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 推动特色畜牧业发展

2018-01-24 09:37倪慧勇袁明闫振富刘华格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河北省

文│倪慧勇 袁明 闫振富 刘华格(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河北省是全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属温带季风性气候。独特的地貌单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也培育了许多畜禽地方品种资源,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保护地方畜禽遗传品种资源,对振兴乡村经济,推动优质特色畜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意义深远

地方畜禽遗传品种资源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保护畜牧业战略物资的需要。畜禽品种资源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家底”,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战略性物资资源,拥有畜禽遗传资源的数量以及开发利用其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畜牧业实力的重要标志。畜禽遗传资源的拥有者和开发者,是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受益者。今后的畜产品竞争实质上是资源的竞争,是遗传材料的竞争,是遗传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竞争。

2.保护人类自己的需要。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一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可得到保护、延续和发展,保障世界物种种类不丢失,保持生物多样性;二是保留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至今尚未探明作用的基因,对人类攻克目前尚不能诊治的疾病、保障人类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用巨大;三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对遗传资源的充分认识,可对今后消除生态和其他危机,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基础物质。

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需要。

生物品种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灭绝了就不会再生,不可逆,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发展畜牧业的战略物资就会相应减少,畜禽遗传资源受到破坏,直接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鉴于此,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保存,也是畜牧工作者的一项历史性责任。

4.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畜禽遗传资源是增强畜禽产品竞争力,构建多元化、优质化和发展特色畜牧业的需要,利用其独特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育种,能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减少药物用量,保证畜产品安全。若利用转基因、克隆现代生物学技术等先进的手段育种,则能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新品种。

二、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措施

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作用巨大,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1.确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为强化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1996年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2007年更名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下设猪、家禽、牛、羊、马、蜜蜂、其他7个专委会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2017年,参照国家的做法,河北省遗传资源保护职能调整到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该站是河北省农业厅直属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畜牧良种研究、引进、培育、推广、品种改良、技术培训和推广等工作,为全面完成该项任务,该站专门安排畜禽良种繁育科,具体负责全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日常工作。

2.开展技术培训。为全面掌握国家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政策要求,了解全国保护现状,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水平,借鉴全国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2018年5月8日,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邀请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刘长春处长,对全站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将成立由省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组成的畜禽遗传资源技术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技术指导。

3.摸清畜禽遗传资源底数。河北省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于1985、2006年两次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当时畜牧业的“家底”,并分别出版了《河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5年版)《河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9年版),并有13个地方品种、5个培育品种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2011年版)。在《河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9年版)中,列入河北省18个地方品种、3个培育品种。为掌握河北省这些畜禽遗传资源近10年来的消长情况,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将以2006年普查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创新团队的力量,再一次围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分布区域、种群结构数量、发展消长趋势、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普查,全面掌握这些畜禽遗传资源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4.编制保种方案和开发利用规划。调查结束后,撰写《河北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现状报告》,绘制《河北省主要畜禽遗传资源分布图》,制定保种方案,就提纯复壮、扩群繁育等保种问题及建立保护中心及保护区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建议上级出台支持政策。在强化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编制开发利用规划,指导保种场或养殖户发展特色畜牧业,充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三、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在发展特色畜牧业中作用巨大

畜禽遗传资源在特色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提供培育特色畜禽品种素材。20世纪后期,国内80%以上畜禽品种是靠国外引进,推动了畜牧业的大发展,畜禽产品产量增加,丰富了市场供给,吃得饱的问题得到解决,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习惯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逐步转向追求安全、味美、营养、特色食物,这些特色食材的供给是国外进口品种所不能达到的,消费习惯的转变促使畜牧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培育特色畜禽品种的重要意义,而特色畜禽品种的培育,其基础素材就是畜禽地方品种资源。

2.推动畜禽规模化养殖。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是经过当地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驯养、自然培育的畜禽品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而畜禽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是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利用地方品种的特性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3.促进特色畜牧业发展。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畜牧业优质、绿色、有机、安全、高效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达到提质、增效、降本的目的。开发利用当地畜禽遗传资源,是发展现代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基础上,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其抗病能力、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大幅减少投入品的不安全因素,生产绿色有机畜产品,同时保留其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4.振兴乡村经济,畜禽遗传资源是各地的优势资源,在贫困地区和深山老区占据比例高。对当地畜禽遗传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畜牧业生产、实施精准扶贫的首要选择,必将对促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发挥其优势。

四、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方法

充分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发展特色畜牧业,是当今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1.品种合理利用。在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其品质风味好、抗逆特性强的优势,与生产性能高的引进品种杂交改良,生产的后代提高了生产性能、抗病能力,产品保留了地方畜禽品种的原始风味和品质,走出一条发展地方特色畜牧业之路。

2.延长产业链。在“以保为主,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潜力,建立高效畜禽资源开发与生产体系,走标准化规模养殖之路,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开发,推广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品牌建设与保护。在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根据资源的地域特点,及时注册品牌,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对打击假冒伪劣品牌产品作用巨大。品牌建设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推动产品价格高、销路广、周转快。

4.体制机制创新。在发展特色畜牧业中,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管理体制;同时正确处理养殖、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利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特色畜牧产业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河北省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河北省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