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俗不可医

2018-01-24 08:19曾如影
中国篆刻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风弟子荣获

文︱曾如影

“丑书”作为艺术常态的存在,一直争论不休。正常的学术争论,必然会促进“丑书”创作的发展,但是,持久的论辩由于“写字匠”“江湖大师”的参与已经跑调变味。借学术之名,以泼妇骂街之态评论“丑书”者,所言所论,鼠目寸光,皆与书法精神毫无沾边。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也。

“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论书法之“美”“丑”,足见其俗,评判艺术唯有雅俗之分,何来“美”“丑”之说?以汉字为书写介质,在形质基础上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以形状物,以物会意,由形表心,故能遗形求神。文字的光泽,墨象的神采,自字里行间溢出。“固态”的汉字因书而成“动态”,“动态”的艺术形象赋予了汉字的外延文化内涵。“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是为雅。以汉字之外形唯求规范化、实用性的书写,千篇一律,万字一面,能不俗吗?书法是汉字书写,但写字就不能统称为书法。假若雅俗不分,何以论书?

“写字匠”“江湖大师”为什么死活也要“傍”上书法之名?为什么大批特批不类同于写字的外表形态、精神状态的“丑书”?其实其非常明白写字是低层次的技术活,唯有“傍”上书法,才能够上品位,摇身一变“高大上”,借书法之名以求“扶正”写字之位置。殊不知,属性不同,再怎么粉饰写字跟书法从来都是概念相异、层次不同。

弟子拜师要行跪拜礼,弟子只能学其师之字,弟子只能传播其师之字、不能宣扬“外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弟子要在每个传统节假日上缴不低于规定额度的礼金……“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有的人很俗,其俗在骨。凡思想俗者,皆不可学也。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某副教授答记者问时说:“王镛的书法对当前流行书风影响很大,但是流行书风应该是当代书坛的时弊,王镛先生可能是影响这个时弊的一个主要人物。由于他在继承我们传统的正统的书法这方面,没有下过必要的功夫,所以流于形式的太多了。因此,对于当前的时弊书风,他应该负有某种责任。”空泛艺术思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上个月,某“写字匠”“荣获”“国际书法家终身成就奖”,并于网络上大肆宣传。如果抛开书法为语境,没人敢质疑日本某团体授予的“国际奖”的含金量,故而,明眼人一笑而过。在中国,艺术家能够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书法家终身成就奖”,绝对是无比荣耀的事情。无独有偶,前几天传统叫法为“戏子”的娱乐界“大牌美眉”一不小心“荣获”某企业颁发的“国家精神奖”。在无比震惊之余,笔者正思考是否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三观”。实话实说的“小崔”永元先生口无遮拦——一个敢发,一个敢领。

眼高手低是良好的状态,只要愿意努力还是有进步的空间。反之,人俗眼低者,其艺术生命力正如电影结尾处闪烁的两个大字——剧终!

猜你喜欢
书风弟子荣获
纵横有象
——晚清以降颜氏书风在湖南特展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东源顺天镇荣获省第二届 《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称号
衣雪峰:盛世书风与理想人格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弟子规
弟子规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