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8-01-22 05:24林怀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综合症脏器本院

林怀印,张 敏,孟 肖

(1.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河北 衡水 0530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疾病,多由严重外伤或疾病所致,患者病情危重。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极为危重的急症,该类患者极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情,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死亡率较高,需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1,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2012年柏林会议ARDS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中,男81例,女45例,年龄22~72岁,平均(47.13±25.06),病因:颅脑外伤18例,胸部外伤39例、终末期肾病17例、脓毒血症31例、重症肺炎11例、急性胰腺炎10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解除气道阻塞,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8~12 mL/kg)及双向气道正压通气(5~6 mL/kg),吸氧浓度>40%以上,改善肺泡弥散功能。寻找患者病因,立即去除病因,及时纠正休克;补液扩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功能;给予扩血管药物改善肺动脉压、肺水肿及右心负荷;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改善肝肾功能,并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进行冲击治疗,抑制免疫反应爆发;严格抗感染治疗,尽早,足量,后期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早期充分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机体代谢情况;必要时给予肝肾功能保护药物,尽量减少肝肾损害。

1.3 观察指标

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PaO2、PaCO2、和PaO2/FiO2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患者均本院治疗后,均生命体征平稳、无喘憋、呼吸困难、多脏器功能衰竭好转,复查血生化基本正常或好转后离院。本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PaCO2、和PaO2/Fi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分组npH值PaO2(mmHg)PaCO2(mmHg)PaO2/FiO2(mmHg)治疗前1266.45±1.0245.36±8.2355.61±8.37187.61±12.35治疗72 h后1267.36±1.2488.34±5.2623.6±7.69241.65±19.23 t—10.20515.20115.48914.205 P—0.0280.0180.0170.019

3 讨 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以去除病因、纠正生命体征、减少继发性损害为主[3]。本院在患者入院后立即清理呼吸道,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及双向气道正压通气,尽快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立即去除病因,及时纠正休克、维持有效循环功能,并进一步采取扩血管、连续血液净化、大量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有效纠正了患者早期危象,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后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早实施去除病因、纠正休克、机械通气、抗感染、连续血液净化等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危象。

[1] 郑斯静,唐元海,石桂葆.不同模式机械通气在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09):1693-1694.

[2] 王建奎.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规范化诊疗策略[J].当代医学,2012,18(24):80-81.

[3] 何铁牛,刘 宝.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04):706-708.

猜你喜欢
综合症脏器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注夹腿综合症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梦游综合症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未来器官捐献的方向:弹性假定同意器官捐献登记系统——访美国纽约医学院肝胆与移植外科主任吴幼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