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高中生自主管理策略

2018-01-24 01:22刘文川
中国德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管理者素养评价

■ 刘文川

学生自主管理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能从多大程度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取决于自主管理的策略。只有不断地优化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建设策略、实施行动策略、指导评价与再管理策略,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学生的成长。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天然内涵,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途径。林崇德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内容上看,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自主管理中主动规划;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主动养成;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更离不开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自觉锻炼。

学生自主管理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能从多大程度上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取决于自主管理的策略。只有不断地优化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建设策略、实施行动策略、指导评价与再管理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成长。为此,本文旨在探索高中生自主管理策略。

组织建设——广泛民主策略

学生自主管理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是对社会治理的模仿和训练,具有社会角色训练之功能和社会学习的价值。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建设应该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参考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让学生经历民主过程,感受民主价值,学会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自主处理他们之间的“公共事务”。

首先,要遵循自主性和广泛性原则打造管理团队。自主性强调学生在充分认识自主管理内涵和意义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加管理团队,自觉在管理中奉献;广泛性要求团队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广泛吸纳不同年段和班级在不同学科与领域有专长的学生参与,尤其要让那些热心公益、品行端正、才能突出的学生从中发挥领头作用,尽可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团队成员由全校各班级、年段推荐或选举产生,由他们组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管会)及其相关部门,形成一支主动性高、覆盖面广、管理力强的管理团队,扩大学生受益面。

其次,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创制管理制度。这里的民主就是让自管会自主组织创制,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体现学生的集体智慧,接受学生广泛参与决策与监督,实现大家“立法”、自觉“守法”。要根据教育规律和有关法律、政策和规定,加强指导和引领,使管理条例、工作程序、监督机制等制度做到合法、合规、合理。制度形成过程,包括制定之前的讨论辩论、制定过程的民主协商、制定之后的宣传讲解等环节,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让广大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真实地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民主的价值,才能彰显自主管理的合法性。

实施行动——求实创新策略

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践过程,是学生在“做中学”,培育核心素养的最好平台。由于实践是客观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自主管理必须根据实践的主体、时间、条件的变化,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从管理主体看,管理机构要定期进行机构改选和管理轮岗,并加强管理者之间的协作。一方面,由于每年都有新生入学和老生毕业,因此每年都要进行机构改选和管理轮岗。改选和轮岗使学生在一定系统中有时是管理者而有时又是被管理者,使一个系统的管理者在不同系统中又是被管理者,还使一些学生经历不同的管理岗位实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同一性和交互性,能够推动学生换位思考和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自管委”和各“自管会”要经常组织研讨,促进不同主体的协作。自主管理不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和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有组织的学生团体的自主,即全体学生组织起来学习并实施“自己管理自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团体的共同活动。它使学校形成了新型的生生人际关系,以往的同学关系变为管理者之间的同事协作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服务与监督关系。每位参与其中的学生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需要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全校性的自主管理是分块推进的,各层级的管理部门和不同管理者应该克服“各自为政”的思想,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强管理者之间、部门之间、领域之间的协作,定期交流信息、分享经验、配合行动,并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从管理对象看,学生自主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自己的“共同事务”,管理只对事不对人,只“理事”不“治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共同事务”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的“共同事务”的管理,当问题出现时,管理者既要体现坚持原则又要充满人文关怀,从促进人发展的目的出发,与被管理者之间加强沟通对话,重视被管理者的感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评价可能产生的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尊重对方、就事论事的管理,可以增进双方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能促进自主管理的顺利推进。

从管理过程看,管理的实施必须遵循规则、抓实抓细,并通过实践创新提升管理实效。一要强调依规管理,按照已有的制度、条例规定的程序行事,维护规则的权威,增进管理双方对规则的信仰;二要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学校信息系统和智能设备,制作管理工具,收集处理信息,积累形成大数据,尝试开发和运用自主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三要推进管理创新,适时评价、调整管理要求和方法,促进管理与时俱进。通过上述的管理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强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信息意识、理性思维、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从管理结果看,不同层面的管理者都要适时总结经验、展示成效、表彰先进。一要召开学生自主管理研讨会,回顾管理过程,分析管理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检验和完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制度,推动学生的自省反思、批判质疑和探究创新;二要结合学校年度工作总结,对参与自主管理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部门进行表彰,并制作墙报、宣传栏或网页,展示宣传管理成效,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乐学善学、勇于探索,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努力奉献的精神。

指导、评价与管理——以生为本策略

自主管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其主观因素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成效。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观念尚未成熟和定型,易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简单过激的办法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管理问题,从而产生不良的结果。因此,学校和老师需要通过指导、评价与管理,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帮助,保障自主管理与学校整体目标相一致,朝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

1.全面性指导

指导必须以学生自主为导向,干预而不干涉,是在跟踪观察基础上的方向点拨和方法引导,而不是发号施令或越俎代庖,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自主管理中掌握方法、增强能力、自主感悟、自我发展。学生虽然经过培训从教师和学长身上获得一些间接的管理经验,或者通过参加管理活动有了一定的亲身体验,但它们仍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难以完全支撑学生独立地进行管理。

指导教师主要是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处理具体管理事务。从面上看,主要是进行全环节的指导,从机构建立、制度创建、部门协作、沟通技巧、工具制作、问题处理、经验总结等方面,引导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全面思考、辩证分析、合理安排、科学处事,提高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与批判性,以及行动的协调性与有效性。从点上看,主要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针对管理的薄弱点和困难点,如对“后进生”“问题生”的管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处理等,指导学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不畏困难、坚韧探索的精神。

2.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对事物或观点进行客观、全面、辩证地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估。对学生自主管理的评价,应该进行多主体、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矫正、导向和激励功能。对学生自主管理的评价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推进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要尊重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在管理中完善。同时,动员老师、家长和同伴共同参与,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增强自信、优化家校管理模式,并发挥评价对各方参与者自身的教育价值。

评价应该围绕“双核心”(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发展性原则,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学生自主管理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评价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展的渐进性,增强评价的包容性,为自主管理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对于存在问题的评价,应该是建设性的,要立足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促进学生深入地探究。对于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实践锻炼,哪怕让学生走点弯路、受点挫折也是有意义的。

3.科学化再管理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认为,传统的学校管理是指学校内部自上而下的对人、财、物、事的管理,突出上级对下级通过指令进行组织、领导和协调。但学校与学生自治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关系:一方面,学生自主管理作为学校内部的事物,离不开学校的再管理。自主不等于独立,自治不是与学校的对立。自主管理需要学校的赋权,又要接受学校的约束。另一方面,学校与学生自治组织不是行政化的隶属关系,学校要改变将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作为管理部门的延伸和学校决策的执行者的做法,让学生在一定领域和层次上实现真正自治,促进学生自治、自立、自强。学校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再管理,是通过“自管委”的指导和评价实现的。“自管委”将学校的整体目标和管理意图,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通过指导和评价,实现对自主管理的管理。权变理论认为,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自管委”在组织指导与评价过程中,要厘清高中生自主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关系,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对于学校的直接管理,学生自主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即时效果也会相对降低。对此,学校应着眼于学生内在素养提高和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即时管理效率要保持一定的容忍度,为学生自主管理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民主的氛围,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管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实践探究的过程,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主管理在整体推进中有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形成不少新的认识,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尚待研究。如不同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管理能力和水平不平衡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的一些深层矛盾如何化解;自主管理组织对学生有无教育处理权、有多大的处罚权;管理过程需要花费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如何才能处理好参与者管理与学习的关系;自主管理还可能引发哪些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等。这些问题有待高中生自主管理实践在深入探索中加以回答。

协作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自主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更加接近学生素养的核心,是对核心素养的准确呼应。从学校整体视角系统构建高中生自主管理体系的实践,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了更广泛的锻炼,推动学生逐渐从被动到主动,从接受到生成,从模仿操作到能力提升,从行为改变到观念提升,从自主到自立、再到自强和自信。只要坚持探索、不断创新,自主管理将进一步使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良好品格和正确观念在学生身上扎根,人文情怀、科学精神、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也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管理者素养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