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分析

2018-01-23 10:42单仁章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槽孔堤坝防渗墙

单仁章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水利局,江西 九江 332100)

1 工程概况

某中型水库主要包括堤坝、溢洪道、泄洪洞,主要用于防洪、灌溉和民用取水,总库容4625万m3.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长812m,坝顶高程160m,最大坝高45m,顶部宽7m.该地区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以二元结构为主,上部主要是黏土和粉质黏土,下部主要是透水砂层、砂卵石层,二元结构占了总堤线长的82.4%。另外,还有以黏性土组成的单一结构,以及黏土和砂砾相间的多元结构。

距离该水库下游20km处,有另外一座水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受当时技术经验限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堤基渗漏,在过去几十年,因为渗漏出现过几次险灾。基于历史经验,在建这座新水库时,对渗漏、堤基不稳等情况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根据调研结果,最终决定选择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防渗加固防范处理。

2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1 防渗技术对比

当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渗加固技术很多,如置换法、挤压法、深搅法、高喷法、垂直铺膜等,每种方法又能再细分为若干种。各项技术的适用环境不同,各有利弊。比如深层搅拌技术,通过搅拌机械,把水泥浆和原来的土体混在一起,形成水泥土连续墙,施工快、成本低,但仅适用于粉细砂以下的细颗粒地层。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借助高压,把水泥浆冲切入土体,最终形成新的防渗固结体。该方法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相对较广,但成墙质量不易控制,且成本昂贵。射水成墙技术指的是利用射水机造防渗墙,先用成槽器造孔,再灌注混凝土,最终形成防渗墙,但多用于深度在20m以内的细颗粒地层,随着深度加深,该方法的安全隐患明显增加。总之,综合地层适应性、深度、质量控制等因素考虑,该项目最终选择了薄型抓斗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2 薄型抓斗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其原理是根据设计的深度,使用薄型抓斗机械对土体进行抓孔作业,形成基槽,继而浇筑塑性混凝土,形成墙段,每个墙段之间用套管接头法予以连接,直至形成一道连续防渗墙。与以上提及的几种技术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很明显,地层适应性更强,在砂层、砾石层、基岩中都可使用,处理深度超过35m。而且,此技术应用年头已久,工艺较为成熟,有着明确的工序安排,质量控制方便。塑性混凝土是一种减少水泥含量、增加膨润土、粘土等材料比重的混凝土,具有低强度、低弹膜、大应变等特点,其弹性模量较小,接近土体变形模量,能缓解墙体受力变形程度,又有着很高的防渗性,而且能降低成本投入。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原材料有水泥、粘土、砂石骨料、膨润土、外加剂等,水泥多选择矿渣大坝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最好是出厂不到3个月的新产品。为方便拌合,膨润土一般会以浆液的形式掺加。骨料可分粗细两大类,粗骨料多指石子,尽量选择天然碎石,细骨料主要指砂,注意其形状和淤泥含量。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膨胀剂等,均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精确计算,保证配合比的合理性。

3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流程

3.1 抓孔成槽

这一环节主要使用抓斗式挖掘机,在一定深度开挖成槽,由主机和抓斗两大部分组成,主机指的是起吊设备,抓斗负责切削土层,被挖土体会随着抓斗一起运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造孔作业完成。本工程使用的是从德国进口的利勃海尔HSB43HD型钢丝绳式抓斗主机,重80t,发动机功率为400kW,单绳起拔力200kN,挖掘深度可达100m。抓斗选用的是BSD-300薄型钢丝绳抓斗,斗容量为0.28m3,重7500kg。

造孔质量对整个项目的防渗效果有着极大影响,先沿着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施工导墙,以保证孔形的完整,防止孔口坍塌等情况。事先划分好槽孔,抓斗成槽要按此开展,为提升防渗能力,尽量增大每个槽段的长度。同一槽孔作业,需注意抓孔顺序,主孔在前,副孔在后。主机的起重臂长度约为18m,注意倾斜角的掌控,本工程的倾斜角为70°,尽量既不影响孔壁,也能使主机保持稳定。防渗墙的厚度为30cm,一方面考虑了接头管法等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考虑了施工成本。挖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孔斜现象,需注意控制孔斜率,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解决措施,比如抓斗保持平直均匀,经常测量孔斜情况。另外,很容易造成孔底淤积,淤积的危害很大,对防渗性有着直接影响,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完全清理掉,具体可选择泵吸排渣、抓斗直接清渣等方法。

3.2 泥浆固壁

造孔时,如果孔壁坍塌,必然会耽误后续施工,为防止此类情况出现,需进行泥浆固壁处理,以提高孔壁的稳定性。其原理为,泥浆压力比地下水压力高,从而渗入到土体中,形成一层不透水泥皮,随着厚度增加,防渗性能自然提升。另外,泥浆的抗剪强度较好,渗入土体孔壁,相当于起到支撑孔壁的作用。影响泥浆固壁的因素有泥浆的静水压力、渗透性、泥皮性能等,所以造孔之前需做精确计算,确保各项参数合理。泥浆的制备很关键,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形成高防渗效果的泥皮,并且具有合适的比重,不能过大或过小。制浆材料主要包括膨润土、水、泥浆处理剂等,最后还要注意净化回收,以免造成污染。

3.3 配合比例

选择塑性混凝土,因为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相比,它是一种柔性墙体材料,弹性模量与土体的变形模量相近,可明显降低墙体内的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其配合比很关键,既要提高强度和刚度,又要降低变形模量,所以可选择使用高标号水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水泥用量,正确计算水胶比,可适当地同时掺加黏土和膨润土。

本工程在设计配合比时,对三组方案做了比较,见表1。结合其坍落度、扩散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因素综合考虑,最终选择方案②。

表1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比较表

3.4 墙段连接

采用接头管法进行各槽段的连接,在一期槽孔浇筑前,需于槽孔两端下设钢管,直到混凝土初凝固化,再以适宜的速度把钢管拔出来,形成混凝土接头孔。该方法有很多优点,可以节约混凝土的浇筑量,操作简单方便,作业难度较小,二期槽孔的表面泥皮容易清理。不过,提拔导管时面临的阻力很大,而且初凝时间若掌控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堵管、混凝土坍落等问题。

3.5 浇筑施工

选择高质量的搅拌机,除了作业的机械,还要有1-2台备用。原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质检,然后合理堆放,既要保证材料安全,又要方便使用。科学合理地布置浇筑导管,选用的是内径为200mm、厚度为5mm的无缝钢管,确保导管牢固连接,顶端设置漏斗,漏斗容量要保证卸料时混凝土不会溢出。开始浇筑时,在导管内放一球体作为管塞,其直径略小于导管,还要能被泥浆浮起,以便于把最初进入导管的混凝土和泥浆隔离开。然后,按照标准继续浇筑,过程中及时测定各项指标,如有不合理之处,及时纠正。

3.6 质量控制

整个施工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需加强质量控制。比如槽孔深度、塑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称量系统的控制。再有就是墙体质量检测,方法有墙体开挖、钻孔取芯、超声波法等,本工程采用墙体开挖结合钻孔注水的检查方法。

4 结 语

该项目建成于2005年,当年投入使用,十几年来未出现过渗漏事故,说明设计和施工都很成功。水利建设是利民之举,随着发电、航运、防洪各方面需求的提高,水利工程数量有所增长,且技术性越来越高。堤坝建设最常见的隐患就是渗水、地基不稳,其影响非常严重,必须及时处理。这就要求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较为适宜的防渗加固技术。

[1]张继军.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43(04):35.

[2]朱景丽.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2014,24(01):206.

[3]李海艳.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应用及质控要点分析[J].河南科技,2017,13(15):94-95.

[4]吴军锋.试论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3,30(08):347.

[5]黄继盛.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8(03):74.

[6]康文涛,张恒.基于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的发展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2):64-66.

猜你喜欢
槽孔堤坝防渗墙
印制电路板钻孔过程中槽孔变形改善
印制电路板超短槽孔机械加工变形改善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力学性状的统计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金属化槽孔孔壁分离改善探讨
高土石坝廊道与防渗墙定向支座连接型式研究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水电站围堰防渗墙中钻劈法施工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