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2018-01-22 19:18张珊珊
法制博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手稿人民出版社恩格斯

张珊珊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马克思交往思想不单单作为其考察与研究唯物史观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构建共产主义宏伟蓝图的理论依据。理性分析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容。

一、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形成

第一,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初步孕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早提出有关交换、交往异化等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有关手稿,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角度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交往以及异化交往等内容。1845年,马克思完成了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将实践归为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中,明确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根本上说明了交往形成的前提以及实质,也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确立了交往理论的实践根基。

第二,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最终确立。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不但深刻的揭示出了交往的内涵,探讨了交往与生产、交往形式与生产力等关系问题,更是从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民族的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以及世界交往等问题上全面且系统阐发了自己的交往思想,这就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交往理论的确立。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在各种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交往所具备的一些弊端,“迄今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人的交往,而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2]

第三,马克思交往思想的逐步扩展。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一时期,马克思第一次作了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三大社会形态”的论述。这一论述是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现实人的交往的考察而将交往的演进同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拓宽了交往思想研究的视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借由交往理论论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交往,考察了资本全球化下隐藏在资本交换中的社会生产和交换关系。

二、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内涵

第一,马克思对交往范畴的界定。马克思在著作中从不同角度论述过交往问题,因此对交往这一概念赋予了多种含义。马克思最早论述交往这一问题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在此,他提到了“同别人的实际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往”。而比较广泛的范畴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该书中马克思从经济活动角度多次提到了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等,此外还有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内部和外部的交往、普遍交往、民族交往、世界交往等。由此可见,交往问题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内涵。

第二,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交往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且二者密不可分。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3]另一方面,马克思认定精神交往对物质交往同样具有相应的反作用,而精神交往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

第三,交往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由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促使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历史”一词,在他看来,历史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就是由交往、生产和分工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想要不断获得资本的增值就必须世界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市场体系,与之相应的,人们的交往也逐步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历史也由此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

第四,交往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马克思认为,交往与生产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一切历史冲突都源自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要想进步就要不断革新交往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拓宽交往的范围和渠道。社会之所以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是由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促使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是从主体间交往步步演进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的交往的三大社会历史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综上,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是在总结和反思历史上交往活动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批判历史交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展开的,在人类交往思想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意义。因此,了解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形成脉络并揭示其交往思想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帮助人们完整的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8-2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0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手稿人民出版社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丢失的手稿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手稿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