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创新研究

2018-01-23 00:17马敏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创新教育新媒体

马敏娜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不断创新发展高职语文的教育模式。当今时代的新媒体是高校教育工作丰富的资源库,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取新媒体的优点,通过不断地创新教育来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语文;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4-016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8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兴起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接触更多的知识信息,有更多的途径面对世界。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学习可以增加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高职语文教育在当今时代正日益走向“边缘化”,越来越不受到高校学生的重视。但作为高校教育者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应忽视语文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者应抓住互联网这次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以此为基础不断寻求新媒体与高职语文的最佳结合途径,拓展新思路,形成“大众创新”的新形态。

一、高职语文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

(一)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地位下降

我国的教育改革日新月异,传统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地位却逐渐下降。作为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语文教育的未来正受着新时代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甚至教育工作者忽視了高职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我国社会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便化,科技水平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学生湖区知识的途径编的多样化。传统的高职语文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年轻学生的关注,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走神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可见,传统的高职语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排斥甚至忽略。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探索与创新精神,这样的模式会影响高职学生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符合年轻学生新时期的追求,由于自身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匮乏,导致高职语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二)高职语文教材陈旧匮乏

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选用的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但是,从当前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的选用情况可以看出,教材是比较陈旧且缺乏弹性,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甚至出现与中学课本重复的现象。这样的语文教材完全不能满足当今处于新媒体时代年轻学生的需求。新时代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进取心和想象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很难发挥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高职语文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利用教材的编写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厚积薄发,以可读性、欣赏引导性为原则,编写出符合新时代年轻学生需求、走进高职学生内心世界的教材。

(三)高职语文教育手段落后

创新教育是能展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教育也是对现行教育手段的根本性改革。但当今时代的教师还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传统教学又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求,千篇一律的课本知识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和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我国滞后的教学手段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更是我国教学领域的一种悲哀。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过分强调教学工具的重要性,且教育者没有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吸引青年学生的注意力,更没有满足当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高职语文作为承载着各类知识的平台,担负着历史的使命,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手段的落后、现行教材的陈旧、教学设备的落后都为当代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实施高职语文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且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的事物不断地产生,新媒体已经完全进入到千家万户甚至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近几年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观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创新”这两个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教育者也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将创新应用到课堂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很多教育者自身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认识就存在着误区,重视专业课而忽视语文课这样的基础课,这样也使学生不重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导致高职语文的地位越来越低。所以,政府和高校教育者应重视高职语文教育,将蕴含在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传递给青年学生,塑造高职学生的人文理念。

高职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把课堂交还到学生的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主权,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新媒体与网络的兴起,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要不断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建立“双微”课堂,将课上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的模式。新媒体时代进行高职语文的创新教育可以把学生的心灵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新媒体的引领下对语文教育更加的感兴趣,通过新媒体的交互性、快捷性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在未来学习上能迅速掌握学习重点,增强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语文教育的创新对策

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高职语文教育也要努力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维思维,不断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断创造、实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将编的充满活力,真正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师和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的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endprint

(一)提高教师创新教学能力

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应不断运用新媒体平台带来的方便快捷的特点,进一步与学生的显示生活接触,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针对每个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进行不断地创新教育,将互联网的虚拟教学和傳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新时代教育方式。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高职语文教育的特色,使其不断专业化、个性化。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创新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创造课堂氛围,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随着高科技走进课堂,教育教学设备也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工具,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对高职语文教育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更是教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提高自然就成为了培养的重点,而高校也就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处于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更要拥有创新意识,因为,创新能力可以全面展现一个学生的智慧和个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形成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个性活跃、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不喜欢循规蹈矩,他们能不断地从新时代的高职语文教育中受到新的启发。学生们要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采取多样化、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和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在高职语文教育上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更能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开始不断地创新活动。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的课堂形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胆融入新时代的技术,使语文课堂教育呈现出丰富性、开放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还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学习,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们进行提前的阅读了解,借鉴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快捷性,促进学生全面学习语文知识,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师生共同学习进步,创造了一个平等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不断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和高职语文课堂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然,高校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实力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对高职语文的重视程度等,这样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创新教育,打造一个创新形式的课堂,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要求的高层次人才,高职语文教育才会受到重视,才能使语文知识中的人文精神传承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创新教育新媒体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