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和公共空间中壁画与自然空间的关系研究

2018-01-25 22:14姚相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一

姚相君

摘 要:以现代装饰壁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探讨出现代装饰壁画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壁画同时也应该承担此项重任。这就需要艺术家秉承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将装饰壁画、自然空间与人构成“合一”的场,以提升自然空间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装饰壁画;自然空间;合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提上日程。就国家而言,大量的城市雕塑、城市装饰壁画出现在公共视野之中。尤其在一线、二线城市,公共空间“场”的传达更是近些年艺术家思想的问题,而对空间中场的营造,装饰壁画可以说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古重视壁画对空间场的营造。春秋孔子曾观乎明堂“睹四门之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诚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对空间场的营造其实就是通过壁画以及建筑空间或者是自然空间与人关系的调和而构成具有精神性价值的空间观。现代装饰壁画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中常见的艺术装饰形式,但作为与公共生活有关的装饰壁画其场的构建要比私人化空间中场的构建要复杂,其中十分重要之处在装饰壁画与自然空间的关系处理问题。近些年来,随着人文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理念的发展,自然环境越发成为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飞利浦设计中心思想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自然人工环境的和谐”。无论人文设计还是绿色设计等等,其实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要做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中国传统概念来说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

那么这就为我们装饰壁画创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即现代装饰壁画需要如何考虑的与草地、海滩、森林、光线等构造出合理的空间场。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但其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太空飞船理论”和罗马俱乐部等。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由此可知人的生活要与和谐相处才能营造出美好的环境来。

在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他在《梁惠王》篇中提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此时就提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中国历代士大夫、文人、隐士都有人希望隐居山林,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以达到“道”的境界。程颢的诗《秋日偶成》即向世人展示了不言而合的天人圆融境界。王维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安禄山之乱后,王维半官半隐,住于辋川别墅,以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无论是从环境的社会属性还是从人本真的角度出发环境与人应和谐相处。现代装饰壁画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应该做到与生态融为一体,以符合人身心感受;再者以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一、现代装饰壁画与森林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就好比是人的肺,从而可见其重要性。与森林有关的装饰壁画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森林中宣传装饰壁画,另一类是依托于森林而存在的建筑装饰壁画,就第一种而言,此类多见于受保护的林区以及风景区,以告诫人民爱护森林、爱护动物或者展现大自然的美好风貌。第一类作品以具象绘画语言或符号性标志为创作方式,以墙面为载体,画面即醒目,以能够体现出其目的性又能与大自然的绿色合为一体。第二类更多承载的是建筑、人、自然的合一。作品以“合一”为基础,强调自然气息,让室内外的装饰壁画与森林融为一体,让人生活更为天然、更具品味。例如金华市的古建筑(图1)中以砖塑装饰壁画与建筑融合,构建成了古朴而具有人文气息的建筑装饰,既不突兀又不单调,其淳朴的手法与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气质吻合,构成了人与森林的和谐统一。在医巫闾山上的风景区内有许多这样的装饰性壁画,它们一是填补山崖不美观的缺憾,再者呈现给观众山区美的精华。这类装饰壁画并不是在艺术上有多高的成就,但是其人文性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单把它们抽离出来看是没有很大意义的,但是放在茫茫的医巫闾山上却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外化证据。

闾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姿态万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泼墨闾山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的苍松翠柏,水丝如帘的石棚飞瀑,梨花巧构的“香雪海”,真可谓人间仙境,壮美瑰丽。

医巫闾山上的装饰壁画分布在山的各个部分,其中以各个山顶之上的最具特色。这类山水画以小幅为主偶有大幅,采用连环画式构图方法。一幅一幅反映出医巫闾山独特的地理风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其呈现的方式,作品一般在悬崖坡上,作品与对面连绵不断的远山相互呼应,仿佛是人类与大自然在握手,加上山区经常雾蒙蒙,真实烟雾与画中烟雾又是相互呼应,甚至带有种神秘的气息,此时远山与近山已经融合在一起,自然也就是与人开始融合,二者已不再是二元对立了,人工壁画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严格地区分开它们已毫无意义,壁画已经是医巫闾山了(图2)。

二、现代装饰壁画与草地

草地一般多见于城市公共建筑的周围,用来点缀建筑,让建筑在繁杂的城市中具有大自然的气息,也就是说起到美化作用,以让市民达到身心的愉悦。如今的城市嘈杂、污染以及缺乏天然性等特征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城市绿地已成为人们活动的乐土之一。除了公园绿地以外,也有伴随公共建筑出现的城市绿地,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在此必然会出现与环境进行搭配的装饰性壁画以点缀或承担教育功能的宣传装饰壁画。也就是说这类壁画也具有两层特性,一是装饰性,让装饰画增添大自然的风采以补充绿色单一的色调;二是功能性。这类作品一般是宣扬伦理道德、保护环境、歌颂党恩党情、展现城市发展以及城市魅力。

三、现代装饰壁画与海滩、河谷

如今的海滩已成为年轻人观光的旅游圣地了,以“海”为题材的海滩装饰性壁画近年来也随着海滩旅游业的兴起而兴起。作为景区内部的装饰,它更多的是在展现海的气息以更好地增添景区的艺术性与景点的多样性。河滩旅游一直是旅游的传统,尤其是在山区,小桥流水、古道残阳勾勒出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但有时孤寂的河谷没有人文气息总是显得空间十分寂静、冷清,这也正是中国山水画中点缀亭台楼阁的原因。倘若在河谷中点缀有与河谷有关的装饰壁画似乎更能在寂静的环境中增添人文气息。北镇罗罗堡镇一处河谷中即增添了小桥与壁画(图3),一刹那,空间中的人文气质逐渐增强,人与空间的关系仿佛联系得更加紧密,人们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将人与自然拉得更近了。

四、现代装饰壁画与光

自然光线是装饰壁画不可不考虑的要素之一。在装饰壁画承载体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到光线的照射位置,如果墻面完全呈现在阴暗部,那就不利于观者的视觉感受。

总体上看现在装饰壁画与大自然有着必然的联系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装饰壁画创作时应该要遵从“人与自然合一”性原则,通过进行安排与设计强调自然与壁画相互呼应以达到自然统一。这样不仅身心愉悦,生态环境也不至于被人类破坏。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许结.中国文化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3]王向阳.环境艺术策划与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4]王其钧.壁画空间论[J].美术研究,1991,(01):46-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一
教学做合一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多规合一”试点创新研究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基于ETC卡的“多卡合一”可行性探析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三保合一” 不可忽视的理论陷阱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