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孙中山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学术流变探析

2018-01-24 00:01崔华杰
安徽史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研究

崔华杰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是中国现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然从外人视域观之,他亦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让人迷惑的人物”。*Paul A.Cohen,“Reviews on 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33,Ethnic Conflict in the World Today (Sep.,1977),p.179.百余年来,从近代的外国友人、游历家、传教士到现当代的史学工作者,以报告、传记、文献汇编、研究著述等不同形式开展个案考察,推动孙中山研究蜕变为一门具有国际性的史学分支。国内学界虽有成果关注到海外相关学术动态,但未见综合性的专题研究。*部分研究参见:菊叶《孙中山先生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史料》(《紫禁城》1981年第6期),涉及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外文史料;莫世祥《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整理《德臣西报》《南华早报》《士蔑西报》 等英文报刊所载孙中山的相关史事;崔华杰《辛亥革命海外英文研究一百年》(《东岳论丛》2011年第9期),论及孙中山研究的部分西文条目;陈海懿《他者眼中的“中山”—外报媒体舆论与孙中山逝世研究》(《新闻界》2017年第3期),引用《字林西报》《大陆报》等外媒对孙中山逝世的报道。因此,笔者拟在中西社会与政治变迁的背景下,按阶段分述以英文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学界在孙中山研究上的主要成果,另结合学术思潮变迁分析其研究流变及特点,以期为中国史学界的“孙学”研究提供些资料上的便利。

一、滥觞与起步(1912—1949年)

苏格兰外科医师康德黎(James Cantlie)是西方学界认识孙中山的引路人。经康得黎介绍,英国汉学家翟理斯 ( Herbert Allen Giles)与孙中山结识,便函请孙氏自写传记,编入其1898年出版的《中国人名辞典》一书中。*Herbert A.Giles,A Chines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London:B.Quaritch,1898;也可见孙中山:《自传——为英国学者翟理思编纂〈中国名人辞典〉而作》(1896年 11月),载黄彦编:《孙文选集》中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6页。辛亥起事之后,康德黎又与林白克(Judge Linebarger)合作出版一部名为《孙中山与唤醒中国》的著作,此应为西方学界系统研究孙中山的最早成果。*James Cantile and Judge Linebarger,Sun Yat Sen and the Awakening of China,New York and Chicago [etc.]:Fleming H.Revell Co.,(c)1912.可惜,林白克储藏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相关中外文资料,于“一二八事变”次日湮灭在日军炮火之中。*F.C.Jones,“Review on Sun Yat-Sen.A Portrait”,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Vol.23,No.1(Jan.,1947),p.149.此外,美国医药传教士喜嘉理(Charles R.Hager)在香港传教时与孙中山等华人多有交往,对孙中山的早年求学经历和信仰皈依影响较大,其于1912年在美部会宣教刊物《传教士先驱》发表的一篇回忆录,对研究孙中山在香港的早年岁月有所助益。*Charles R.Hager,“Dr.Sun Yat-Sen,Some Personal Reminiscences”,The Missionary Herald,Apr.1912.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革命活动、对外交往和政治思想,现分类举要如下:

孙中山的生平,出版三部主题著作,类属传记性质,行文不甚严谨,与通俗性读物相仿:曾在火奴鲁鲁传教的美国圣公会主教亨利·波鲁·雷斯塔里克1931年著《孙中山:中国的解放者》*Henry Bond Restarick,Sun Yat Sen,Liberator of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31.,实际上是关于孙中山的传记。美国传记史学女作家沙尔曼1934年著《孙中山评传:其生平与意义》*Lyon Sharman,Sun Yat-sen;His Life and Its Meaning,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34.,从孙中山的孩提时代讲述到迈向中国现代民主革命领导人的历程,史料上主要参考上述《孙中山与唤醒中国》一书,且对孙中山的评价尚失公允,有过度贬低之嫌;并且“行文繁琐”,“注脚放到文末也不利于读者阅读查询”。*Paschal M.D’Elia,“Reviews on Sun Yat-sen;His Life and Its Meaning”,Pacific Affairs,Vol.9,No.2 (Jun.,1936),p.278.不过,此书附录的两份短文值得注意,一是探讨孙中山基督教信仰的一封信函;二为上述美国医药传教士喜嘉理1912年之回忆录。1946年出版的《孙中山:一个爱国者》*Stephen Chen and Robert Payne,Sun Yat-Sen.A Portrait,New York:John Day,1946.,作者未受历史学科专业训练,此书定位为普及性读物,因此造成著述部分史实失真,加之对孙中山的评价有过度拔高之论说倾向,引起沙尔曼等人撰文批判。*Lyon Sharman,“Reviews on Sun Yat-Sen.A Portrait”,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6,No.2 (Feb.,1947),pp.182—184.但与前两部孙中山生平研究著述相比,该书使用的国民党官方藏档是其材料引用的亮点。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多是探究孙中山与秘密会社的关系。1908年,时为同盟会会员的美国人荷马李在纽约出版《红铅笔》一书*Homer Lea,The Vermilion Pencil,New York,1908.,虽看似是本小说,但内容涉及晚清南方地区的会党概况,其中就有孙中山与洪门的关系。1934年《太平洋事务》发表《孙中山与秘密会社》一文,分析孙中山与三合会、青帮等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湖南等地十个会党组织的联系。*John C.DeKorne,“Sun Yat-Sen and the Secret Societies”,Pacific Affairs,Vol.7,No.4 (Dec.,1934),pp.425—433.

值得重视的其他相关成果有:1913年曾任美国驻华记者的弗雷德里克·麦考密克著《北洋政府:美丽的共和国》*Frederick McCormick,The Flowery Republic,New York:D.Appleton and Company,1913.,论及西方列强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外交政策,但所引材料多是个人见闻游记及采访笔录,亦因身为事件中人而对革命抱有同情之理解,所以尚不能称之为严谨的学术著述。1925年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桂克礼发表《共和体制下的中国宪政与政治发展》一文*Harold S.Quigley,“Co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Under the Republic”,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122,The Far East(Nov.,1925),pp.8-14.,探析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从中央到地方推行宪政的贡献。

孙中山的政治与外交思想,作为西人眼中的民主斗士,孙中山的政治思想自然成为关注重点,在专著和论文上均有成果问世,并有一批政治学界学者投身研究,提升了成果的学术价值。1933年伦纳德著《孙中山:其政治与社会思想》*Leonard S.Hsü,Sun Yat-sen:His Political and Social Ideal,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33.,最大贡献在于摘编了西方译介孙中山思想的各类文献。1937年美国作家林白乐著《孙中山的政治教义:对其三民主义的阐述》*Paul Myron Anthony Linebarger,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An Exposition of the “San Min Chu I”. 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37.,译介孙中山的治国纲领三民主义,“不仅告知中国政治纲领中的西方文献基础,且把东方人的西方政治观展现给西方政治学界和政客”*John W.Stanton,“Reviews on 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An Exposition of the San Min Chu I”,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43,No.1 (Oct.,1937),p.144.;有论者指出,“西方学界虽翻译了孙中山的大部分著述,但于政治思想方面未有专著问世”,故该书的学术补充价值显而易见*G.Nye Steiger,“Reviews on 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An Exposition of the San Min Chu I”,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31,No.3 (Jun.,1937),p.539.;也有人认为“可以增进对孙中山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以及近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学术理解”。*Knight Biggerstaff,“Reviews on 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An Exposition of the San Min Chu I”,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6,No.2 (Jun.,1937),p.189.林书至20世纪80年代仍被视之为西方学界研究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代表作。*A.James Gregor and Maria Hsia Chang,“Wang Yang-ming and the Ideology of Sun Yat-sen”,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42,No.3 (Jul.,1980),p.389,note 2.

其他值得注意的成果:1928年英国人怀德著《中国与列强:其关系之历史回顾》*Sir Frederick Whyte,China and the Powers: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ir Relations,Oxford:University Press,1927.,阐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纲领,不过“有误导之嫌”,其原因是“忽略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本质,即消除国内仇恨、歌颂中俄友谊”*W.E.S.,“China and the Powers: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ir Relations”,The Geographical Journal,Vol.71,No.3 (Mar.,1928),p.293.;1939年一本匿名作者撰写的《对孙中山的奇怪膜拜》分析了中国国内崇拜孙中山的文化心理。*The Strange Apotheosis of Sun Yat-sen,London:Heath Cranton,1939.

孙中山的对外关系,孙中山早年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开展革命活动,与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国人士素有交往,故有不少学术著述从国际关系视角开展孙中山研究:1932年威廉姆斯·莫里斯著《孙中山与共产主义:中国支持民主国家的新证据》*Maurice William,Sun Yat-sen versus Communism:New Evidence Establishing China's Right to the Support of Democratic Nations,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 Co.,1932.,以孙中山1924年的数次演讲为史料根据,探讨其三民主义受到的西方影响,指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存在较大分歧。1948年伦敦出版的《威廉姆斯·莫里斯与孙中山》*Maurice Zolotow,Maurice William and Sun Yat-Sen, London:Robert Hale,1948.,实为莫里斯的传记,由其子所著,其中牵涉到莫里斯著《历史的社会阐释》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之民生思想的影响,但此书发行量有限,并未引发较大的学术效应。

二、消沉与复苏(1950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反共思潮“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兴起,对中国的“学术关注”渐而演变为“一种不明智和不安全的事情”。*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oday and Yesterday,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 Offer,1972,p.2.受政治局势影响,1950年代以美国为主流的西方孙中山研究,仍循旧路,缺乏创新: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既未有专著问世,专题论文上也乏善可陈。相对重要的文章是薛君度的《孙中山、杨衢云与早期中国革命》一文,以孙中山与杨衢云在香港、广州和惠州的早期革命活动为线索,分析杨衢云发挥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孙中山之间的权势转移,其文最大的贡献是对杨衢云革命地位的肯定以及对辅仁文社的相关史实钩沉。*Hsueh Chun-tu,“Sun Yat-sen,Yang Ch’u-yun,and the Early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9,No.3 (May,1960),pp.307—318.其他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1951年英国历史学者普里查德的文章《1911-1951年间的中国政治动乱》*Earl H.Pritchard,“Political Ferment in China,1911-1951”,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277,Report on China (Sep.,1951),pp.1—12.,涉及孙中山的留学经历以及此后的革命活动,并比较康梁与孙中山在改良与革命道路上的异同;1965年詹姆斯·雪利的《孙中山逝世后的党派斗争》一文研究了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James Shirley,“Control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Sun Yat-sen’s Death”,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5,No.1 (Nov.,1965),pp.69—82.

孙中山的经济与政治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是史扶林的系列文章。史氏原为美籍,后举家迁往以色列,美国求学期间得到与费正清齐名的中国史研究大家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之教导,专治中华民国史,尤以孙中山研究闻名。史扶林有两篇文章关注了孙中山的经济与社会思想:首篇文章《孙中山的土地政策:“平均地权”的起源及其含义》发表在《亚洲研究》1957年八月号*Harold Z.Schiffrin,“Sun Yat-sen’s Early Land Policy: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Equalization of Land Right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6,No.4 (Aug.,1957),pp.549—564.,此时他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学位。该文利用上海、重庆和台北的相关文献,探讨美国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对孙中山“平均地权”经济思想的影响以及这一经济主张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第二篇文章《中国革命运动中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孙中山与梁启超之比较》发表在《亚洲研究》1959年五月号,此时史氏已回希伯来大学执教。这篇文章是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施乐伯合作,主要探讨梁启超、孙中山与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其结论认为:这两人虽不是社会主义者,但“均为中国社会汲取了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好的一面……并在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两者间建立起至关重要之必要联系。*Robert A.Scalapino and Harold Schiffrin,“Early Socialist Currents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Sun Yat-sen versus Liang Ch`i-ch`ao”,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8,No.3 (May,1959),pp.321—342.

此方向专题著述可见1960年冷少川(音)与诺曼·帕尔莫合作出版的《孙中山与共产主义》。*Leng Shao-chuan and Norman D.Palmer,Sun Yat-sen and Communism,New York:Praeger,1960.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取材深受哈佛大学崔书琴博士的影响,崔氏1954年出版的中文著述《孙中山与共产主义》,开辟了孙中山与第三国际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而冷著主要着眼于孙中山与共产国际间的背离一面,认为孙中山思想深处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民主主义而非共产主义。

孙中山的对外关系,多是集中在日俄两国。1954年美国日本史研究先驱马里厄斯·詹森著《日本与孙中山》, 通过孙中山在日本的早年教育及游历、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与护法运动,全面考察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日本影响*Marius B.Jansen,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孙中山与苏联关系方面,1954年美国学者艾伦·惠廷著《苏联对华外交政策:1917-1924年》*Allen S.Whiting,Soviet Police in China,1917-1924,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4;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述及鲍罗廷与孙中山的交往以及苏联对中国国民革命之影响。另外,荷兰《东方档案》1967年刊发的《孙中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文探讨了孙中山在平衡西方列强利益上的外交努力。*J.Fass,“Sun Yat-sen and the World War I”,Archiv Orientalni,35(1),1967,pp.111—120.

三、发展与稳固(1960年代—1977年)

麦卡锡主义过后,美国中国学研究重回正轨,加上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心理史学等渐成学术新风尚,从而带来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史学的社会科学化特征明显起来。缘此,西方学界对过往孙中山研究成果的反思和新领域新方法的探索为之起步,在孙中山与清末秘密会社的关系、与海外华人的联系、与黄兴等革命党人的合作与离异、西方思想对孙氏经济政策的影响等方向均有成果涌现,且出现区域化研究的学术特点: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值得关注的专题研究是史扶林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Harold Z.Schiffrin,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London:IBEG,1969.;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主要考察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特别聚焦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对旅日留学生的影响以及寻求外国势力支持中国革命的努力,分章节探讨孙中山的早年生活及教育、1895年与李鸿章的交往、惠州起义、孙中山与海外华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话语及同盟会的成立。史书最大的优点首先表现在征引材料的广泛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华裔学者邓嗣禹对此指出作者“在三个大洲搜寻关于孙中山的资料,搜集和调查档案与文献,采访澳门、香港、台湾、伦敦等地孙中山的朋友,并得到诸多学者的建议”*S.Y.Teng,“Reviews on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0,No.4 (Oct.—Dec.,1970),p.624.;其二是对孙中山与晚清秘密会社在革命活动的关系也有较为系统的阐述。不过,在史扶林笔下,孙中山被描绘成一名政治投机客的形象,与此前西方学界“伟大思想家”与“政治哲学家”的传统认知大相径庭,很明显此番论断有失偏颇;另外,对一些中文材料亦有解读错误及史实硬伤。

此外,也有一些著述论及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如高慕柯1969年著《中国知识分子与1911年辛亥革命》对孙中山与清末激进知识分子关系的分析*Michael Gasster,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路康乐1975年著《中国共和革命:以1895-1913年间的广东为例》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言说*Edward J.M.Rhoads,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The Case of Kwangtung,1895—1913,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颜清湟1976年著《海外华人与辛亥革命: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中心》对孙中山在东南亚华人华侨中革命动员及募捐活动的论述*Yen Ching Hwang,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ngapore and Malay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均涉及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且出现区域化研究的趋向。

孙中山的生平,也值得称道。最值得关注的专著是韦慕廷1976年出版的《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C.Martin Wilbur,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这本书在资料使用上涉猎广泛,除日本外与孙中山革命活动相关国家的文献资料均有涉及,且是首部比较系统地利用苏俄文献研究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英文成果。不过,美国历史学家柯文认为应增加国民党的官方档案文献*Paul A.Cohen,“Reviews on 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433, Ethnic Conflict in the World Today (Sep.,1977),p.179.;也有学者对篇章的结构和名称提出了修改建议,如对孙中山与苏俄关系的论述所占篇幅最多,既与著作标题不相贴切,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英、法、美等国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影响。*Key Ray Chong,“Reviews on 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82,No.4 (Oct.,1977),pp.1048—1049.另外,沙尔曼1934年出版的《孙中山评传:其生平及意义》在1968年经由斯坦福大学重印*Lyon Sharman,Sun Yat-sen;His Life and Its Meaning,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美国中国史研究学者史莱克(Lyman P.Van Slyke)为之作序,史扶林对该书褒扬有加,称之为“经典之作,字字珠玑”。*Harold Z.Schiffrin,“Reviews on Sun Yat-sen;His Life and Its Meaning”,The China Quarterly,No.42 (Apr.—Jun.,1970),pp.142—145.

孙中山的对外关系,倾向站在美国国内的角度审读孙中山革命的影响,如美国旧金山大学布莱恩·乔治揭露出美国反对孙中山革命的真实立场*Brian T.George,“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Sun Yat-sen:American Policy and the Revolutionary Disintegration of China,1920—1924”,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46,No.3 (Aug.,1977),pp.387—408., 普罗维登斯学院迈克尔·米塔罗证明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对孙中山革命的鲜明支持。*Michael V.Metallo,“American Missionaries,Sun Yat-sen,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47,No.2 (May,1978),pp.261—282.孙中山与其他国家与地区关系研究上,值得注目的论文:史扶林与艾尔波特·奥尔特曼合作撰写的文章《孙中山与日本:1914—1916年》*Albert A.Altman and Harold Z.Schiffrin,“Sun Yat-sen and the Japanese:1914—16”,Modern Asian Studies,Vol.6,No.4 (1972),pp.385—400.,研究孙中山1914年至1916年革命活动与日本的关系,芒霍兰文《与法国联系的失败:法国与孙中山1900—1908年》揭露孙中山对法国的外交期许*J.Kim Munholland,“The French Connection that Failed:France and Sun Yat-Sen,1900—1908”,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2,No.1 (Nov.,1972),pp.77—95.;迈阿密大学陈福霖文《国共合作的其他选择:1923年上半年孙中山在香港》利用孙中山在香港活动史实证明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俄外交的保留。*F.Gilbert Chan,“An Alternative to Kuomintang-Communist Collaboration:Sun Yat-Sen and Hong Kong,January-June 1923”,Modern Asian Studies,Vol.13,No.1 (1979),pp.127—139.

四、成熟与更新(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研究者得以进入中国内地参与学术交流并搜集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资料整理及汇编带来新机遇,新研究方法的融入、其他国别研究成果的介绍,为以英语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孙中山研究的深入、成熟奠定了客观基础。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成果累累,收获丰富。最值得关注的是1991年张绪心和高理宁合著的《天下为公:孙中山及其革命思想》*Sidney H.Chang and Leonard H.D.Gordon,All Under Heaven— Sun Yat-sen and His Revolutionary Thought,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91.,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评述孙中山的品行及思想,不过也有片面或不妥之处,如在武昌起义的考察中专注孙中山及同盟会的作用,另对孙中山思想的分析缺乏系统梳理。1989年郑竹园编辑出版的《孙中山思想与当代社会》一书*Cheng Chu-yuan,Sun Yat-sen’s Doctrine in the Modern World,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9.,系会议文集,收录来自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论文,多角度展现孙中山思想对后世社会的影响。不过在三民主义思想研究上,多篇文章深受格雷戈尔与张霞的治学路向影响,表现在抬高孙中山思想的积极影响,并贬低共产主义学说的适用价值。2001年奥黛丽·威尔斯著《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其发展与影响》*Audrey Wells,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un Yat-sen:Development and Impact,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1.,对孙中山的基督教信仰与政治理念的关系,以及孙中山的政治与社会治理思想对国民党的影响,均有着独到的探讨。不过,其书存在着过度美化孙氏的论述倾向,也应予注意。

比较重要的论文可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戈尔与张霞的系列研究:1980年两位学者在《政治学评论》的文章《王阳明与孙中山意识形态》*A.James Gregor and Maria Hsia Chang,“Wang Yang-ming and the Ideology of Sun Yat-sen”,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42,No.3 (Jul.,1980),pp.388—404.与1981年格雷戈尔在《政治学评论》的文章《儒家主义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A.James Gregor,“Confucianism and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un Yat-Se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31,No.1 (Jan.,1981),pp.55—70.,认为孙中山政治理念与道德哲学对中国儒家思想有着批评性的吸收,事实上这番论述受戴季陶1931年在柏林出版的德文著作《孙中山教义的思想基础》之分析框架影响*TaiTschi-tao,Die geistigen Grundlagen des Sun Yat-senismu,Berlin,1931.;1981年格雷戈尔、张霞等人合作的《意识形态与发展:孙中山与台湾的经济发展史》*James Gregor,Maria Hsia Chang and Andrew B.Zimmerm,Ideology and Development:Sun Yat-sen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aiw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Research Monograph) ,No.23,1981.,分析孙中山政治经济理论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1982年两人又在《太平洋事务》发表《马克思主义、孙中山与“帝国主义”概念》*James Gregor and Maria Hsia Chang,“Marxism,Sun Yat-sen,and the Concept of ‘Imperialism’”,Pacific Affairs,Vol.55,No.1 (Spring,1982),pp.54—79.,系与史扶林商榷之文,主要讨论孙中山是否具有革命彻底性。在史扶林的话语中,孙中山未能解决帝国主义问题,所以把孙中山概括为“勉强的”或是“不彻底”的革命者,而格雷戈尔与张霞则对这一问题进行辨析,指出孙中山实际上试图通过建立统一政府,发展国民经济并消解帝国主义侵略蚕食,因此是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近年来比较重要的文章:2014年伯纳德·W·贝尔的文章《杜波依斯在华寻找民主:黑人激进派的两面意识》*Bernard W.Bell,“W.E.B.Du Bois’ Search for Democracy in China:The Double Consciousness of a Black Radical Democrat”,Phylon (1960-),Vol.51,No.1 (Fall,2014),pp.115—127.,讲述美国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也是黑人知识分子的杜波依斯分别在1931年、1952年和1959年的三次访华之旅,涉及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蒋介石对孙中山政治遗产的背叛。此外,保罗·特雷斯科特分析亨利·乔治对孙中山经济政策的影响*Paul B.Trescott,“Henry George,Sun Yat-Sen and China:More than Land Policy Was Involved”,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Vol.53,No.3 (Jul.,1994),pp.363—375.,理查德·埃德蒙德专题研究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Richard Louis Edmonds,“The Legacy of Sun Yat-sen’s Railway Plans”,The China Quarterly,No.111 (Sep.,1987),pp.421—443.,迈克尔·戈德利构绘孙中山民生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的影响。*Michael R.Godley,“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un Yatse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18 (Jul.,1987),pp.109—125.还有文章涉及孙中山的宪政三步改革思想、*Pavel Osinsky,“Modernization Interrupted?Total War,State Breakdown,and the Communist Conquest of China”,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51,No.4 (fall,2010),pp.576—599.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Bernard W.Bell,“W.E.B.Du Bois’ Search for Democracy in China:The Double Consciousness of a Black Radical Democrat ”,Phylon (1960-) ,Vol.51,No.1 (Fall,2014),pp.115—127.、孙中山土地改革思想*Theodore Huters(ed.),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by Wang Hui,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孙中山的泛太平洋主义思想*Wai Chor So,“Race,Culture,and the Anglo-American Powers:The Views of Chinese Collaborators”,Modern China,Vol.37,No.1 (Jan.,2011) ,pp.69—103.等。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此期研究虽体现出“拨正”前段孙中山研究过度美化的学术特点,但亦有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嫌。1980年,史扶林在1968年出版《孙中山与中国革命起源》十二年后,出版《孙中山:不彻底的革命者》*Harold Z.Schiffrin,Sun Yat-sen:Reluctant Revolutionary,Boston:Little Brown,1980.,“是迄今英文世界中关于孙中山政治思想的最好著述”,且与韦慕廷1976年著《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在学术上彼此呼应*A.James Gregor,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1,No.4 (Aug.,1982),pp.820—822.;在对孙中山革命活动评价上,史书对孙中山评价较低,认为孙中山不是“深刻的思想者”和“彻底的革命家”,这种论断实则忽视了孙中山革命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此外,该书使用二手材料较多,遭到其他学者指摘。*Gilbert Chan,“Reviews on The Creation of an Historic Image:Sun Yatsen in London,1896-1897”,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9,No.1 (Jun.,1989),pp.229—241.1986年黄宇和著《英雄形象的起源:孙中山在伦敦(1896-1897年)》*J.Y.Wong,The Origins of an Historic Image:Sun Yatsen in London,1896-1897,Hong Kong,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利用田野调查的办法,实地探测孙中山在伦敦的住宿康德黎家至清廷驻英使馆的实际距离,并参考新近发现的英国外交文书,揭露孙中山伦敦蒙难的真相,还原孙中山被诱捕而非自愿走入清廷使馆的情景,被评价为“历史探解类著作的大师之作……超过了罗家伦、史扶林、吴相湘等人的相关研究”。*C.Martin Wilbur,“Reviews on The Origins of an Historic Image:Sun Yatsen in London,1896—1897”,The China Quarterly,No.114 (Jun.,1988),p.290.2011年清华大学汪辉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想象亚洲的政治》,从历史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涉及列宁对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之态度,以及孙中山遗留下的政治遗产。*Wang Hui,edited by Theodore Huters,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另外,也有文章涉及孙中山和梁启超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论争*Timothy B.Weston,“China,Professional Journalism,and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Era of the First World War”,Pacific Affairs,Vol.83,No.2 (Jun.,2010),pp.327—347.、孙中山对马来西亚和美国华人的革命动员。*Brian D.Shoup,“Ethnic Redistribution in Bipolar Societies:The Crafting of Asymmetric Policy Claims in Two Asia-Pacific State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Vol.9,No.4 (Dec.,2011),pp.785-802.;Alejandro Portes and Min Zhou,“Transnationalism and Development:Mexican and Chinese Immigrant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38,No.2 (Jun.,2012),pp.191—220.

孙中山的外交活动,1979年约瑟夫·巴洛著《孙中山与法国人(1900-1908年)》*Jeffirey G.Barlow,France and Sun Yat-Sen,1900-1908,Berkeley: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9.,阐述孙中山为笼络中越边界的秘密会社进入革命阵营而与法国进行外交谈判和妥协,这在内容上恰好是对1954年马里厄斯·詹森著《日本与孙中山》的补充,两者结合阅读,可发现日本与法国在华利益上的竞争和合作。1984年安斯切尔著《荷马李、孙中山与中国革命》*Eugene Anschel,Homer Lea,Sun Yat-sen,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4.研究了荷马李这位“在美国历史上默默无闻”*Harold Z.Schiffrin,“Review on Homer Lea,Sun Yat-Sen,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Pacific Affairs,Vol.59,No.2 (Summer,1986),p.300.、却“在中美关系上惊异无二”人物。*Key Ray Chong,“Review on Homer Lea,Sun Yat-Sen,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55,No.2 (May.,1986),p.329.此书学术上的突破点,是对荷马李在辛亥革命中角色地位的探讨。2011年出版的《幸运的美国战士荷马李》,也提供了荷马李与孙中山交往的一些史实。*Lawrence M.Kaplan,Homer Lea:American Soldier of Fortune.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0.论文方面成果较少,值得注意的专题论文是艾伦·达蒙的《融资改革:孙中山与满清王朝的垮台》一文*Allen F.Damon,“Financing Revolution:Sun Yat-sen and the Overthrow of the Ch’ing Dynasty” ,The Hawaiian Journal of Histoy,25(1991),pp.161—186.,认为融资与政治是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两条主线,并以时间为序回顾了孙中山的海外募捐活动。

孙中山的民族及宗教政策,是研究的亮点。香港浸会大学潘淑华(音)2011年出版的英文著述《近代中国的宗教协商:广州城的政府与百姓(1900-1937年)》专设章节探讨20世纪初孙中山及其子孙科主政广州时的市政改革,其中涉及孙中山对中国传统宗教的政策。*Shuk-Wah Poon,Negotiating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State and Common People in Guangzhou,1900—1937,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11.论文方面,2009年《美国宗教学会杂志》的文章《马尼托巴西部一个华人社区的日常宗教与身份》涉及孙中山的基督教政策*Alison R.Marshall,“Everyday 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a Western Manitoban Chinese Community:Christianity,the KMT,Foodways and Related Ev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Vol.77,No.3 (Sep.,2009),pp.573—608.;2011年《亚洲研究》的文章《穆斯林视角下的中华民族概念》论及在民初“五族共和”的国策下,孙中山与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的交往。*Yufeng Mao,“A Muslim Vis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ChWorld War I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70,No.2 (May,2011),pp.373—395.

五、学术流变及研究特点

百余年来,以英语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孙中山研究代代相继,薪火相传,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其成果在各阶段均有鲜明特色且不乏称道之处。通观西方学界的研究历程,可发现其经历着如下的学术变迁:

从研究主体来看,西方孙中山的研究者经历了从情感自发到学术自觉的身份转变。作为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国家美国,起初其研究者多关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研究,“集中在周朝和周代以前的哲学史,特别是周宋的艺术史,以及过去数百年来的中外文化交流史”。*Kenneth Scott Latourette,“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during the Past Nine Year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35,No.4 (Jul.,1930),pp.778—797.因此,与孙中山有着交谊的外国友人、在华游历家与基督教传教士,反而成为孙中山研究的倡导者与推动者。一方面这些研究者未受过严谨、系统的历史学科训练,使得其成果缺乏学术基础与养分,属于“情感自发”的朴素研究;另一方面,又因与孙中山过往从密,从而对研究主体产生情感转移及至同情理解,结果是轻忽了历史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如《孙中山:中国的解放者》的作者美国圣公会主教雷斯塔里克曾在檀香山传教时,与孙中山结识,被称之为孙中山“一生不渝的挚友”,结果这部关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著述,感情色彩浓郁,行文不甚严谨,其中的史实硬伤更为人诟病。*Carroll B.Malone,“Reviews on Sun Yat Sen,Liberator of China”,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Vol.1,No.2 (Jun.,1932),pp.265—266.时至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界、政治学界均有研究者开展孙中山研究,之后以英文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孙中山研究在人才队伍上青蓝相继,在学术研究上薪火相传,从而推动孙中山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就研究内容来看,西方孙中山研究彰显出从描述历史学到史学研究社会科学化的学术变迁。研究起初,其方法局限于就孙氏论孙氏,展现的孙中山的形象多是革命的一面,而且侧重基本史实的建构,缺少多维视野及史事解构。随着史学专业化在美国的起步和发展,且与处于革新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潮汇流,使得孙中山研究的学术路向不仅宽泛而且精深,走向一条从“精英人物”框架下的描述历史学到以析论、批判、解构、反思为特点的史学研究社会科学化的道路。大致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孙中山研究稳步发展且日益成熟,借鉴使用口述史学、心理史学等新兴理论,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收获,如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上尝试介入族群、人口与阶层因素、在孙中山思想上注重呈现文化、宗教成因、在孙中山对外关系上特别运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理,这均属于历史学研究社会科学化的结果,最终再与区域化学术细化手段和比较史学等的结合,推动了孙中山研究在领域和内容上的深入和精细发展。

西方孙中山研究之所以呈现出以上学术流变,与如下学术特点不无关系:

一是重视史料的挖掘及整理。西方学界始终重视史料特别是中文史料的翻译与整编。如1945年甘吉利把孙中山的著述及演讲稿选译为《孙中山选集》在伦敦出版*N.Gangulee,The Teachings of Sun Yat-Sen,London:The Sylvan Press,1945.,1958年史扶林撰文推介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孙中山选集》。*Harold Schiffrin and Fang Chao-Ying,“Review on Sun Chung-shan hsiuan-chi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7,No.2 (Feb.,1958),pp.264-265.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再次开启中西交流的新篇章,1994年魏里、马若孟与葛林在台北中山大学的支持下,合作编译出版《医治中国:孙中山文集》*Julie Lee Wei,Prescriptions for Saving China:Selected Writings of Sun Yat-sen,trans.by Ramon H.Mamon and Donald G.Gillin,Stanford an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Stanford University,1994.,其借鉴的中文底本分别是1986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的《国父全集》1981年修订版,收录孙中山自1894年《上李鸿章书》至1924年《北上宣言》间的41篇演讲稿,对“重估孙中山思想有着弥足珍贵之贡献”。*Harold Z.Schiffrin,Pacific Affairs,Vol.69,No.1 (Spring,1996),p.109.1998年张绪心和高理宁合作的《中国共和革命中的孙中山研究书目(1885—1925年)》*Sidney H.Chang and Leonard H.D.Gordon,Bibliography of Sun Yat-sen in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1885—1925,Lanham,New York an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在1991年版本的基础上,新收录中国和海外华人中文成果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最进成果,涉及这次增补的阿拉伯语及匈利亚语在内的19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并按照“作者索引”与“著述索引”分类编写,同时在专有名词译文后附录中文原本,以便读者查考。

二是注重对西方各国成果的推介。198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戈尔对德文著作《孙中山与党报〈建设〉》进行推介*Corinna Hana,Sun Yat-sen’s Parteiorgan ‘Chien-she’(1919-1920),Wiesbaden:Franz Steiner Verlag,1978.,这本德文著作以国民党早期理论刊物《建设》为个案研究,分析胡汉民、戴季陶等人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成型与发展的贡献。引起西方学界注目的著述还有:1983年韦慕廷对德国学者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主编的《孙中山:中国民族革命的建立者和象征》*Gottfried-Karl Kindermann,Sun Yat-sen:Founder and Symbol of China’s Revolutionary Nation Building,Munich:Giinter Olzog Verlag GmbH,1982.的推介*C.Martin Wilbur,“Reviews on Sun Yat-sen:Founder and Symbol of China’s Revolutionary Nation Building”,The China Quarterly,No.96 (Dec.,1983),p.737.;1995年路康乐对白吉尔著法文著述《孙中山传》*Marie-Claire Bergere,Sun Yat-sen,Paris:Fayard,1994.的评价*Edward Rhoads,“Reviews on Sun Yat-sen”,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0,No.5 (Dec.,1995),p.1644.,此书于1998年被珍妮·洛伊翻译为英文版本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Marie-Claire Bergere,Sun Yat-sen,trans.by Janet Lloyd,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三是关注学术动态并强调域外学术交流。如1976年周锡瑞在《近代中国》四月号文《1911年辛亥革命史研究回顾》*Joseph W.Esherick,“1911:A Review”,Modern China,Vol.2,No.2 (Apr.,1976),pp.141—184.,回顾自1950年代以来的西方辛亥革命研究历程,其中专题涉及以孙中山为中心的传统研究;1996年《近代亚洲研究》五月号的文章对中国学界在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上的状况回顾及总结。*Hans van de Ven,“Recent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Modern Asian Studies,Vol.30,No.2 (May,1996),pp.225—269.学术交流方面,1986年10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主办了一场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翌年会议组织者黄宇和将此会议文稿结集出版,定名为《孙中山:其世界观及国际交往》*J.Y.Wong(eds),Sun Yatsen:His International Ideas and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Sydney:Wild Peony,1987.,收录的文章主要分析孙中山与苏俄、日本及英国的外交关系以及所展现出的国际观。中国史学界亦有学者出席:戴逸先生以孙中山思想与邓小平四个现代化理论之间的因果分析展现孙中山开阔的世界观;金冲及先生以孙中山与苏俄交往为例分析了孙中山的世界观;林家友先生则评析孙中山外交活动中对外妥协的一面。

百余年来,以英文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孙中山研究取得不菲的学术成果,在世界孙学研究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然,这并不是说其研究已臻完备、无可摘责。其中显露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留意。首先是西方中心观的研究视角,影响了其价值判断。在研究初期,其方法上的单一使得研究主题孙中山呈现的只是革命的一面。关键的是,英美学界深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致使其成果在价值判断上多是以西方文化价值为标杆,容易出现非此即彼的判断标准。其次是为政治和国家利益服务的功利性,左右着研究的客观度和中立性。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孙中山研究的语境氛围和价值判断为之改变,加上同期美国国内反共思潮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由此引发的“大恐慌”给中国史研究带来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最后,新千年后的学术成果与前期相比,无论是在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均稍显薄弱,由之可窥见梯队人才建设上的困境,这也许是今时以英语世界为主体的西方孙中山研究学界所必须思考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亦需中国学界注意并规避。

猜你喜欢
孙中山革命研究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孙中山的绰号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