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的实质改造探析

2018-01-22 19:18杜志坚
法制博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庭审罪犯刑罚

杜志坚

淄博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审查科,山东 淄博 255000

一、引言

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是目前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罚执行程序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法定的刑罚变更制度。因此,做好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工作是保证刑事诉讼程序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完善健全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制度是保障法律监督制度落实,推进法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在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工作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减刑、假释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本文首先分析了减刑、假释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提升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的改造手段。

二、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现状

能够保证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工作有效且顺利实施是目前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监督程序存在过程不公开、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致使刑罚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影响刑罚制度的有效性。目前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工作在几大庭审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首先,对庭审罪犯人员的考核存在不足之处。是否对罪犯实施减刑、假释刑罚变更手段取决于监狱内部对罪犯本人的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包含罪犯的各种行为,相对而言较为全面。但是,符合考评的监狱工作人员,对罪犯的考评标准实行自由量裁制度,此时就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不能保证考评结果的公平性,从而影响了刑罚变更手段的公正性[1]。在最初的罪犯考评的源头上出问题,必然会影响减刑、假释刑罚变更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其次,检察机关作为减刑、假释庭审监督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监督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减刑、假释刑罚变更手段的落实。减刑、假释这一刑罚手段是通过监狱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并落实的,在这一过程中检察机关不直接和具体的罪犯接触,只是通过监狱提供的考核结果进行决策审查,检察机关无法充分了解到真实情况。这种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减刑、假释刑罚变更的实施。另外,由于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是依据裁定之后的副本在进行监督的,很难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三、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的实质改造

根据上述分析的关于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结合庭审过程中的犯罪类型,对庭审监督程序过程中检察机关如何做好监督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首先,在审核初期检察机关需要严格把关。做好罪犯考核评比监督工作,细化岗位分工。首先需要明确监狱内部的管理模式,组建评审工作小组,规范岗位职责。小组组成人员应该包括监督干警、监狱区长、监狱长等人,并且每个人各司其职其互相监督,统一规范罪犯的评审标准,对罪犯的具体表行实行明确的打分标准,并对详细的评比过程信息在监狱内部进行公开,保证评审公平。同时,进一步改善选拔程序。在进行罪犯选拔前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法发布选拨标准通知,实行主动报名与推荐两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依据统一的规范确定候选人员。接下来,对报送人员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最终确定满足条件的罪犯人员,最后进行人员选定公布。整个选拨过程确保工作的公平性。逐渐的建立健全罪犯的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手段。另外,检察机关可以选调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监狱内部对选拨工作进行实时监督。

(二)要不断地完善审判体系,保证庭审案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监督作用。减刑、假释庭审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判活动,相当于是二次审判,其应该满足不同相关主体的诉求。包括诉讼的提出者:执行机关、诉讼的承担者:罪犯当事人、庭审监督和抗诉部门:检察机关以及裁判机关:审判机关等四个利益主体。这四个主体应该相互配合,形成相互联系的菱形结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检察机关在开庭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三)检察机关自身需要积极参与到开庭审判工作中,不断的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范围。检察机关作为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工作的主体部门,其监督是否到位之间关乎最终的庭审结果。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需要根据其职责贯穿于整个庭审程序始终,需要与刑罚变更手段有效的衔接并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另外,检察机关可以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凸显公众的重要性,完善监督方法,加大监督力度[2]。

四、结论

减刑、假释庭审监督在我国法律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目前法律改革完善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减刑、假释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分析其目前在减刑、假释庭审监督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能够改善提升监督工作效率的手段措施,为国家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做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程权,彭雯,孟传香.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3(22):20-23.

[2]刘天响.减刑、假释开庭审理形式化之检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1):70-74.

猜你喜欢
庭审罪犯刑罚
刑罚威慑力的刑法学分析
代运为名行诈骗 构成犯罪获刑罚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刑罚的证明标准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