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耕古语土壤,培养思维能力

2018-01-26 05:09徐迎梅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古文笔者文本

□ 徐迎梅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和语言。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应试习惯中,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重语言而轻思维的弊病,导致语言训练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思维训练则成了过客。因此,“致力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改革必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小古文在篇幅上的特点是“小”,但立意往往较大。它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词句结构等是现代学生平时阅读中很少接触到的。因此,小古文的教学难点就在“古”字上,也就是说对于“古文”的字词、意境和情感,学生难以体会其中的韵味和妙趣。一种语言就有一种思维方式,如何依照小古文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多层阅读文本,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语文思维必定是不受束缚和限制的,并且能根据周边的语言环境进行自觉调整和升级。它能跳出过去模式,是自觉、自动地进入新的语言环境并进行很好融合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联系上下文,猜意整体读

当前小古文教学中,一线教师往往采用的是“碎尸万段”式的解读方式,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破坏了小古文语言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对小古文每个字词作碎片式理解,而要重整体感悟,重语境体验,重情景再现。笔者在执教《猫斗》一文时,没有用“扫雷式”的方式,词词过关,句句分析,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整体猜读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从整体走向部分,从混沌走向清晰。比如学生读懂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黄色的猫和一只白色的猫在打架,打得很凶,笔者追问:“你从哪里读出它们打得很凶?”学生找到对应的句子后再演示现场场景,自然而然理解了相关词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式联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理解全文和句子,既符合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联系能力和拓展能力,提高了思维的开放性。

(二)寻找不同处,文白对照读

文白对照是学习小古文的一条捷径,一方面可以降低小古文的学习难度,另一面提供新的语言风格的文本,达到同义异写、同写异解的效果,为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延展语言内涵提供很好的帮助。

以教学《狐狸与葡萄》这篇小古文为例,笔者先引导学生朗读现代文《狐狸与葡萄》,随后让学生文白对照读,学生不仅轻松地突破了理解的难点,还惊奇地发现:文言版的“古”韵,现代文的“今”味,两者既有差别,也有相似之处。对比阅读,感受不同,收获更丰。文言版的《狐狸与葡萄》“之”字特别多,同是一个“之”字,意思不一样,读起来的感觉也不一样。笔者通过引领学生体会“之”句的节奏美感和表达多样性,让他们知“之”随“意”而变:有的“之”为助词,是“的”意;有的为代词,指代前文说的人和物;而“垂涎久之”中的“之”则为虚用,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写出“口水流得很长”的意境。如此这般引领学生文言和白话对照着读,对比着悟,对看着说,使得很多有趣的汉语言现象、优雅的汉语言意境、精妙的汉语言表达读即悟出。读悟融合,能激发学生对小古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的能力。

二、玩味语言文字,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当前课堂上,学生阅读文本时,要么没有自己的理解,要么理解和认识肤浅,要么人云亦云,不能随着作者的遣词造句层层深入地思考,更有甚者则是偏离文本主旨,其理解与原文原义南辕北辙。只有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不断强化思维的深度和识别度,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挖掘学生思维深度

表达凝练、意义深蕴是小古文的基本特点,教学中,教者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领悟文中之旨,让思维的触角纵向延伸。

如教学《陌上桑(节选)》时,笔者将“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人物侧面描写的妙处”作为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五层“读”的活动达成目标:一读,解决文中字词问题;二读,知道什么叫侧面描写;三读,理解罗敷之美;四读,朗读中加进入自己的想象,与同学分享朗读体会;五读,对教师写的罗敷和原文进行阅读对比,体会原文的美和韵。以上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及深,由易到难,阅读与分享结合,理解与提高相伴。学生的思维由线到面,再由平面到立体,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在小古文的理解、感悟、鉴别、欣赏等方面切实做到了“一课一得”“一课多得”。

(二)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只有深度与广度相互交织,思维的深刻性才能得到加强和提升。在现实教育环境中,若学生阅读的思维局限于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定势,思维的广度就得不到有效拓展。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理想境界是“主体”与“载体”双向交流后建立“对话”关系,做到心随文动,文在心中,“读”“写”两者之间产生心灵感应,促进思维跨界发散,思绪畅快飞翔。在《狐狸与葡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了解“之”的意思及用法后,让学生仿写含“之”的语句,如“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要珍惜用水”“王伟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多少人为之倾倒”等等,通过这小练习,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又对文言“之”字有进一步的理解,不断增强思维的发散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

三、创编领悟文本,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小古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更大的阅读“内存”,是笔者一直实践的方向。为此,笔者注重引领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表达特点,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凭借例子”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也是小古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迁移练笔,实现举一反三

围绕文言文的写作对于刚接触此类文体的小学生而言是有新鲜感的,若教师适度进行引导,学生会很感兴趣。但如无相关语言基本功,习作只能不伦不类,胡编乱造。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将坡度放缓,从一句话的模仿入手,让学生拾级而上,“由今入古”“古今穿越”,体会古文韵味、古人气质。

如笔者在执教小古文《鸦狐》时,巧借文白对读的策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理解“之乎者也”的意思,且斟酌“之乎者也”的用法。课堂练习时,要求学生任选课前读的白话文《蝉和狐狸》中的一句,改成小古文,保证句意不变,还要用上“之乎者也”。只有适时地创设情境,多加雕琢文句由长变短的技巧,学生的语言才能不断向简洁、精练、形象迈进。

又如,可模仿《杨氏之子》这则小古文,写一个生活小场景。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做到两点:(1)注重人物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力避大众化;(2)借用、仿用小古文中的词句,只求形似,略加古韵即可。这样的练习有别于平时的作业,学生在写作中会不断地阅读、咀嚼原文,理解原文,尽量做到“似”。这样不但巩固了原文内容,还创造性地进行了古今用语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一举数得。

(二)续写故事,完成个性解读

凝练、含蓄是古文的特点。道是无情胜有情,说是无言胜有言。小古文结尾一般止于精彩点,意在无穷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猫捕鱼》这则小古文的结尾处即是有精彩文章可做的范例。笔者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伏在缸上的小猫心里会怎么想?它会说些什么?从水中跃起的小猫还会想出怎样的主意来捉鱼呢?在加入有“调料”的话题后,学生跃跃欲试。续写时,白话文可,文言文可,白话、文言两者相融互存亦可。小古文续写,让二次创作与思维碰撞结合相生,使经典文本与个性思路对照互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入幅度大、频率快的状态,提升了思维发展的灵活性。

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讲是一生最有意义的本钱。知识记忆是暂时的,而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笔者在进行小古文教学时,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情况,逐步有目的、有计划地巧借如上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古汉语土壤上运用多种方法,注重结合“文本”与“人本”,精耕巧作,必能开出各种思维之花。

猜你喜欢
古文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老师,别走……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