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青年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1-25 23:02杨飞鹏
山西青年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创业者政策教育

王 怡 杨飞鹏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创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的作用愈加明显。青年成长于当下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发展的机遇期,浓重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对于青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巨大,催生了青年创业创新的意识的萌发,越来越多的青年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来。认清我区青年创业的现状,对促进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青年创业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推进创新创业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和“四个宁夏”建设的重要抓手,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决策部署,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在本次调查中,访谈的创业青年主要包括两组。一是大学生,他们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面对就业压力时选择自主创业完成自我突破。二是社会青年创业,一般是外出工作一段时间后开阔了视野,发现潜力自主创业。

2015,新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长几乎翻了一番,全国网络创业大学生群体占60%。从2012年以来,我区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保持一致,呈向上态势。以宁夏大学为例,2012的学生创业率仅为0.87%,2013年为1.01%,2014年为1.05%,2015年达到了1.61%,展示了一批先进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在调研中大学生对创业的方向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办一个企业的占总体的16.6%;开设零售店占总体的17.9%;开发一款前沿的科技产品的占总体的13.4%;开网店占总体52.1%。依据调研和综合分析发现,我区大学生校内自主创业主要分为四大类:零售商铺、网络商店、校内小店、网络营销。社会青年创业倾向于团队化,不局限于自己的教育背景,更能有效利用环境的优势。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模式,使青年创业取得了明显的实效,银川市“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已入驻淘宝宁夏特色馆、宁夏久零网、中国网库等八家企业,IBI育成中心被认定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天使投资+合伙人制度+股权募集”的商业模式出现在我区,这也预示着我区高端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同时,社会青年创业中的农民工创业态势良好,大多数青年都是返乡创业,依托家乡资源和政策扶持不断取得新成绩。创业领域主要趋向于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特色农产品,依托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和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知名度和销售量,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发展方向主要是种植业、农耕业、农副产品加工、市场营销、观光农业等。

二、我区青年创业遇到的瓶颈和困难

青年自主创业比例、创业成功率等一系列的实例和数据表明,当前我区青年创业的发展现状距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遇到的难题主要有:

一是很难启动一个具有普遍融资和不成熟企业孵化的业务。调研发现,我区青年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融资极为困难。62.95%的风险投资主要来自家庭和朋友,不到30%银行贷款或风险基金支持。46.24%青年表示资金匮乏是创业过程当中碰到的最大的难题,还有49.95%表明,寻找创业融资渠道是困难的。此外,60.68%认为受到的创业孵化服务的专业性不强,存在对接不良的问题。

二是对创业政策了解不深,维权意识较为淡薄。调研发现,仅有24.05%的青年创业者才会主动关注创业相关政策动态,85.34%明确指出,缺乏对创业政策和法规的理解。可以看出,青年创业者在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这方面存在很大欠缺。74.19%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没有征求法律意见,只有7.62%明确表示有需要接受法律咨询服务的愿望,这反映出法律法规对于青年创业者的引领、指导作用还没有深入人心。

三是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企业创造的业务规模一般较小。调研发现,青年创业者所创企业的雇员普遍较少,62.85%雇员人数在15人以内;公司47.31%固定资产不到50万元。不论是从雇员人数来看,还是资产总额来看,规模都比较小,缺乏扩大企业规模和资源整合能力。但大多数创业项目的市场前景都比较看好,潜在的投资收益比较可观。

四是青年创业者具备基本素质,缺乏核心亮点。调研发现,青年创业者在团队养成、资源整合、机遇把握、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力素养程度不高,缺乏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表明,已具备创业基本素质的青年创业者在创业阶段,短期内可能会取得进展,但由于核心竞争要素的短缺,加之没有必要的外部环境支持,短期内难以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和持续快速的能力提升。

三、我区青年创业在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体制下,我国特别是自治区环境下的青年创业相关政策由于颁布时间不长、实践经验较少等原因,故在政策体系整体设计、具体内容和基层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某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创业政策体系欠缺整体性。创业政策散落于不同部门的相关政策资讯中,没有实现政策系统化和整体统一性。近十年来,中央部委发布了18个部门的先行政策。虽然一些部门间加强了协调合作,但就总体效果而言,政策设计很少有从创业政策体系这个角度出发的,政策的施行由于出自不同部门主体,也很难体现出其内在统一性,从而造成创业政策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同时,纵向上创业政策体系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从国家到我区,区上到各市县,有些地方受经济发展条件限制,对创业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政策配套措施不够,一些创业政策不能落地。

第二,创业教育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是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创业基本技能,以创业来引导就业,实际上过分强调创业教育的就业属性,而不是谋求大学生个人的高层次发展,使得当前创业教育呈现出浓重的功利性色彩,扭曲了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于是创业教育成为就业的新形式。某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学生创业教育,但并没有将其作为提升学生高层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而是片面的将其看待为如何办企业、办工厂、当老板。所以,当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短板仍旧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以及与我国国情、自治区区情缺乏较为紧密的联系。

第三,融资渠道匮乏,资金来源单一。在青年创业融资的相关政策中,大部分由地方出资设立的创业支持资金,受到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故用于青年创业直接融资的资金规模较小。特别是公共资金有限等因素,政府过分依赖银行的庞大财力对青年创业融资进行政策倾斜,导致缺乏对风险投资的引导和民间资金的引入,而银行贷款也仅仅局限于小额担保贷款,渠道方式相对单一。此外,政府降低行政收费的政策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某高校规定学生毕业后从事个体经营行为的,自毕业当日起,三年内免向工商部口登记处缴纳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全部费用,这种政策表面看似乎优惠很大,但将其总的费用全部叠加也不会超过千元,这对于事业初创者来说,其实际创业扶持力度作用确实不明显。

第四,公共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创业者角度出发,公共创业服务体系的形成需要依靠创业者成熟创业理念的确立、获取足够的创业信息、提高自身创业本领等众多因素相辅相成,提供保障。然而在我国和自治区都普遍缺乏针对青年创业者的服务性指导机构,加之政策资源分散性过大,叠加效应凸显力度不够,导致创业政策对于创业活动的支持保障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健全完善的创业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而相对良好的创业失败保障机制可以为创业者大大减免后顾之忧。众所周知,在国外较发达国家,健全的创业失败保障机制俨然已成为社会创业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国创业失败保障机制的滞后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全社会创业活动的开展。

四、促进我区青年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实现单元政策间的协调与统一

我们应该从长远战略规划的角度出发。建立青年创业政策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依托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更多的青年自主培养锻造创新能力和品质,从而激发青年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让创新成为引领社会发展前进的主旋律,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常态化,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因此顶层设计要着眼于国家和自治区长远规划,构建完备的青年创业体系。同时,还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青年创业教育、创业融资和创业环境单元政策,从整体性、系统性的全局出发,牢牢把握住政策之间的依存性和关联性的这个重点,从而实现三个层次、不同维度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的建构。

(二)实现创业教育的精准覆盖

逐步实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普及创业教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般模式。按照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的需求,要确定与之相适应配套的发展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主要启迪学生树立创业意识、了解创业、对于创业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在高等教育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为青年学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创业教育,使青年真正具备创业能力,会创业、敢创业,只要有想法,就有能力将创新付诸实践。万事开头难,要培养青年学生敢于迈出创业第一步的勇气,这样才有机会成功。

(三)完善创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融资难题

资本问题是青年创业最根本的问题。融资渠道单一,难度大,影响创业的发展。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也应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因此,银行在贷款方面谨慎也是合理的。建立政府资助的青年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问题的有效措施。放宽青年创业资金扶持的门槛,简化信贷流程,让信用担保机构进入信贷市场,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对青年创业资金申请条件、担保条件、运作方式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

(四)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功能,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

政府在推动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创新的“推力器”。政府应发挥协调功能,有义务通过创设外部环境,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为青年创业服务。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通过不同部门的协作配合、不同制度机制的协调保障来提升创业服务的水平。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营业税登记、小额贷款申请和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畅通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使青年企业家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创业者政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政策
政策
题解教育『三问』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助企政策
政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