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工科大学人文社团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2018-01-22 06:32周加灿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工科人文精神社团

周加灿

(福州大学 教务处,福州 350116)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当代理工科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提升,且在理工科大学中发扬人文精神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文社团并没有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和学生足够的关注。高校应当积极引导人文社团的良性发展,同时,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人文社团这一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艺术氛围。

1 人文社团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1)人文社团校园影响力参差不齐。我们对福州大学大学生参与人文社团活动的情况作了调查。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2份。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92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人文社团活动,占调查学生总数的33%(见图1)。尽管参与过人文社团的学生在数量比例上并不占优势,但大部分学生对于我校目前人文社团的动态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其认知的偏向性也可从调查数据中窥见一斑(见图2),学生对于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的认知度显然要高于对各类文学社、书画社或者是文化研究会等其他在传统认识中更具人文气息的社团。如果暂且将校园媒体的发展与成熟度搁置一边,应该说,这一现象的出现首先与媒体自身的传播媒介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校内各类社团的活动预告、校内的新闻事件都需要通过媒体这一介质,而校园媒体类社团也在这长期互利双赢的合作中渐渐显现出优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拥有“内秀”的人文社团,或是受限于过强的专业性,或是苦于没有平台展示,加之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保障等因素,在诸多内忧外患交加的境况下逐渐成为了被冷落的对象[3]。

(2)人文社团活动参与度不高。大学生社团在校园中充当着第二课堂的关键角色,是体现和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也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和工作能力的结合点[4],因而从总体上看,我校社团活动的参与度正呈现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由校学生会、团委等相关部门举办的部分活动,参人数甚至超出了场地本身所能容纳的限值。然而在被调查者中,仅有215人明确表示自己曾经参加过诸如“英语短剧大赛”、“书海泛舟”知识竞赛等人文社团举办的活动,占总调查人数的37%(见图3), 更多的人则表示对此类活动不感兴趣或仍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部分人文社团举办的活动,倘若没有硬性分配给各学院的指标(如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短剧大赛,各学院均按照班级专业比例选出参赛队伍),则参与者寥寥无几。对比前面33%的曾经加入过人文社团的人来说,不是出于社团需要而是发自内心动机意愿主动加入人文社团举办的活动的人数,只占极小的比例。硬性分配任务的做法显然与人文社团举办活动的初衷相悖,这一怪状的出现既有学生个人兴趣取向方面的原因,也与人文社团在活动内容、形式方面的单一性有关。

图1 参与过人文社团的学生数量比例图

图2 对于我校人文社团认知的偏向性调查

图3 学生对人文社团活动参与度调查

2 人文社团遭遇发展瓶颈原因探究

图4 限制人文类社团发展原因调查

(1)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教育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已接受了大量关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便往往就此得出某学生具有较强人文素养的结论[5]。殊不知,人文知识并不能与人文精神划上等号,正如郭志全在其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人文知识是指包括历史、艺术、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它只是停留在概念、观念阶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价值理想、价值关怀”[6]。作为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人文精神所关注到的是人本身,是以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然而在社会产业链发展已渐趋完备的今天,规模化生产的过程被推广至了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波及到了教育这一传统意义上较为注重个性化的领域内。对于共性的过度追求使得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也使学生缺少了人文精神的主动适应性,有人对此提出了“前三十年发展经济,后三十年培养素质”的说法。这样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国民意识形态形式亟需转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社会各界对于人文精神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其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的复位显得尤为必要。当然,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正面价值仍应提倡,改制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一切并非高校中人文社团一家之力所能及,但其作为改革的先头部队,也理应承担起重拾人文精神的重任。

(2)缺乏专业指导与支持。在调查中,约有35%的学生指出,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是人文社团处于发展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我校很多规模较大的社团如学生会、自强社、科协等,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专门负责的指导教师。而对于人文社团来说,除校社研会、党委宣传部下设的广播电台以及潮韵文学社等几个大型社团有老师负责指导开展工作外,一些规模较小的人文社团很少能够得到老师的专门负责和专业指导。很多情况下,人文社团的指导老师又同时指导着多个社团,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对人文社团的指导很难成为其工作的重心。同时,由于影响力和规模受限等原因,人文社团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要弱些。

(3)缺乏必要的宣传力度。缺乏必要的宣传力度、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也是限制人文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文社团宣传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资金的匮乏等,这些社团很难开展较大规模、有效的宣传攻势,这也直接导致了活动受众面的大幅度减少,进而影响到社团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调查发现,如果一个社团的内部成员对这个社团的归属感不强的话,各项工作都很难得以顺利地开展。因此,当一些人文社团成员的归属感下降时,就会与上面提到的问题共同作用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社团的进一步发挥壮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经费的缺乏与场地的限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的不足与场地的限制可以说是多数人文社团在改善自己境况时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由于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经费的来源往往是不定向、不定期、不定量的,再加上在校内的影响力不大这一弊端,因此,无论是从吸引力还是号召力的角度来说,人文社团在拉赞助的时候面对的困难远比学生会、社团团委等机构完善的组织大得多,且社团与赞助方之间毕竟不是一个长期的合作过程,这就更加剧了经费来源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这些因素都导致人文社团在融资方面捉襟见肘。此外,以我校为例,大学生活动中心、科学图书馆报告厅等举办活动常用地点高额的租借费用也使得许多本身资金周转困难的人文社团望而却步。在场地的审批过程中,某些场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昂贵性,无形之中使人文社团的一些策划止步于场地使用这一关键环节。

(5)社团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社团机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部分社团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性显而易见。由于社团管理不善,缺乏规范的运作机制,学生很容易对社团失去兴趣,早早退出,而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势必会导致社团活动的难以展开。倘若连保持成员的稳定性这一基本要素都不能做好,就更不要谈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了,而后者又恰恰是吸引成员留下的关键因素。据了解,除了广播电台在纳新时会进行较为严格的面试,大部分人文社团都是“进出不设卡”,使得学生离开社团成了随心所欲的事。此外,由于部门分工的精细化等方面的原因,部分社团中出现了机构设置冗杂的现象,这一举措的出发点旨在明确任务与减小压力,然而产生的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分支的冗余使得社团高层、中层以及基础部门人员之间的联系出现了脱节,甚至还会发生在同一个社团中却彼此不认识的奇怪现象,也加剧了责任分散效应所带来的后果。

3 针对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社团建设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强人文社团宣传力度,端正理工科学生关于人文社团的思想。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初都会开展百团大战,进行火热的纳新活动。而纳新现场展板上的内容多以照片为主,缺乏对社团必要的介绍,很多刚从高中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不了解社团究竟是什么,参加社团活动又是为了什么。很多新生茫然地进了社团,却又不知道在社团里如何工作,缺乏归属感,最终草草退出社团。因此,人文社团的宣传要尽量围绕入学新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思想特点展开,要让学生明白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也应使其看到人文社团的号召力,让他们观念中“理工科学生与人文社团没有交集,参与人文社团的活动没有意义”的想法有所改观。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要具备相当水平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文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的获得仅仅靠“第一课堂”是不够的,需要有“第二课堂”作必要补充,而人文社团便是一个重要的“第二课堂”。

(2)人文社团自身管理机制的改进。推进自身的改制,转变思维方式,以及对社团发展现状和学生的需求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对于人文社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文所提及的机构设置冗杂问题,许多社团都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机构设置,合并与删减职能相近的机构,尽量平衡各部门的工作量,定期作好工作总结与进度分析。此外,由于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屡屡受挫,社团发展方向的不断更改也是众多人文社团面临的一大弊病,因此,每个社团在成立之初都应为自己设定一个中期乃至长期的目标,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适度更改,而不应是每换一届高层就改变一次团队前进的方向。新事物在诞生之初总会面临诸多的质疑和挑战,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学会思考、分析与总结,齐心协力渡过难关。社团培养的应该不仅仅是能力,也是一种责任感与迎难而上的精神。

(3)人文社团间应加强有效合作。在改善自身运作机制的同时,社团间的有效合作也是改善人文社团尴尬处境的途径之一。由于自身影响力有限加上发展的不成熟性,对于理工科院校中的人文社团来说,如果想要像学生会或者团委那样单独挑起组织大型活动或开办讲座的大梁,未免有些势单力薄,也很难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因此,社团间的相互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以我校为例,探海读书社和潮韵文学社就可以联合起来,结合各自优势,将开办文化名人讲座、举行征文大赛以及人文知识竞赛等相结合,举办成为一个类似于勤助文化季的独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将人文活动的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的延展线上加以扩大,而作为兄弟社团的校园媒体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专题形式跟进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让人文理念切实而深刻地渗透进接受者的心里。

(4)校方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作为我校社团工作的指导者,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团委应加强对人文社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而校方也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处于创立初阶的诸多人文社团给予一定的财政及政策支持,让其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调查分析,无论是否参加过人文社团举办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心中依然渴望得到人文素养的锻炼和提升[7]。人文素养并不像技术工具那样可以直接使用并产生显而易见的效果,但其对于一个人的情商、为人处世能力的提升都至关重要,因而校方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来引进一些专业人才,或从现有教师中发掘骨干,通过其对人文社团的实质性指导,在保证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引导人文社团向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4 结语

丰富多彩的人文社团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这种春风化雨的模式对校园文化的熏陶,较易引起理工科大学生潜在的人文素质和自我嬗变[8]。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团激发着理工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自觉追求[10]。同时,对高速运转下的社会人才来说,人文素养和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师生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从而不断扩大学生学习进步的平台,提高理工科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尽管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大学期间没有加入过人文社团或是没有参加过此类社团举办的活动的同学不在少数,但让人欣喜的是,约有9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工科院校的背景下,人文社团的存在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增强校园人文氛围的同时,也能够从另一层面上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相信随着人文社团自身的努力改进和学生人文意识的不断增强,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社团将更多地承担起校园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而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1] 孙玉平.试论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东西南北(教育), 2010(2):196-197.

[2] 董晓欢,王苑岭.人文校园构建中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73-74.

[3] 岳成娥,王玉慧,林蔚,等.浅谈大学生社团对提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以博雅书社为例[J]. 新校园旬刊, 2017(3):192-192.

[4] 韦伟, 张海涛.文化社团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分析[J]. 青春岁月, 2015(11):113.

[5] 郭志全.高校社团: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渠道[J]. 当代教育论坛, 2011(19):14-16.

[6] 兰东东, 贾林静.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创新高校社团建设[J].中外企业家, 2015(14):190.

[7] 夏东荣. 协作:学术社团创新发展之路:以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会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 2015(12):214-221.

[8] 高薇. 论学生社团在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J].学理论, 2014(32):237-238.

猜你喜欢
理工科人文精神社团
缤纷社团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