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的护理体会

2018-01-21 15:18钟凤英万承贤刘明净杨晓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老年人疼痛

钟凤英 万承贤 徐 荔 刘明净 曹 慧 杨晓兰

作者单位: 江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330006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起病年龄在50岁以上[1],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发作常无征兆,突发突止,发作时为撕裂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疼痛以面颊部、上下颌或舌部最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微血管减压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不易复发等优势,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案。本文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7例老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入选67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78.4岁。病程5~18年,左侧31例,右侧34例,双侧2例。48例接受过针灸、射频、局部封闭治疗,60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合并高血压伴动脉硬化46例,2型糖尿病7例,前列腺增生8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后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MVD。

2.结果

出现头痛头晕11例,发热8例,有精神症状3例,排尿困难2例,延迟愈合2例,面部麻木1例。

3.护理措施

3.1 术前准备 ①完善各项术前检查:除常规检查外,患者还要行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等,排除心肺功能疾病。②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③有糖尿病史者需监测空腹及三餐前后血糖,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进行干预。④观察患者疼痛的症状、程度、频率,与术后做比较。

3.2 术前护理 ①加强心理护理:三叉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患者经受长期疼痛折磨,多有焦燥、易怒等不良情绪。为解决疼痛患者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往往不尽人意,对手术治疗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想法,又因为年龄的因素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护士要耐心细心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倾诉。举同科室手术成功病例,缓解患者焦虑,可以让其与手术后患者沟通聊天,增加手术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后的短期不适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2],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②加强口腔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咀嚼的食物。注意避免触碰面部扳机点,以免引起疼痛。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③指导训练患者床上解大小便、正确使用便器。指导男性患者每日按摩前列腺区3~4次/日。④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术晨取下活动性义齿、备皮,疼痛侧耳后剃发约5×5cm,保持备皮区皮肤清洁无破损。

3.3 术后护理

3.3.1 高血压护理:本文有42例:患者手术日出现血压升高,170~200/95~120mmHg, 遵医嘱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泵入控制,常规心电监测,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根据个体差异性使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加强心理疏导。术后1日改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均满意。

3.3.2 体位护理:术中操作需释放脑脊液以暴露桥小脑角区,容易引发低颅压。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脑萎缩,对低颅压较为敏感,容易引起头痛、头晕。患者宜取平卧位,给予静脉补液,注意控制补液速度,鼓励患者尽早进食,可用听音乐、聊天等分散注意力。头痛剧烈者,可给予口服去痛片或者激素治疗来缓解症状。

3.3.3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吸氧。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定时协助翻身叩背,注意观察有无咳嗽、咳痰,注意听诊有无湿啰音,警惕有无坠积性肺炎。对咳嗽、咳痰者尽早可给予爱全乐+可必特雾化吸入,2次/日。对持续咳嗽、咳痰者留取痰培养标本,遵医嘱使用细菌敏感药物及化痰药物。

3.3.4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老年人静脉血流缓慢,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卧床,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或给予按摩腓肠肌,3次/日。每班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皮肤色泽及温度。病情许可鼓励患者术后 2~4日下床活动。

3.3.5 饮食护理: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1天起可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流质饮食。如无恶心、呕吐可逐渐过渡到软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为宜。糖尿病患者给予低糖、低脂饮食,并定时监测血糖。进食完后及时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无食物残留。义齿及时清洗,保持清洁。多食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颅内高压。便秘者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

3.3.6 留置尿管护理:保持留置尿管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部后喷医德保3次/日,保持清洁卫生。术后3日酌情拔除尿管,协助患者下床解大小便。对有排尿障碍的男性患者,可适当延长拔尿管时机,每日指导按摩前列腺区,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收缩。本文2例患者拔除尿管后仍排尿困难,排尿前用温水坐浴5分钟,以刺激排尿,口服哈乐每日1片,术后6日排尿困难明显好转。

3.3.7 并发症护理:①精神症状: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麻醉药物分解代谢慢,术后易出现精神症状。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常常表现为谵妄、躁狂、失眠等,极易诱发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本组中有1例92岁患者术后1日出现躁狂、亢奋、睡眠障碍,引起高血压、房颤,后继发低钠血症,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对于高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本文对存在精神亢奋、夜间燥狂、谵妄、睡眠障碍等3例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5mg1次/晚(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保持病室安静,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给予保护性约束,同时与家属做好安全宣教, 共同维护患者安全。本组3例患者在术后5天精神状态正常,自然睡眠,与他人沟通自如,术后7天出院。②无菌性脑炎:术后患者出现发热,可能与术中垫棉片产生的排斥反应、术后吸收热有关。监测体温变化,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使用吲哚美辛栓剂塞肛降温要考虑患者年龄、体重等因素,使用后注意观察患者出汗情况,出汗多者及时给予补液 ,避免大量出汗后体液不足引起虚脱,定时监测血液生化数值,警惕电解质紊乱。使用激素治疗中注意观察有无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发生。老年人皮肤菲薄,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使用中性皮肤清洁用品清洁皮肤后更换衣物,避免着凉。③脑脊液漏:老年人因为硬脑膜、颅骨、肌肉等解剖特点,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脑脊液漏[3]。术后严密观察术侧耳、鼻有无液体流出,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擤鼻涕、咳嗽、用力大便等。本组出现2例术后第2天脑脊液漏,给予严格卧床休息,使用抗生素,8天后痊愈出院。④颅内血肿:老年人多伴有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术中牵拉易引起血管撕裂,发生颅内血肿[4]。注意有无瞳孔、意识状态改变,有无头疼、呕吐,是否有颅内出血的早期表现。本文发生1例颅内血肿,及时发现后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⑤延迟愈合:患者术后仍有面部疼痛,疼痛程度与频率较术前明显减轻、减慢,但与患者心理预期仍有差距,患者往往表现为抑郁、失落。对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详细讲解延迟愈合的机理,使患者增强疾病恢复的信心。

3.3.8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戒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感冒。按时服用降压、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定期随访,有情况及时就诊。

4.讨论

MVD本质是直接针对责任血管并解除神经血管压迫,是目前解决三叉神经痛安全效的方法[5,6]。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基础疾病等因素,患者及家属往往会对手术的安全性产生疑虑。如何让老年患者(含高龄患者)安全的度过围术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年龄不是MVD手术的绝对禁忌,对于老年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要完善术前评估,对个人健康史、既往病史要详细了解,熟悉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了解饮食爱好、服用药物情况,必要时进行护理干预。尤其对术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老年人极易继发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性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正确处理。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增加老年人三叉神经痛手术的有效性,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老年人疼痛
认识老年人跌倒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疼痛不简单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