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褥期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及心理干预

2018-01-22 05:24李永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产褥期精神障碍例数

李永英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妇女病科,云南 昆明 65022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120例产褥期精神障碍产妇,产妇的年龄为20~35岁,平均年龄为(27.3±2.8)岁;文化水平:有17例为文盲,40例为小学,35例为初中,28例为高中及以上;发病时间为产后3 d~55 d,平均发病时间为(38.1±7.5)d;住院时间为10 d~120 d,平均住院时间为(62.3±6.9)d;临床表现:45例为意识障碍行为紊乱,27例为情感症状,33例为精神分裂症,15例为癔症。所有产妇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发病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护理措施

对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妇产科医护人员要为产妇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②禁止在产妇病房中放置危险物品,以保证产妇病房的安全;③护理人员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产妇;④加强生活护理,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⑤加强饮食护理,以提高产妇抵抗力;⑥对产妇的乳房及会阴进行观察和护理,以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乳腺炎和阴道感染等症状发生;⑦对于情绪过于兴奋、躁动、自伤和伤人的产妇则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⑧加强防范巡视和严密观察,避免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

1.2.2 观察组护理措施

对观察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进行与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护理;②护理人员要理解、宽容和 体贴产妇,提高产妇治疗依从性;③护理人员要协调好产妇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避免产妇出现抑郁;④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原因、疾病治疗方法、婚育相关知识和婴儿护理技巧等;⑤对产妇进行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治疗效果

①痊愈:精神障碍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精神障碍等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③有效:精神障碍等症状得到一定程度好转;④无效:精神障碍等症状完全满意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3.2 护理满意度

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褥期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文献,结合本文分析了解到导致产褥期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心理、文化和生理四个因素。

2.2 2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为98.33%,对照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比较 [n(%)]

2.3 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及医疗事业的发展,很多医疗技术及医学模式都得到了完善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治疗效果,妇产科作为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在该背景下也同样在治疗效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本研究对120例产褥期精神产妇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实验,其中60例为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另外6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的产褥期精神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1] 乌仁托亚.产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250,253.

[2] 孙 芳,吕云霞.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9):225.

猜你喜欢
产褥期精神障碍例数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更正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针对产褥期湿疹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