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实现初中美术创新型教学

2018-01-21 19:14曹丽宁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时代

曹丽宁

【摘要】美术课,一般是轻松、自由的,由于它不是中考必考科目,故很多学生会产生“无所谓”的学习心理。同时,部分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一味追求“趣味性”“欢乐性”,忽视了美术课本质,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养成。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结合新时代特点,探索创新型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美术;创新型教学

一、前言

从现阶段来看,“灌输式”是初中美术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倾向于向学生介绍画法步骤和注意点,然后向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类似于培训式教学,比较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此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应改革、创新美术课程教学,活跃美术课堂氛围。

二、新时代特点

从现阶段来看,新时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2008年7月8日在京召开的“新时代·新人才培养”会议指出“技能+学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

第二,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科生、硕士、博士出现了扎堆现象。在新时代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通才”教育计划,倡导在人才培养时高度融合知识、技能、技术方面的综合性教育。

21世纪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群体集聚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创新思维,让其自主意识得到激发,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环境。

三、初中美术教学模式改进的迫切性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中曾说:“美术,可促进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启迪学生心智、思维、审美情操、心灵方面的成长。”因而,在开展初中美术教育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美术课程的激励作用,讓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应做好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1]。此外,因部分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时,仅关注到了对学生绘画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意识,使得很多学生绘画潜质无法得到充分激发。应结合这一问题,探索新时代初中美术课程创新型教学方式。

四、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创新型教学策略

(一)互换师生角色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注重采取师生互换角色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比如,在“欣赏·评述”课上,笔者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先是鼓励学生在课前找一幅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然后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品评述和50字左右的自我认识文字;在课上,用5分钟时间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将汇报内容整理成PPT,以“老师”身份阐明所整理的内容。如,学生A在“欣赏·评述”课上,先以PPT形式为全班学生呈现了《步辇图》绘画作品,然后介绍道:“《步辇图》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绘画作品,它是由阎立本创作完成的,主要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从这幅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汉藏兄弟之情。此外,从绘画艺术角度来看,这幅作品用比较流畅的墨线勾画了衣纹器物,可以看出作者的绘画技巧比较成熟,且给人带来了一种立体感,增强了作品视觉效果……”采用这种师生互换角色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可让学生一改往常的消极学习态度,争当“小美术老师”[2]。除此之外,师生互换角色有利于促进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美术知识,并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力,更好地鉴赏美术作品。

总之,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能够发挥自身潜在能力的空间,让学生在角色互换氛围中,发挥潜在创造能力。

(二)丰富课堂形式设计

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强调美术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设计。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因而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应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情境。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赏析《灵璧奇石》作品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和审美特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了一个微课视频。微课视频中先是展示了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引入“奇石”概念;紧接着为学生介绍了一些赏石文化,并展示了一些昆石、太湖石、英石的图例;最后让学生思考自己对赏石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丰富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素材。

其次,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尝试组织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美术学科活动。例如,笔者在美术学科教学时,便注重每周日带领十几名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文化古镇等区域,让学生对开放性环境中的形、色进行辨识,无拘无束地展开汽车、太阳、树等事物的绘画,呈现同一事物的千姿百态[3]。

再次,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应注重增加一些趣味性元素,丰富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知识和技能均能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强调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例如,在《纸浮雕》课程教学时,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先遵从好、中、差三个层次分开搭配原则,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并选择一名学习好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组完毕后,笔者先以《插花》纸浮雕为例,为学生介绍了纸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对纸浮雕作品的完成作一个总结?”学生A说道:“纸浮雕的制作必须要经过构思、画图、制作、粘贴四个步骤。”随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讨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纸浮雕作品,这些作品有哪些特点,色彩的搭配又有什么特点等。待组内讨论完毕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任务:4-6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纸浮雕作品,必须保证作品内容的简洁性,且确保主题新颖,构图合理。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小组内美术作品的创作[4]。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美术知识,也可让优胜小组获得一定奖励,树立良好的美术知识学习自信心,提高整体绘画创作能力,更好地将绘画知识运用于实际作品创作中。endprint

(四)强调情感教育的渗透

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时,为了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采用情感教学模式,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然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美术知识学习中的重重困难,达到事半功倍的美术课堂教育成效。此外,在美术课堂上,应抓住美术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借助素材渗透情感,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某堂美术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陶瓷艺术的鉴赏能力,教师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古陶瓷和旧瓦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观察、讨论,懂得陶瓷艺术的创作方式。古陶瓷和旧瓦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产生浓厚的艺术造型创作兴趣,并乐于表现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五)自主评价作业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为了达到美术学科创新型教學目标,应强调让学生自主评价作业。如此,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思考相关美术知识,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育学家曾说:“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例如,笔者在“色彩表现”教学时,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每一位学生发放了一张《自我评价表》。《自我评价表》主要分为“作业难度”“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与同学相比”“自我评价”五栏。其中,“作业难度”的评价标准是“难”“一般”“容易”;“完成作业”的评价标准是“按时”“课后”“未完成”;“学习态度”的评价标准是“喜欢”“一般”“无聊”;“与同学相比”的评价标准是“我很棒”“一般”“需加油”;“自我评价”标准是“优”“良好”“需加油”。如此,可让学生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自我激励,更好地投入到美术知识学习中[5]。此外,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设计几个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参与贡献奖、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自由创作精神奖等,以班内评价方式选出最终优胜者。这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美术课程趣味性,也可让学生在竞争意识激励下对美术课程保有高度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掌握更多的绘画作品创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创新力、思维想象力等核心素养,用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五、结论

综上可知,创新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创新的重要性,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同时,在初中美术创新型课堂构建时,要从互换师生角色,丰富课堂形式设计,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评价作业四个方面入手,体现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创新精神,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未知艺术探索活动中,提高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石军.初中美术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6(28):216-217.

[2]解庆玉.浅谈新课改中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4.

[3]虞小新.领略艺术之美,提升创新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29.

[4]王高珍.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及体会[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144.

[5]武彦君.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3(06):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新时代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