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1音乐分析

2018-01-26 11:38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主调门德尔松引子

王 胜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作曲家及无词歌

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誉有“作曲神童”的称号。他的创作领域非常广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涉及的音乐体裁包括康塔塔、清唱剧、交响曲、标题性序曲、钢琴曲等。他的创作技巧独树一帜,特别是钢琴小品集《无词歌》,堪称钢琴作品经典之作。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8卷48首《无词歌》,每一首都像是他的“音乐日记”或“音乐素描”,形式简单朴素,首首都表达了喜怒哀乐、对人对事对自然的各种印象,和他众多有歌词的歌曲一样都是些诗情画意的小品,既精美又新颖。

二、曲式结构

本曲共49小节,4/4拍,E大调,速度为节奏稍快的行板,整首乐曲流畅、安静。曲式结构为传统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引子、A、B、A1、尾声构成。A为平行的两句体乐段,a乐句为短短长结构,a1乐句与a句句首重复。B为非平行的两句体乐段,b与c乐句采用重复、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再现A1是A的动力化再现,由三个乐句(a,d,d1)构成,a为静止再现,d和d1是在保持主题动机性格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两个平行扩充式结构乐句。

三、和声

整首曲子整体上围绕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T--S--D进行,主到属的连接比较常见,引子第一小节完全是主调E大调主和弦的进行,第二小节是属和弦的进行。A部分的a乐句从主调E大调主到属开始,最后结束于主调E大调K46到V7,停在属和弦的5音上。B部分从e小调主和弦开始然后转到了G大调的属和弦上,同样也是主到属的进行。尾声5小节主调E大调主和弦的持续,即巩固了调性同时也与前面的引子相互呼应。

重属七和弦的使用,重属和弦在西方主调音乐的和声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通过离调和弦的加入使得半音进入自然音体系并且得到有效地解决。A部分第3、4小节均出现了E大调的V7/V和弦;B部分22小节mi、sol、la、#do,G大调的V34/V和弦;再现A部38小节最后两拍连续出现V7/V和弦。和声中重属和弦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和声的色彩特点,也可以使得音乐的效果变得更为丰富。

四、调性布局

本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引子从主调E大调开始,第一小节在主和弦上,第二小节到了属和弦上,两小节引子呈示了作品的整体风格以及调式调性。引子最后以E大调的属七和弦结束,作属准备引出第一乐段A。A部分从E大调开始,在第六小节处以终止四六和弦接属七和弦作半终止开放着。到了第9小节转到了它的属调B大调上,最后以D7-T作完满终止,于主调来说,具有开放性意义。B部分从主调E大调的同主音大小调e小调开始,接着转到它的平行大调G大调上,最后又转回e小调。再现A部一直都在主调E大调上,尾声也在E大调上。整首曲子的调性布局为:

A部分:E------B B部分:e-----G----e A1部分:E

D方向(属调) T方向(关系大小调) T方向(主调)

五、织体

主调音乐写法,前两小节的引子相当于声乐作品的前奏,主旋律从引子的最后一拍开始,从头到尾都在女高声部歌唱;伴奏声部采用单一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类型从始至终在乐曲中贯穿。本曲是典型的三音层结构:旋律层,歌唱的旋律独立于低音与和声填充之上,旋律进行以下方二度级进为主,平稳、优雅而动听。低音层,以四分音符上方二度级进的进行,非常具有旋律化,与主旋律声部形成呼应,具有音响清晰、明亮、节奏活跃的特点。中间部和声填充层,四部和声的形式多采用和声连接法,使得各声部之间平稳进行。

在此织体的构成中,上下两个声部一个旋律一个低音,中间为伴奏音型,上下两个声部旋律和低音经常是相反地进行,中间伴奏和弦音型填补了旋律和低音之间的空隙,使它们之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三个声部的伴奏织体和旋律部分完美的结合,是本首《无词歌》的一个亮点。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1)的音乐分析,对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 No.1)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钢琴自身的乐器特点,并不像弦乐、管乐等乐器那样可以演奏连绵不断的长音,然而在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写作中,却回答了这样的问题:通过钢琴完全可以做到像其他乐器一样极具歌唱性旋律的表现力。整首作品的结构规模虽小,但是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音乐内容极其丰富,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而体现了门德尔松缜密的构思和精湛的写作技术。

猜你喜欢
主调门德尔松引子
化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主调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浅析图案的色彩与配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