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风湿痹痛的特色治疗

2018-01-21 22:41徐兆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家风湿岭南

徐兆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240)

风湿痹痛是以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或伴有酸沉、弹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丧失功能,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属于风湿痹痛,其往往缠绵难愈,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1 风湿痹痛的治疗应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人们的饮食习俗也各不相同。临床观察表明,约90%以上的风湿痹痛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因素的变化与风湿病痛有密切联系。不同地域、气候、环境对长期生活在其中人们的体质,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地域发病类型明显不同。因此在诊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域、环境、气候因素,这对风湿痹痛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 风湿痹痛在岭南地区的治疗特色

传统中医学重视地域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因地制宜原则在许多地方演化成为地方学术流派。下面结合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概括岭南医家对风湿痹痛的治疗特色,希望对丰富风湿痹痛的治疗思路和提高中医疗效有所帮助。

2.1 风湿痹痛在岭南地区的发病特点 中医认为风湿痹痛的发生与个人禀赋及当地的环境气候密切相关,常见于“痹证”“鹤膝风”“历节”等病证。《黄帝内经》曰:“东南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南方者,阳之所盛,雾露所聚;西方者,沙石之处,水土刚强;北方者,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岭南地区是指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全年平均气温较高,夏长冬短,且雨量充沛,临海多风,雾露常聚,湿热蒸腾。岭南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在湿热郁蒸的自然环境中,使本地区的风湿痹痛呈现多湿热的特点。

2.2 重视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理论”是邓铁涛教授首先阐述的,不但丰富了中医藏象理论体系,还为脏腑辨证指导临床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风湿痹痛属正虚邪实,多肝肾亏虚;岭南地区则表现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岭南医家深刻理解“五脏相关理论”,运用到风湿痹痛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满意疗效。韩清民等[1]对“五脏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膝痹治疗过程中结合“肾肝脾相关”理论,取得显著疗效。

2.3 临证用药重祛湿清热 岭南人有湿热重的特点,用药多依据岭南人的体质特点,常用健脾化痰、清热祛湿药。广州市名老中医罗广荫认为“南方地卑多湿,六淫诸邪,多以湿邪为患。因湿性重浊黏滞,热与湿邪胶结难化,热随湿留,湿困而热难解”。岭南人风湿痹痛的发生、发展、临床证候有其相应的特殊性,易出现脾胃虚弱、湿热偏胜的表现。因此,组方用药常重视祛湿清热,健脾益气,通络除痹[2]。

2.4 擅用岭南中草药 岭南医家在长期的临证过程中,总结了大量本地域特有中药材的药性特点,且善于应用其治疗疾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药经验。刘成丽等[3]研究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用药特点后发现,广州地区名中医在临床用药时常以本地中草药资源为基础。下面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治疗风湿痹痛的岭南药材,供大家辨证论治时参考。

(1)五指毛桃。又名五爪龙,常和黄芪对应称之为“南芪”,性甘,微温,与黄芪功用相似,能健脾补肺,益气除痹;但黄芪温燥,而五指毛桃性缓而润。岭南地区气候湿热,脾喜燥恶湿,最易受困;脾气不足,水湿不得运化,留滞筋脉经络,而成痹证。在风湿痹痛的治疗中常用五指毛桃补脾益气,脾运痹通,则疼痛、肿胀缓解。

(2)祛风湿、利关节用伸筋草、千斤拔。①伸筋草性温,味辛,归肝、脾、肾经,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功效。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作用[4]。岭南地区湿邪较重,湿性趋下,重浊黏腻,留驻于筋脉、关节,不通则痛;湿邪痹阻经脉可引起膝关节屈伸不利、肿胀发热,缠绵难愈。岭南医家用伸筋草治疗关节屈伸不利、风湿痹痛等症,疗效确切。②千斤拔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能够祛风湿,舒筋活络,用于治疗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跌打损伤等。《南宁市药物志》中记载其能壮筋骨,祛瘀积,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等。在风湿痹痛的治疗中,千斤拔配伍伸筋草不仅可以祛湿,还可强筋骨,止痹痛。

(3)补血通络用鸡血藤。风湿痹痛患者普遍病程较长,久病多瘀,常表现为虚实夹杂。鸡血藤性苦甘温,能活血补血,舒筋活络。刘军[5]依据“气血为先”的理论,运用鸡血藤的补血、活血通络之功,为补肝益肾之品开路架桥,直达病所,筋脉得养,疼痛可解,活动功能可恢复。

(4)补肝肾、强筋骨用杜仲。风湿痹痛的主要病机是“虚与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并且研究已证实补肾活血中药能延缓膝痹的病理过程[6]。治疗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7]。杜仲味甘,性温,对肝肾不足之腰膝疼痛用之效佳。在风湿痹痛的临床治疗中常用杜仲配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健骨,能够较好地缓解腰膝疼痛,还能增强其他药物行血化瘀之功[8]。

3 现代岭南地区风湿痹痛出现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环境因素在风湿痹痛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岭南地区平均气温较高,夏季漫长,长时间使用空调,许多年轻人往往不注意空调产生的“风寒邪气”,失于调摄而诱发风湿痹痛。从室外进入室内后,往往不能及时增加衣物,室内外温差较大,汗出当风,汗孔郁闭,营卫不和,则风寒湿痹阻,导致四肢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加速关节退化,长此以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9]。此外,天气炎热、贪食冰凉之品、滥服凉茶等因素也在风湿痹痛发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讨论

风湿痹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久治难愈,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风湿痹痛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代医学仍未完全明确其病因,地域、环境只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但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其发病无地域差异。笔者在不同地区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地域不同,患病类型也不同,提示应该重视地域对风湿痹痛的影响。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对风湿痹痛的发病影响较大。岭南医家重视脏腑辨证,注重健脾除湿,善于应用地方中草药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药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岭南中医对风湿痹痛的治疗特色,丰富风湿痹痛的治疗思路,对提高风湿痹痛的疗效有所帮助。

[1]韩清民,黄旭东,王跃辉.从肾肝脾相关理论论治膝骨关节炎探讨[J].四川中医,2010,28(5):35-36.

[2]虎群盛,黄枫.天人相应,因地制宜——黄枫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2):27-28.

[3]刘成丽,杨智辉,刘小斌,等.广州地区名中医验方用药特点[J].新中医,2012,44(5):124-125.

[4]蔡卓亚,周自桂,李萍,等.伸筋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2):297-304.

[5]梁浩东,潘建科,洪坤豪,等.刘军运用岭南特色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152-1154.

[6]唐勇,姜杰,孟辉,等.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实验性膝骨关节炎兔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237-239.

[7]于娟,李莎莎,叶莹仪,等.补肾活血方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6):171-174.

[8]张文霞,孙元海,刘淑芹.补肾强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44-45.

[9]孙玥,刘健.不同地域痹证中医药治疗特色[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1):3-6.

猜你喜欢
医家风湿岭南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忆岭南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雨岭南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