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引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2018-01-22 19:18陆海岩
法制博览 2018年13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宪法从严治党

陆海岩

中共新疆党校(行政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强调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①”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新的法治理念、法治思想和法治要求贯穿于报告始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战略部署。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明确了其作为党的行动指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人民群众已经超越物质层面,开始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层次的更高要求,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含效率和利益的诉求,更涵盖公平和正义的期盼。这就需要法治建设必须协同跟进,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功能,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四个自信”的重要体现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举旗走路定制始终是关系到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出发。我国选择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是以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努力,由人民作出的郑重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具体内涵。这个具体内涵规定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个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深刻反映和集中体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个道路的正确性,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前进方向,有利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和行动。

(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本质上就是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等原则和要求。特别是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必将有利于整合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合力;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在党所确定的方向上前进;也有利于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巨大功效,全力推进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贯彻实施宪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而形成的制度成果的集中体现,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明确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社会各个主体都必须遵守的根本活动准则。

我们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宪法通过规定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明确国家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等集中确认了党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为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依据。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多次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是对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的辩证关系的深刻分析和理论总结,也是贯彻实施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再次强调,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宪法提供了基本思路、实践路径。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贯彻实施宪法进行了整体部署和深入推进。通过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以及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举措,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为宪法的实施提供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特别是首次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强调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等举措,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宪法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通过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突出各级政府在依法治国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重视衔接配套,确保司法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深入推进全民普法,努力形成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念和氛围,巩固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果,增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宪法和法律权威。

总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就是借以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制度被准确理解和实施,人民的基本权利受到尊重和保障,推动宪法的各项规定真正成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底线与红线,从而在实体上和程序上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的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顺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党的建设和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我们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强化制度意识,依规管党治党,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工作,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努力使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成为提高全党法治意识的过程,使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为依法治国理念的充分实践,使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成为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的充分体现。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增强依法执政本领的必然要求

依法执政,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所在。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就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因此,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法治意识,敬畏法治,牢牢守住法治红线,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努力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表率和榜样。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制度建设是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保障。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健全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引领作用,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充实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将权力制约与监督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这是法治反腐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应有之义;强调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决定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就是坚持法治化的具体体现,凸显我们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自信;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明确了法治对公权力行使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地位与作用。

[ 注 释 ]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

[ 参 考 文 献 ]

[1]顾杰.论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10).

[2]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汪永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求是,2015(1).

[4]丁晋清,张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14-12-24.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宪法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