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在“蒙能”盛放

2018-01-22 11:06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党委供稿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2期
关键词:职工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党委供稿)

铺开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画卷,一道道秀美壮阔的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浓浓春意扑面而来,精神文明之花在“蒙能”处处盛放。

商都县七台镇骆驼盘村的独居老人连建功,再也不用为今后的生计问题发愁了。从2014年开始,每近年关,他都会等到呼市来的几位“蒙能集团的亲人”。在他眼中,“蒙能集团”一点儿也不模糊,几位“亲人”会和村干部一起拎着米面走进家里,坐在炕头跟他聊天,临走时还会留下“慰问钱”。

“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哩,这要感谢蒙能集团。你看看,给我们村儿带来了多少变化……”

此前,连建功基本靠种家里的10亩旱地生活,年收入3000块钱左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蒙能集团来了之后,为他家打了水井,他改种经济作物向日葵,年纯收入增加到10000元。

真切感受到这种变化的,还有年近60岁的胡盛一家。70亩地、7万元左右的年收入,让他家在当地原本就衣食无忧。自从蒙能集团帮他家打了水井后,他家的耕地增加到140亩: 80亩甜菜、60亩向日葵,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由此更加丰衣足食。

“我们村儿安了路灯,晚上也能出去转转了。”25户村民喜看这些变化,乐在心头,“地里还用上了滴灌,这个不费水,庄稼长得好。”

20多眼机电井、11座井房、18000米地埋管道、47个变压器、58盏太阳能路灯……不仅如此,每到冬天,“爱心煤炭”会如约送到村民家中,谁家有子女上大学,还会收到一笔资助。若有患重病的孩子,在收获一份爱心慰问的同时,手里必定会多出一份暖融融的“蒙能捐助”。

成城之举化作涓涓暖流,流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这些“看得见”的背后,是始于2014年蒙能集团先后投入430余万元对整个骆驼盘村实施的扶贫帮困行动。经过一系列的帮扶资助,村民整体增收92万元。同时,蒙能集团对接国家环保节能相关政策,推动当地全面实现高效节能灌溉,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骆驼盘村一跃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示范村”。

这只是蒙能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剖面,是蒙能集团干部职工心系国家所想、社会所需、民生所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直观反映和生动折射。

如果说,生产经营、改革创新是一个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够“安身立命”的支撑,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这个企业的灵魂所在。

2017年11月17日,喜讯传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蒙能集团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是继2007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2009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后,蒙能集团在文明创建征程上实现的又一次突破。

环境育人 “春风化雨”润无声

用物质文明集聚着企业的“形”,用精神文明锻造着企业的“神”。蒙能集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有些字在脑子里打转,一动笔就出错,我要好好练习”“有的字写出来,怎么看怎么不像”“这样的活动形式非常好,虽然听写的是汉字,但追捧的是文化”……耳熟能详的常用汉字通过键盘的敲打能快速准确地闪现在屏幕上,而当你真正地站在赛板前再一次听写“耳熟能详”的时候竟然“判若两人”。这是发生在基层单位汉字听写赛现场的一幕。

对于在总部大楼上班的干部和员工来说,每天上班,一整面“能”字墙映入眼帘;等候电梯时,电子屏滚动播放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短片、企业文化理念等时时吸引目光;走在各楼层的走廊里,抬眼可见“不日新者必日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等一句句经典名言,既能不经意地知会,又是身心的濡养。

2016年9月,蒙能集团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不仅为干部员工提供了宽敞、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意识、彰显企业风貌的直接写照,也成为一个处处散发文化气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空间”。蒙能集团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强化管理,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入手。簇新的企业多功能展厅总能给来访领导和宾客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读书室、健身房等场所让职工的空间及业余生活“氧分子”十足,宽敞整洁的食堂成为职工舒心享用安全食品的必“约”之地。文艺展演、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摄影比赛、各类演讲、读书分享等活动为职工搭建起沟通交流、展示才华的舞台。职工生病住院探望,春节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困难职工和分居两地职工已经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将“诚实守信”作为全体员工的基础行为规范,要求全员讲信用、守承诺,主动捍卫职业道德和操守。“两优一先”表彰评选、五四青年节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国庆节开展“庆祖国华诞律动青春爱国行”、9·3抗战胜利纪念日参加红色歌曲颂唱、9·18参观“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展览等活动,营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精神文明的细胞在蒙能集团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蒙能集团文明环境的“半径”越延越长,所属基层单位在打造文明生产环境、和谐生态环境、举贤励人环境上不遗余力。走在基层单位,驻足每一个空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标语随处可见;走廊墙面、楼梯转角、厂区宣传栏上,除了安全生产警示标语以及企业文化理念之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因素比比皆是;明亮宽敞的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始终微笑着服务用户。此外,利用“蒙能微讯”、《内蒙古能源报》、公司宣传网站等蒙能集团级“扩音器”,以及各单位宣传板、电子屏等载体,加上宣传手册、短信、微信群等媒介,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宣传异彩纷呈。

如今的输煤栈桥已不复印象中的煤尘飞扬,企业持续对设备进行环保升级,先后实施脱硫、除尘、脱硝、超低排放、高背压、煤场封闭等一系列重要环保改造,环保投入累计超过16亿元,同时侧重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不断提高光伏、风电、水电的业务占比,使企业与自然真正结为友好。蒙能集团想方设法提高供热能力和质量,把温度计挂在老百姓心上,用奉献与担当践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温暖着冬日里的千家万户。

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了干部职工莫大的职业荣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形”与“神”互促互融,让大家在“春风化雨”中受到教育,得到鼓励,显著提升了对企业强劲发展的期望值。

崇德向善 “随风入夜”沁心田

“ 《弟子规》教导我们‘物虽小,匆私藏’,如果他们恪守本职,就不会贪一时之利,把公有资产藏于私囊;如果他们懂得‘苟私藏,亲心伤’‘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定会三思而后行。”这是蒙能集团一次“道德讲堂”后,一位职工的课后心得。

“我常常对师父说‘比起师父能教我多少,我更希望能为师父多做些什么’,我愿意努力学本事,在工作中多为师父分担,做一件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小棉袄’。”“孩子一把拉住我,怯生生地望着我,轻声地问:阿姨,我能叫你妈妈吗?”……这是蒙能集团“讲故事、读经典、学榜样”朗读分享会中的一个场景。

感人至深的事迹介绍,精心准备的专题幻灯片,高度凝练的颁奖词,回味无穷的现场访谈……所属单位锡林热电厂把道德模范请到台上,让台上台下共同沉浸在一片亲切、温暖而又感动的氛围中。

蒙能集团注重把道德建设寓于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重在激发职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内在动力,形成了以“能者行,行能致远”为企业精神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张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广泛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企业强”展演活动、“讲故事、读经典、学榜样”朗读分享会、“劳动靓丽、创新无价”主题演讲赛、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编印了《蒙能集团企业员工文化集锦》《劳动模范手册》强化道德建设实践。所属单位参照《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模式组织“道德模范表彰”“准大先锋”等特色评比表彰活动,以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传播凡人善举、倡导修身律己、引发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引导干部职工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道德的精神价值。同时,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将文明因子植入企业建设和职工行动,让文明之花在蒙能处处昂姿绽放。

志愿服务 “授人玫瑰”留余香

“谢谢蒙能集团的叔叔阿姨,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寒冬里蒙能集团为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羽绒服,当他们穿上崭新的羽绒服、捧着崭新的学习用品时,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同样的笑容,也绽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木中心校所属双古城教学点的孩子们脸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齐声朗诵,足球赛、歌唱比赛的欢快嗓音回荡在整个操场,也久久回荡在蒙能集团志愿者的耳畔与心头。“我渴望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今天我的愿望实现了!”一个孩子手握一册梦想中的图书,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车铺夭村张锁孩等三位孤寡老人也笑了。重阳节当天,蒙能集团帮扶组与老人们坐在一起拉家常,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谢谢……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跑这么远来看我,给我送来这些米面和油,这盘山路不好走啊……”老人笑中含泪地说。

在蒙能集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积极参加社区道路硬化、植树绿化、清理垃圾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开展爱心助学、义务献血、慰问留守儿童、资助残疾人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服务队到养老院、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服务活动;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街道,宣传环保知识、劝导不文明行为,帮助部分市民改正传统陋习,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如今,公司系统内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职工总人数的50%,已成为蒙能集团志愿服务建设的基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融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中,成为文明蒙能的新风尚。

“全国文明单位”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

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
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职工实现体面劳动的探讨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积极创新工作载体 凝聚职工筑梦合力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主动配合 培育铁路新职工
高职工学结合教改下的体育教师角色转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