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跑教学策略刍议

2018-01-26 08:34王明亮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离心力竞技速度

□ 王明亮

一、案例呈现

在一个弯道跑的团队教研活动中,有五节课都是围绕如何进行弯道跑教学展开的。课堂气氛看似热烈,课堂效果却是低效的。五堂课中,有四位教师采用了圆形或类似圆形的教学图形,以画图的形式进行场地布置。一位教师采用的是一个双U字形的练习图形,学生通过直道和弯道相结合的练习,体验在直道和弯道上做技术动作的差别;一位教师采用的是同心圆的练习图形,学生在不同半径的圆上做弯道跑练习,体验在不同幅度的弯道中采用弯道跑技术动作的差异;一位教师采用的是围绕呼啦圈体验弯道跑技术;一位教师采用的是正方形的练习图形,教学时从直道跑过渡到弯道跑,让学生体会前后技术动作的不同。

综观这四堂课,无论是采用慢速、中速还是快速跑,无论是个人弯道跑还是集体接力跑,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练习时所采用的图形太小,学生无法以很快的速度跑步,弯道跑技术自然也得不到运用。

二、问题剖析

弯道跑技术是人们为了克服离心力而做出一系列身体动作的技术。运动员为了改变向前做直线运动的惯性,须变换身体和腿、臂动作的方向,以适应弯道跑。正常情况下,离心力只有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才会显现出来。没有达到一定的速度,人体不需要做任何动作就能克服离心力。而当速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人体会自然做出一系列动作以调整姿态和肢体动作,最终达到克服离心力的效果。正是这一过程形成了所谓的弯道跑技术。

弯道跑教学内容最早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跑》的教学单元,属于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紧随快速跑和定时跑两项内容。弯道跑教学的重难点分别是保持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身体重心。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关注对弯道跑重难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弯道跑教材本身的理解,或者仅从表面理解教材,未能深入。

活动中只有一位教师将教学图形放大,让学生进行全场接力跑。由此,学生将已学到的弯道跑技术充分运用,教学效果喜人。可见,弯道跑技术只有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施展。而上述案例中的其他四堂课中,几位教师都忽视了对弯道跑教材的解读,导致教学设计出现偏差,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场地器材设计不合理、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练习氛围不浓厚等,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弯道跑教学策略

教学经验证明,学生在掌握了直道快速跑技术之后,对弯道跑技术会有更深的体会,这也是编者将弯道跑教学安排在快速跑之后的原因。教师要想教好弯道跑技术,首先要对教材上的弯道跑内容有透彻的理解,由此有效地制订并实施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在教学弯道跑技术时要让学生先建立一定的速度基础。实践证明,竞赛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加快跑步速度,以亲身体验建立正确的弯道跑技术概念,进而掌握弯道跑技术。

(一)等距竞技

1.同质等距分组

同质等距分组的内涵是让水平相差无几的学生在200米或400米起跑线处做弯道跑练习。由于水平接近,每位学生都有可能获胜,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会尽全力参与每一次练习。在这种锻炼中,学生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达到教师的速度要求,符合弯道跑的教学条件。

2.内外竞技体验

由于学生在内道和外道跑步时离心力不同,他们在克服离心力做出的弯道跑技术动作也会有差异。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让学生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别站在最内道和最外道进行竞技。学生通过内、外道跑的对比体验,能对弯道跑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能体验到在不同弯道跑步时的不同感受,也会对加速追赶对手时身体做出的本能动作有更深的印象。

(二)让距竞技

1.一线分道竞技

教师可以在进入弯道的直道或弯道上画一条横切线,并以此为起跑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站在直线后做弯道跑练习。众所周知,越靠内的道次距离越短,越靠外的道次距离越长。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弯道特性,让水平不同的学生站在看似是同一起点的线上进行同场竞技,以此有效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运动潜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弯道跑技术动作。

2.同道让距竞技

利用这一方法练习弯道跑技术时,教师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位于同一道次内,水平高的学生站在后面,水平低的学生站在前面,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两者的水平差来确定。这一竞技方式不仅能有效促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提高自己的速度,同时也能激发水平较高的学生快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并且使两者都能保持较高的速度行进,进而有效地掌握弯道跑技术动作。

(三)弯道跑教学注意事项

1.场地要大

进行弯道跑教学时,教师要保证教学场地必须大。尤其是新授课时,更要注意这一点。这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弯道跑时,技术还达不到较高的要求。而场地越小,弯道越小,对技术的要求则越高。因此,教师要选择弯道幅度较大的场地进行弯道跑教学。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只有极少数教师会直接在田径场的弯道上进行教学。事实上,弯道跑教学直接在田径场上进行,不仅能节省画场地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场地这一因素值得教师关注。

2.速度要快

在进行弯道跑教学时,一定要强调速度。只有速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学生才会真正运用弯道跑技术来克服离心力,此时的教学效果是最明显的。

3.弯直结合

弯道跑技术是相对直道跑技术而产生的。学生只有在掌握直道跑技术的前提下,才会对弯道跑技术有更深的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直道跑和弯道跑结合起来,如设计直道借弯道的练习等,从而更好地展开弯道跑教学。

总体而言,弯道跑技术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教师关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帮助学生体验弯道跑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在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方面的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刻苦努力的意志。

猜你喜欢
离心力竞技速度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行驶速度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速度
竞技精神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