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2018-01-26 08:34□丁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语篇关联单词

□丁 崔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个语篇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感受心理语言的过程。他们既要掌握语篇中单词、词组和句子的语音和语义,又要对语篇的深层意义进行把握。由此可见,学习语篇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关联理论旨在通过最佳关联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让学生以更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学习语篇,从而提高英语语篇教学效率。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谈一谈关联理论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期为英语语篇教学做一些贡献。

一、关联理论的概念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在语言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之一。1986年,D.Sperber和D.Wilson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提出了关联理论这一概念,并指出关联理论来源于交际论。这一说法引起了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关注。D.Sperber和D.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每个明确的交际行为都应被设想为具有交际行为本身的最佳相关性。所谓最佳相关性指的就是人们在进行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但关联理论也是建立在经济原则基础之上的,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总是希望通过最少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即最大关联。

二、关联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教师而言,课前建立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备课前,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思考并分析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相关建议,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学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一般而言,英语教学设计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这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共同构成教学设计甚至是一堂课的主要部分。教学中,教师要将关联理论融入三个环节的语篇教学中,做好上课准备,为高效的语篇教学打下基础。

(一)Pre-task环节

Pre-task环节是一节课的初始部分,该部分的成果将成为整节课的基础。根据关联理论,要获得最佳关联,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说话者的语言足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第二,听话者也需要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付出一定努力,以保证语境效果的存在。因此在此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设计与课时内容相关的Warming-up。以牛津上海版教材3B M2U3 Clothes的第一课时为例,笔者设计的教学主题是Clothes for the trips,并对daily talk这一环节作了如下思考:由于clothes这个主题在一、二年级的教材中都曾出现过,学生对于T-shirt,dress,shorts,blouse,trousers,sweater,shirt和coat等单词都较为熟悉,也了解了“I have/need...”句型,对于“What do you have?”的问句也能作出相应回答。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复习季节及与季节对应的衣物服饰为导线,引出相关主题。在预设的课堂情境中,笔者(即说话者)以提问的方式充分吸引学生(即听话人)的注意力,学生(即听话人)需要付出努力来理解并进入情境,以此在Pre-task环节形成最佳关联。

(二)While-task环节

While-task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教师在Pretask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内容,对语篇进行拆解,从而形成最佳关联,为巩固阶段打下基础。以牛津上海版教材3B M2U3 Clothes的第一课时为例,虽然第一课时教师仅仅进行单词教学,但如果只涉及单词教学而没有进行语篇教学,学生就只能对单词的读法有一定了解,而无法对语义关联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设计单词的课堂教学时也应渗透一些语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理解单词的内涵,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

(三)Post-task环节

Post-task部分是一节课的巩固部分,同样也需要最佳关联。笔者在教授牛津上海版教材5B M3U2 Weather第四课时George’s four seasons前,设计了Retell(复述语篇)的内容,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进行捕捉,并在小组活动中尝试复述语篇内容。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之后,学生能有意识地寻求某种最佳关联,将教师和语篇传递的各种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方法。

三、关联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

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5B M3U2 Weather(Read a story)

【课时主题】

George’s four seasons

【课程目标】

(1)能根据大自然中的一些特有现象如cloud,sun,rain等正确地描述相应的天气状况。

(2)通 过 用 句 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s the temperature?等询问今日和昨日的天气状况,了解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作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

(3)能运用正确的句型与时态,描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天气,并简单阐述理由。

(4)在创设的语境中学会一些与四季相关的单词,如ago,build(built),cut(cut),grow(grew)等,并用一般过去时简单描述四季的天气情况及人物的活动。

(5)能抓住故事的关键信息,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6)通过故事阅读,感悟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1.Pre-task(Warming-up)

Step 1:Say a rhyme:It’s a cold day.

Step 2:Say a rhyme:Four seasons.

Step 3:Free talk:a.How’s the weather today?

b.How was the weather yesterday?

c.What season is it now?

d.What’stheweatherlikein …?

【设计意图】

在开始部分设计唱歌的内容能让学生了解本课时的主题与天气有关;儿歌的朗读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季的相关天气;Free talk部分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实践证明,这些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就集中注意力,进行课堂情境的最佳关联。

2.Revision(The rice)

Step 1:Try to say about the changes of rice.(展示图片)

T:Now it is spring.It’s warm and wet.They’re seeds.

S1:It was…They were...

S2:It is…Now they’re...

【设计意图】

本活动针对rice在不同季节的特征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主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帮助学生在最佳关联的辅助下深入学习。

3.While-task(The main person)

Step 1:Learn:Farmer George

Step 2: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T:A long time ago,there was a_______.His/Her name is______.He/She had________.

T:What did George do in four seasons?

S1:When it was spring,he...

S2:When it was summer,he...

S3:When it was autumn,he...

S4:When it was winter,he...

Step 3:Learn the simple past tense.

plant-planted want-wanted

enjoy-enjoyed stay-stayed

watch-watched build-built

grow-grew cut-cut put-put

Step 4:Fill in the blanks.

Then it was_____.It was____and______outside.George_____in his house.It was...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题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渗透“ago”的教学。这一操作使原本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化,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此再进行故事的学习。教师设计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尤其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出过去式,这一做法从一定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这也是关联理论在语篇中运用的充分体现。此外,教师还利用填空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促进其对语篇的理解。

4.Post-task

Step 1:Read the whole story.

Step 2:Retell the story.

Step 3:Fill in the blanks.

A long time ago,there was a_____.His/Her name was______.He/She lived in/on the_____.He/She had______.He/She planted_____in spring.Spring was_____.There was much water in spring and the baby plants____and_____.Summer was____.______was a harvest(收获)season.It was cool.He/She got the_____.He/She put the______in/on the____.In winter,it was cold and windy.He/She was_____in the______.

【设计意图】

教师在该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进行跟读,并复述语篇。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了延伸,提高了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关联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能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更科学高效,还能帮助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因此,将关联理论应用于语篇教学具有实际意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语篇关联单词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单词连一连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看图填单词
奇趣搭配
智趣
Playing with / i? /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