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设计,增强小古文教学的思维张力
——以《铁杵成针》教学为例

2018-01-26 05:09谢兰香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者古文成语

□ 谢兰香

思维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

那么,当思维遇上小古文,该如何在小古文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让小古文成为拓宽思维张力的媒介呢?对此,笔者以自己执教的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其中一则——《铁杵成针》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借成语,在类比中理解“之”“其”

类比思维是在新、旧信息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运用类比思维,在类比中联想,可升华思维,既有模仿又有创新。在小古文教学中,善于运用类比推理,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在理解小古文中字义的同时,又知晓其在现代词语中的运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

以《铁杵成针》中的“问之”“感其意”为例,其中的“之”“其”是代词。当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不能灌输其“代词”一说。为此,教者提问:“古文真的有意思,有的时候一个字就代表一个人,我们来看最后两句,你能找到指代人物的字吗?”学生在找出“问之”“感其意”后进行讨论,明白“之”“其”都是指代“老媪”。但教学不能局限于理解单篇小古文,学生还要学会迁移,于是教者追问:“这个‘之’‘其’在现代成语里面还在用,你能说几个吗?”学生在思考后说出了许多带有“之”“其”的成语。但有些并不是指代人或事的,此时,教者再次让学生将所说成语进行分类,找出和文本意思一样的那一类,如:求之不得、泰然处之、置之度外、自食其力、各为其主、身临其境……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先将古文中的“之”“其”类比现代成语中的“之”“其”,再将现代成语中“之”“其”的用法与小古文中的用法进行类比,这是培养学生从一个领域推理出抽象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另一个领域中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做到了在类比中联想,在联想中概括,思维张力得到增强,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二、巧添主语,在分析中厘清人物关系

分析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部分,分析能力是基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邀请思维参与,对每个要素进行分割思考、研究,通过分析搞清楚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小古文属于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有许多句子省略了主语,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增加了理解小古文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添加事情的实施者,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故事情节。

还以《铁杵成针》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读通了这篇小古文后,教者提出了以下学习要求:“其实在小古文中,为了语言的精练,有些地方就把人物和事情都省略了,如果我们能试着加上去,就能读懂这篇小古文了,我们来试着加一加。”紧接着出示如下内容:“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 )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将此篇小古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李白”“老媪”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此时,学生对于发生在这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内容已经了解,理解这篇小古文就易如反掌了。

如此,这讨论交流的过程,正是学生分析人物关系的过程,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了判断与推理能力;这一填一说的过程,需要概括能力的参与,在厘清人物关系的同时,故事的梗概完成了。这是一个多方位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也是思维张力增加的过程。

三、巧加辩论,在思辨中升华主题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更应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其中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不仅要会提问,会质疑,还要能根据问题用自己的见解说服别人,分析推理能力在这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而是审辩,抑或是思辨,是从多角度为解决问题导航。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具有思辨性的问题随处可见,这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实施者,应该努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理。

再以《铁杵成针》小古文教学为例,在这篇小古文学习结束后,教者提问:“铁杵到底能不能磨成针?”学生各抒己见,不管是“能”还是“不能”,教者都不作出评判,而是让学生自然形成两方,自述理由,让对方信服。最后,教者追问认为“不能”的一方:“既然铁棒不能磨成针,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至今,而且让人津津乐道呢?”此问题再次将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在思辨后揭示这样的道理:“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学生最终明白李白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正是因为他有“铁杵成针”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还有《滴水穿石》中的水滴和《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当然,在学生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或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这样的精神,特别是对于学习而言。

这样,在对文本事件思辨的过程中,学生提出自己的论点,寻找论据,从而努力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在思辨的过程中他们包容异见,学会接纳,在思辨中升华了文本的主旨,最后欣然接受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这一过程又一次增强了思维的张力。

四、巧设练习,在运用中操练思维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学习语文是为了阅读,为了思考,为了知识的积累,但其最终目的还应该是运用,也就是大家公认的要“学以致用”。综观这运用的过程,其实是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共同参与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操练思维的过程,练习就是操练思维的一个场。小古文学习也一样,需要一个巩固运用的过程,需要一个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需要一个练习的场。

还以小古文《铁杵成针》的教学为例,在这篇小古文学习结束后,笔者除设计了用所学的组词法理解字义外,还设计了如下练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字在现在很少用或根本不用,如‘之、曰、其’,有的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如‘是、方’,很有意思。我相信你们也想试着用一用。看这有两句话:(1)我正在玩耍。(2)问他,说:‘我不懂它的意思。’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一试。”这个练习设计,就是将现代文改成文言文,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在自主练习、小组讨论后很快就有了答案:(1)吾方嬉;(2)问之,曰:“吾不知其意。”

在这一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在大脑中调动所有所学知识,对它们加以筛选,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那个点——这是一个分析与综合的过程,然后再结合所给题目在比较中加以运用,并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从意到言的过程,即语言训练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学生的思维再次激发,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提升。

罗伯特·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一书中曾说:“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小古文是统编教材的新尝试,它篇幅虽小,但字里行间蕴藏着思维发展的支点。总之,作为教者,在执教小古文时,除了让它成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载体,还要能够善于挖掘小古文中的思维支点,巧妙设计,让它成为增强思维张力的一方沃土,成为提升学生思维力最有力的依托。

猜你喜欢
教者古文成语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拼成语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