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中古典诗歌备考经验谈

2018-01-25 13:20贵州莫如彪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典笔者诗人

贵州 莫如彪

在高中古典诗歌的备考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学生读得少;二是鉴赏不到位;三是识记无方法。那么,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以便学生复习备考呢?下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

一、解决学生读得少的问题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熟读几百首诗歌,才能谈得上真正读懂诗歌。可是大多数学生,除了接触到课本里有限的诗歌外,平常对课外的诗歌就很少涉猎。学生阅读诗歌太少,对诗歌的特殊语言形式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难以理解到位,这样就给诗歌备考增加了难度。

在诗歌复习备考过程中,很多老师会选择使用一些复习资料,从答题技巧上去指导学生, 督促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至于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不十分确定。如果我们在学生中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就不难了解到学生在古典诗歌的备考中,不是缺少回答问题的技巧,而是无法读懂诗歌,因而影响了对诗歌表达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以及对使用的表现手法的分析。

那么,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难度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不在于对诗歌表面文字的理解,而在于理解古典诗歌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即凝练性和跳跃性,以及诗歌使用语序的特殊性和修辞手法、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上,因此不能用理解一般的古代散文的语言方式去解读诗歌。常识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需要靠一定的积累,读懂诗歌的最好办法也是靠一定的积累,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诗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解决多读的问题呢?

笔者的经验:

一是推荐学生去选读一些唐宋诗词的选本,例如唐诗读本,笔者推荐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或者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宋诗读本,笔者推荐钱钟书《宋诗选注》;其他唐宋诗词选本亦无不可。

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可收集的资料中选编一两百首诗歌,印给学生课外阅读。

当然,这些选本或资料里的诗歌,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读,当以选读为主,总之达到多读的目的即可。

学生有了一些诗歌的阅读基础,培养了一定的语感,熟悉了诗歌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一般的表现手法,然后再去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这样读不懂诗歌的难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二、掌握诗歌的基本赏鉴方法

诗歌的阅读,如果方法不当,容易造成鉴赏不到位。诗歌的鉴赏方法,可能因诗而异,或者因人而异,笔者在这里谈一下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即面对一首诗歌,首先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鉴赏的思路。其次,大多数诗歌,都有描写时间、地点、景物,或人物、事件、原因等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进行“还原”,从基本要素入手,筛选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及人物、事件、原因等信息,然后再去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下面以课本中王维的一首诗歌为例: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先,我们需要筛选出以下要素:

①时间——秋天,从傍晚到入夜。

②地点——诗人寄居的山里的一个村子。

③景物——宁静而美丽的山村景物。

④人物——一群勤劳的山村人民。

⑤事件——浣女洗衣归来、船家打鱼出去。

我们把这些基本的要素找出来后,再从这些信息中去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这时就需要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诗人为什么描写一个秋天傍晚到入夜宁静时美丽的山村景物?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欢快的生活?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我们提出了几个“为什么”之后,再联系王维的生平和诗歌的最后两句,就可以大致得知:诗人描写山村秋夜新雨后美丽的明月、清泉、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寄托,寄寓着诗人向往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生活的理想。那么,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情操呢?因为诗人厌恶官场的昏暗和倾轧。可是,诗人为何又要把诗歌写得这样宁静美好呢?因为诗人在诗里使用的是反衬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自然可得出诗歌表达了诗人超尘脱俗和洁身自好的隐居的思想和情感。而诗歌中的特殊句式,例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如果有了前面所说的诗歌阅读的积累就不难理解了。

上面所讲的分析方法,是鉴赏诗歌时常用的方法,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在鉴赏其他诗歌时,也就有章可寻了。但是,诗歌的表达方式千变万化,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具有上面提到的那些要素,有的诗歌可能只有所举要素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灵活对待,不可固化思维。

临近高考,备考古典诗歌的时间有限,在时间紧张状态下如何快速提高鉴赏能力呢?

笔者的经验,一是多读;二是手抄;三是“试讲”。

多读,我们放在第一阶段,阅读为了应考所订阅的“复习资料”。这些复习资料,有的是历年来古典诗歌的高考试题,有的是经过一些备考专家所选择和研究的诗歌,这些诗歌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熟悉这些资料对古典诗歌的各种提问方式以及应答办法,对学生来说不无益处。

二是让学生手抄一定数量的诗歌。教育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布置学生抄写一定数量的诗歌很有必要。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既可以一边抄写一边增加对诗歌的感悟,又可以熟悉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是让学生学习“试讲”——上讲台讲解自己感悟较深的诗歌。要求学生从鉴赏诗歌的角度去准备,讲清楚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内容以及诗歌好在哪里。试讲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唐宋诗词鉴赏资料,例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此法不但让学生了解到如何鉴赏诗歌,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讲解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读或者自习课。如果没有上讲台的条件,学生之间也可以三两人在一起,讲解自己体会深刻的诗歌,互相学习,效果也会不错。因为学习的最高效率,来自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学生结合自己讲解诗歌的体验,提升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远远比单纯做题效果要好得多。

三、识记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苏轼有一句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了一定数量的诗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最好能够背诵下来,以此增强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高考需要默写的诗歌,更应该背诵下来。下面,介绍一下背诵诗歌常用的一些方法:

一是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来加强记忆。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根据记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注意及时复习,巩固识记。值得注意的是,识记还可以讲究一些技巧,例如:

采用“过电影”的方式帮助识记,具体来说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闭上眼睛,让需要背诵的诗歌像看电影一样,在自己的眼前重放一次或数次。这样,需要背诵的东西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过电影”的方法,远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学生之间也可以采取一人一句的“联句式”加强识记,即一人说上句,一人接下句,把需要背诵的诗歌识记下来。

采用彼此考问对方的“考问法”来督促识记,即学生之间,你考我识记一首诗歌,我考你识记一首诗歌,以此来巩固记忆。

另外,通过默写来巩固识记是常用的方法。在默写中,应注意易错字的辨识。

掌握基本的识记方法,讲究一定的识记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识记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诗歌的背诵、理解和鉴赏,也是如此。忽视了积累,单纯在考什么复习什么上采取对策,就违背了诗歌学习的规律。只有对古典诗歌有了一定数量的阅读,掌握了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再在此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诗歌鉴赏题规范训练,诗歌备考的难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猜你喜欢
古典笔者诗人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