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摘

2018-01-24 01:22
中国德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检讨书弱势合格

OECD发布《有效的教师政策:来自PISA的见解》

OECD今年6月发布了《有效的教师政策:来自PISA的见解》报告。报告指出,让学校在教师聘请、职位调整、工作安排、薪酬管理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更能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及吸引优秀教师;缺少合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障碍。调查显示,大多数国家会对班级较小、学生成绩欠佳、教师比例较低的弱势学校采取补偿措施。但在30%以上的国家,这些弱势学校的教师资历和经验均不如优势学校的教师。与弱势学校相比,贫困学校聘用合格教师的比例更低。报告指出,通过对教师进行更全面的职前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导,可以使教师具备在贫困学校工作所需的技能。

报告还分析了高绩效系统中教师政策所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必须进行长期的实践性课堂教学培训;第二,提供入职后的专业发展机会,如学校举办的工作坊;第三,建立以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评价机制。

(王静:《OECD发布<有效的教师政策:来自PISA的见解>》,《世界教育信息》2018年第17期)

论中小学生的检讨书

在中小学校,要求犯错的学生写检讨书已是普遍的事实。检讨书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作检讨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方便教师给予针对性的管理。但是,检讨书表面上只是犯错学生承认错误的表达媒介,背后却暗含着教育文化规约的功能。在写检讨书时,学生必须在封闭的话语空间里“填空”,即将整个犯错行为按照检讨书上每个模块的要求依次填写。检讨书是否“合格”,关键要看学生对话语空间逻辑的执行情况。显然,不经过精神世界的挣扎与反复过滤,学生很难达到永久改正的目的。检讨书一旦模式化,就容易变成循环“生产”认错行为的机制。因此,只有当检讨书超越固定模式时,检讨行为才更有教育意义。事实表明,一个反复被勒令作检讨的学生,不仅很难在检讨中实现“重生”,反而很可能在检讨中彻底“沉沦”。这是教师不得不反思的“检讨教育”的悖论。

(贾涛飞,熊和平:《论中小学生的检讨书》,《上海教育科研》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检讨书弱势合格
检讨书大王
检讨书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童话检讨书,有创意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信息弱势者程序权益保障的法理阐释
到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