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时刻刻》中主人公女性气质的伦理解读

2018-01-21 19:13刘艳峰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

刘艳峰

【摘要】迈克尔·坎宁安长篇小说《时时刻刻》中所呈现的是三位不同时空的女性一天的生活及历经的不同的精神危机。文章主要从她们的性别身份和社会分工两方面对三人非传统的女性气质进行伦理解读,发现导致她们生活迷失的原因除了与当时社会伦理道德不同的女性气质,还有传统赋予她们心理的道德束缚。

【关键词】《时时刻刻》;女性气质;伦理身份;性别角色

《时时刻刻》是一本以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罗卫夫人》为主线的实验性小说。从性别理论角度分析,不难看出文中三位女性都有着复杂的性别角色和女性气质。何为“女性气质”?有几个主要的特點,即女性被认为具有情感本位、柔弱、以家庭为中心、对男人有依赖性和被动等特征。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从不同维度阐释了“女性气质”模塑过程:女性气质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女性在“文明”的规约下,“洗涤”和“内化”的结果,而这个“文明”恰恰是由男权文化所主宰的[1]。这样一来,具有女性气质的女人,就成了被男权文化所异化的非女性本身自然发展而来的女人,她戴上了文化的面具,彰显着制度、思维方式、知识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和生理性别有了实质性的区别。从本质上讲,女性气质是一种伦理身份,而伦理身份是道德行为及道德规范的前提,并对道德行为主体产生约束,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约束[2]。简言之,女性气质是社会和文化在人格气质、性别角色、道德情操等方面为女性设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在很多时候,如果女性个体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些行为规范或没有达到这些规范的要求,就会被认为不是真正的女人,或不具备女性气质,会遭到社会和他人的否定和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对传统女性气质这种性别伦理身份的认同与遵从就成了多数女性的无奈之举。父权制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将符合男权社会文化标准的行为认定为自然的,将背离者谴责为疯狂甚至精神异常,由此建构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通过社会性别关系秩序将之确定,并通过社会化过程延续这种规范。传统的女性气质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身份,是束缚女性自我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之一。

一、房间中的天使

20世纪早期妇女的地位还停留在“家中天使”的角色上,女性毫无家庭和社会地位,无论她多有才华,都要心甘情愿地在家相夫教子,活在父权社会的男性统治中。女佣耐莉完美地阐释了男权文化下异化的女性形象,彰显了女性当时“标准的道德规范行为”并已完全自我内化。伍尔夫被写作的欲望燃烧着,在耐莉眼中,伍尔夫不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而是个怪胎,只知道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写作,是个完全不称职的女主人。女性气质对女性尤其是那些教育水平低下、对既定社会的性别观念缺乏思辨力的女性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强大和持久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在当时男人主导的文学领域中,她战战兢兢,时刻要面对她丈夫或其他男人的苛刻批评。写作是伍尔夫在和“家中天使”搏杀,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行为。对于耐莉的行为,伍尔夫则是“不想去听耐莉那些关于讨价还价、牢骚满腹等琐事[3]”。敏感的伍尔夫竭力回避她们,她“悄悄返回楼上,以免引起耐莉的注意(为什么她对佣人总是那么躲躲闪闪的,像犯了什么罪一般?)”[4]。不同的女性气质使伍尔夫那样格格不入。在她的小说《达罗卫夫人》中,她这样描写达罗卫夫人的无奈:“她具有他两倍的智力,却不得不通过他的眼睛来看待事物——这是婚姻生活的悲剧之一。”[5]从当时社会的规约角度看,尽管女性拥有才华,但由于生理性别的制约,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处于次要与从属地位的,以维护男权社会秩序为旨归。

劳拉·布朗活在二战后美国的洛杉矶,有一个幸福得无可挑剔的家庭,她是一位家庭主妇,这段看似自然而然的婚姻,却没有给劳拉带来内心的平静。不善于治家的她无法承受时时刻刻的家务琐事、幼小的儿子和腹中待产的孩子,她试图摒弃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妻子、母亲。她读着伍尔夫的作品,被她的思想和气质所深深吸引,以致内心充满矛盾。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拉有就业和选举的权利,却在父权制社会的教化下很难真正做到。女人的最高价值和使命在于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而这种完善必须依赖于男人主宰一切,女人在性方面温顺服从并对孩子充满母爱,这些典型的女性气质束缚着和劳拉一样的女性[6]。最后她决定活下去,但选择抛夫弃子,离家出走,成为多伦多大学一名图书馆管理员。“没有人会原谅我,除了死亡,”劳拉最后说,“但是我选择生存。”[7]由此可见,伦理道德的自私判断以及其蕴含的自我否定对妇女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同时,妇女应抵制来自社会的自私谴责,认识到关怀自己同关怀他人一样是道德的。

二、抵抗异性恋霸权

坎宁安显然对于两性关系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这从他笔下的三位女主人公的婚恋情况便可以看出。《时时刻刻》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恋爱关系和性别角色,双性恋则是其中最为醒目的。在坎宁安笔下,不只女性具有这种倾向,小说中描写的男性也表现出双性恋的倾向。这些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处于受到主流情感形式排斥的边缘地带。双性恋就是女性主义思潮中“双性同体”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女性同性之间超乎寻常的情感不仅是对自身性别意识的认可,也可以看作对性别缺憾和限制的一种补偿,表现出女性对于拥有男性气质的向往。为了避免伍尔夫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丈夫带着伍尔夫搬离伦敦,来到宁静的小镇里士满居住。她与丈夫的婚姻在别人眼中是美满的,但是医生例行每日对她的检查以及丈夫只会简单的甚至是粗暴地对她进行病理上的治疗,都让她窒息。丈夫永远不可能理解她所想要的生活。伍尔夫只有从姐姐尼莎和同性密友那里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一点可以从她和姐姐互相亲吻中看出。她感激丈夫为她做的一切,但被困在乡村使她绝望地想逃离异性恋霸权的压迫。她心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征始终处于斗争的状态,不能和谐地融为一体。面对死亡她毫无畏惧,有的只有摆脱枷锁的释然和自由,并希望她的丈夫莱纳德能因为她的离去过上更好的生活。

劳拉出于社会稳定和责任与丈夫丹结婚,面对优秀军人的追求她只能感到荣幸,在这段感情里,有的只是社会道德对劳拉心理的绑架。面对女友凯蒂的来访她非常重视,凯蒂由于不能生育,突然感情崩溃,当着劳拉的面痛哭了起来。劳拉为了安慰凯蒂,当着年幼的儿子吻了凯蒂,两个女性内心尽管筋疲力尽,却时刻与命运相抗争。“令她惊奇——有时甚至令她恐惧——是的,她太沉迷于与凯蒂的友情之中。”虽然这个吻无关乎爱情,其同性亲吻是对凯蒂的同情和对自身困境的感伤,更是期盼从同性身上获得勇气和重生的力量。endprint

坎宁安塑造的现代版达洛维太太,即克拉莉莎·沃恩,活跃在20世纪末的纽约大都市,几乎聚集了所有现代女性应有的特点:一身嬉皮士打扮,爱穿男人的棉衬衫。中性化的外表让她的女性气质渐渐淡化。她不仅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且连婚恋方式与生育方式都完全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决定。相比于伍尔夫和劳拉,克拉莉莎的进步显而易见。她大方地公开与萨莉的同性恋关系,并养育有一名借精生子的女儿。坎宁安对待此关系是积极的肯定:她们俩已经一起生活了十八年,一直彼此相爱。同时她与初恋情人理查德一直保持亲密联系,照顾关心他的生活并为他举办聚会。很明显,由于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在性别角色上不再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制约,女人不再依附男人,不再仅仅是男人的陪衬。女人成为主角,而男人成为缺场的沉默者。克拉莉莎拥有鲜明的两性气质,作品中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她的精神危机,她是个坚强果敢的女人。这里我们似乎很欣慰地说女性主义的发展卓有成效,然而我们深究会发现,一方面与女儿的关系由于父亲的缺失使得她内心颇有压力,“面对一个因被剥夺了父爱而瞧不起你的女儿……你心中自然充满了母亲的贬责、烦恼和痛苦”,她仍然逃脱不掉传统的伦理秩序与身份。另一方面与理查德的关系也处于回忆和现实的落差中,青年时期与理查德的爱情是幸福的,虽然后来理查德爱上另一个男人路易斯深,但克拉莉莎由于道德与女性特征内心的束缚没有离开他。受疾病与精神折磨的理查德,为了能让克拉丽莎在两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在聚会开始前自杀,这使得克拉莉莎明白她想过自己普通的生活。克拉莉莎的确是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她们都需要为平凡的事物而忙碌,也需要从平凡的事物中获得满足,得到存在感。这些平凡的事物,一直以来都是社交、家庭、名声,虽然形式变了,但是实质并未改变。这位现代自由女性内在的双性气质引发了冲突:一方面,她们追求自我的独立,不依赖于男性;另一方面,她们仍然不能彻底抗拒现实世界中的传统道德力量。

三、结语

身为男性的坎宁安以女性主义先驱伍尔夫及其小说为蓝本创造出描写女性困惑的小说《时时刻刻》。他从女性视角出发,站在女性的立场思考,体现女性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对性与性别自由选择观点的支持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通过对女性人物气质的分析,尽管传统女性气质已经慢慢消解,但受困于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女性内心的困惑与精神危机仍然束缚着部分女性,两性的敌对并无助于女性的解放,彼此的包容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隋红升.莫里森《慈悲》对西方传统女性气质的伦理反思[J].外国文学研究,2017(02):93-100.

[3]迈克尔·坎宁安.时时刻刻[M].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巫漪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32.

[5]周燕.从女性主义到双性同体——《时时刻刻》对《达洛维夫人》的批判继承[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宋文.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女性城市境遇——评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J].当代外国文学,2006(30):147-153.

[7]吳庆宏.现代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小说《时时刻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06):55-5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家校合作进行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辅导与研究
复杂理论视角下性别角色与外语成绩的关系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特征:自我参照实验范式的检验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
《天香》中的性别角色倒置
在旅行中成长
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