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域农机化现状的初步分析

2018-01-20 19:01谢维臣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

谢维臣

摘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农业机械化,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如何。清醒地认识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理清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办法,才能有效促进县域农业机械化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

关键词:县域农机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1.012

1通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通河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全县拥有耕地18056万亩,其中水稻种植14015万亩。截至2016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117万kW,亩均摊农机动力05 kW。全县拖拉机保有量达23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6 台,中型拖拉机193万台,配套农具383万台(套),水稻插秧机1259万台,播种机5280台,联合收获机2638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73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3万栋。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46%。农业生产普遍应用水稻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机械深耕(深松)整地、深施化肥、插秧、精量播种、植保、节水灌溉、施药、收获、秸秆(根茬)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较为普遍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2通河县农业机械利用率现状

从被调查农户机械利用状况看,现有农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闲置浪费明显。

在农业生产作业中,拖拉机主要用于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作业,机械整地、机械播种、中耕、机械田间运输全年作业量合计70天左右,而实际每台拖拉机每年的平均作业天数仅有35天左右,有效利用率仅为50%。

以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404型”拖拉机(40马力)为例,每台折合为29.41 kW,全县按亩均摊农机动力0.5 kW计算,29.41 kW所对应的作业量为58.82亩,即一台“404型”拖拉机一年内实际所完成的作业量近4垧地,而理论上一台“404型”拖拉机一年内的作业能力能够满足8垧地作业的需要,可见,现有农机动力资源仅有不足一半发挥了作用。

3制约通河县农机化发展的因素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现有农机装备结构中,一方面是小型多而大型少,在深松(深翻)整地作业中,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耕深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作业质量,又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需要重复进地,易造成土壤板结,致使耗油增多,浪费能源。另一方面,现有机、具匹配比不合理,配套农具不足,造成了机车利用率的降低,特别是亩均摊动力过高,造成农机动力资源严重浪费。

(2)农民对农机的认识存在误区。农民大多对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生产经营随意性较大,机具不能合理匹配,不注重投资的合理性,盲目随从,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农机具小而全,存在机械动力配置浪费严重的现象。

(3)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机培训机构因为近些年来的资金投入较少,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教师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已经影响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4)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导作用发挥不好。已建合作社中,有的没能土地连片种植,没有很好地形成规模经营,存在大机具与分散小地块作业不相适宜的状况,造成大型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浪费农机资源。

4对促进县域农机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把零散的土地集中到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利于充分地发挥出大型机械的作用。

对已建成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强化管理,规范经营,使其真正做到规模化生产,充分地发挥出大型农机具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引导、鼓励农户自愿成立生产作业合作组织,把原有的农机具重新组合,做到合理搭配,避免各农户因重复购置机具而造成闲置浪费的现象,这样才能在提高机械利用率的同时节省有限的资金投入。

(2)通過向农民宣传讲解农机化科技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从认识上走出误区,克服随意性和盲从性,使他们做到合理投资,正确配置农机具,节约生产投入,降低作业成本。

(3)应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教学设备,对教育培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年轻力量,巩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

(4)必须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组建合作社。按照本地实际,选择户均耕地少的村屯来集中土地,吸纳一定规模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把原来零散耕种的土地集中,适度规模经营,利于大中型机械作业,从而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使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出应有的引导、示范作用。

(5)建议国家加大补贴投资力度,重点向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倾斜,增加补贴额度,提高补贴比例,引导农机化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减少或取消向零散农户的补贴,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农机资源的浪费,提高农机利用率。

(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