸入的方式给予4%七氟醚,持续10 min。待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在55~65,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给予相同剂量的咪唑安定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维库溴铵注射液;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采用吸入的方式将七氟醚的量维持在2%~3%。同时,按照对照组中维库溴铵注射液与芬太尼注射液的给药方式及剂量进行协助麻醉。

1.3 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心绞痛发病次数降低80%以上;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病次数降低50%以上;无效:患者的心绞痛发病次数没有减少,甚至增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总例数[2]。

1.4 统计学处理: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数据的结果进行比较(P<0.05),说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 论

七氟醚作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并且该产品对接受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预处理后,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受损伤较少,同时有文献报道七氟醚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七氟醚保护心肌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七氟醚预处理后会把PI3K-Akt-eNOS通路激活[3],从而将线粒体上ATP敏感性的钾离子通道活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肌上线粒体的作用,最终加大心肌的能量储蓄而起到保护心肌的功能。②七氟醚预处理后将细胞内ATP敏感性的钾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的内流受到抑制而缓解了钙离子的超负荷,降低了心肌的收缩而保护心肌细胞。③CK-MB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是心肌钙蛋白I,而且CK-MB与cTnI分别是反应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损伤的重要临床指标,这2个指标的含量越高说明心肌受损程度越大;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后可能抑制了CK-MB与cTnI的释放,从而CK-MB与cTnI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使得心肌细胞基本没有受损。④CRP为C反应蛋白,由肝细胞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免疫调节和参与各种炎性反应的作用,并且CRP被公认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IL-6为白细胞介素6,由巨噬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同分泌的促炎因子,具有增强局部炎性反应、诱导CRP的分泌、促进血黏附分子表达等作用,因此IL-6被公认为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也是最强的炎性介质[4];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后可能通过激活ATP敏感性的钾离子通道,而非依赖性地抑制了炎性反应,从而抑制了CPR与IL-6的释放量,阻碍了炎性介质介导的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异常,最终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因心血管疾病而造成死亡的人数,每年已超过300万,是疾病总死亡的 40%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工作压力的与日俱增,冠心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而且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由原来的老年人逐步向青年人转移,同时冠心病具有很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影响[5]。对于需要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来讲,心血管功能是首要关注点,也是重要监测指标。

本研究采用非七氟醚预处理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开腹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盐酸戊乙奎醚、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配合使用进行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控制;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预处理后,配合相同剂量的以上药物进行麻醉控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绞痛病发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至92.68%,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钙离子、CK-MB、cTnI、CRP、IL-6是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其中钙离子具有增加收缩力的作用,而心肌钙离子内流可引起心肌收缩;CK-MB与cTnI分别是反应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损伤的重要临床指标;CRP被公认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IL-6被公认为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也是最强的炎性介质。七氟醚预处理后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后,发现七氟醚预处理后,通过激活了ATP敏感性的钾离子通道,使该通道呈现开放状态,有利于线粒体中能量的贮存,减少钙离子的内流,抑制CK-MB与cTnI的释放,阻碍CRP与IL-6炎性介质的合成,最终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应用七氟醚预处理开腹手术的冠心病,不仅可以提高有效率,而且可以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七氟醚开腹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