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师资培养的研究

2018-01-27 05:58朱翠苗郑广成
计算机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教产教融合软件

朱翠苗,郑广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江苏太仓215411)

1 背景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产教融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瓶颈是缺乏“产教融合”能力的教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探索实践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是打通和拓宽职业人才培养通道、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和“产学并行”教学内容成为制约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通过“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产品项目与教学内容、生产技术与专业技能、教学实施与生产实践”的融合,培养具有“产教融合”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培养要求。软件技术专业面向软件服务外包、移动互联、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培养商务软件、移动软件、物联网控制软件、互联网+行业软件的设计、分析、开发、编码、测试、技术服务人才,对“产教融合”的教学要求更明显。

2 产教融合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编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6]547号)文件,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作为三大建设工程之一,强调企业与学校融合办学、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岗位技能与专业技术相融合、教学内容与产品项目相融合[1]、生产研发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实训环境与生产车间相融合。从教师的角度看,产教融合指教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2]、产品项目与教学内容融合、教学能力与实践创新相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融合、师傅指导与学徒训练相融合。

3 “产教融合”师资培养路径

3.1 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应具有的“产教融合”能力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现代学徒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工匠”,应该具备“教师”和“师傅”的水平和技术能力,应该具备驾驭真实产品项目的能力和经验[3],能够胜任“产学并行”“师徒结对”“训赛合一”等各种形式的教学任务。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应具有如下能力:

(1)具有真实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开发、编码和测试的能力和经验;(2)具有融合真实软件项目与课程内容的能力;(3)具有实训教学过程与软件开发流程融合推进的教学能力;

(4)具有技术研发、实践创新与训练实践相融合的能力;

(5)具有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能力;

(6)具备拥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重身份的“工匠”水平和能力;

(7)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产学并行”“师徒结对”“训赛合一”等各种形式的教学任务;

(8)善于向青年教师传经送宝的团队教学精神。

3.2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师资培养路径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师资培养路径见图1。

图1 “产教融合”师资培养路径

1)每位教师深入软件企业一线顶岗一年。

每学年,派遣1~2位专业教师到具有国培资质或软件企业资质的软件公司,免费为企业提供在岗服务一年,并协议约定企业允许教师全程参与企业一线软件开发项目,按照企业制度对教师考核,作为教师在校考核依据[4-6],激励教师全身投入企业一线工作,增长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积累企业实践经验。

2)每位教师对接一个企业工程师协同研发、生产。

对接企业工程师,不仅针对企业生产问题和技术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共同研发技术项目,也要与企业工程师一同开展课程实训工作,实现专兼职教师协同研发、生产、施教,以“伙伴”身份学习企业工程师的经验和本领,提高教师“工匠”素质和能力。

3)每位教师获得1项以上软件著作权。

鼓励教师积极转化在企业学习到的技术、经验,研发软件产品,巩固学到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技术应用本领,以软件成果为标志,申报软件著作权,从而加固教师企业工程师的经验和本领。

4)定期轮番派遣教师到国际知名IT企业培训。

定期派遣教师到国际知名IT企业培训,主要对最新的软件技术、方法进行深入学习,把握软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7],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为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支持,进一步开展校企融合的各项工作。

5)鼓励参加中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考试。

目前,考量IT教师技术水平资质的最优选择,只有中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不仅考量教师技术水平,更考查教师软件项目经验。针对产业行业岗位,该考试设置了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项目管理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电子商务师、程序员等近20个资格级别,是对技术、经验、创新、理论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拿到该证书,不仅验证了“产教融合”能力,更是双师型教师的标志成效。

3.3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内容建设方法

课程是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建设基本单元,是展示教学资源的载体。因此,产教融合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是“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只有拥有“产教融合”的教学资源,才具备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基础。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笔者提出如何践行“产教融合”教学内容建设方法,以提高教师“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本领,见图2。

以软件技术专业PHP课程为例,PHP课程“产教融合”建设教学资源,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加工整理合作企业的软件产品和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项目载体,将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贯穿起来,为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软件项目还可以选取大学生创新项目、社会服务项目、教师研发的软件产品,确保项目的标准化、生产化和规范性。

(2)依据软件开发岗位的操作流程,进行项目分解和子项目设计,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知识点、技术点和软件设计方法的内容组织,实现知识、技术依据项目载体,按照软件开发岗位的流程将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融入项目,实现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项目化设计。

图2 “产教融合”教学内容建设方法

(3)对于PHP技术等重难点,进一步通过“技术范例”进行讲解,“技术范例”必须具有企业化、真实性的特点,按照企业实操示例进行内容选取和设置,确保“教与产”的融合,保障教学的真实性和生产性。

(4)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吻合学习者生理时间上的要求,设计5~15分钟的微视频,一一录制项目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每个微视频保持独立,所有视频贯穿起来就是一个系统化的PHP课程视频资源,这样既满足初学者的整体学习需求,又满足熟手对个别知识点的学习需求。

(5)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时候,不仅要将PHP课件、视频、试题、项目库等常规资源导入,更要按照“产教融合”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进行建设,按照课内主训一个软件项目(模块)、课外并行推进一个软件项目(模块),既保证课内项目训练需要,又保障技术知识的巩固性学习。课内项目要录制视频,并行项目可以通过实现步骤和方法指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训练。

1)以真实软件产品、项目为载体建设课程项目。

选题包括企业软件项目、教师研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横向软件服务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技术竞赛项目等,经过分解、加工,作为课程内容的项目载体,以提高项目教学内容真实性、生产性、标准化和职业化,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标准化、规范化[8]、生产性的职业训练项目资源。

2)以软件开发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无论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还是项目、示例内容,都要遵照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内容重组,展现岗位工作内容,达到在内容组织上的“产教融合”,为“产教融合”教学实施提供系统化的内容资源[9]。

3)选取企业化“技术范例”组建教学示例。

将企业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关键技术方法、典型技术范例,经过整体加工,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作为学习课程知识和技术方法的学习载体,进行教学示例资源的建设,从而满足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学习需要。

4)录制颗粒化教学视频。

将技术方法示例、典型项目方法录制成可以在线学习的微课视频,尽量颗粒化,各个视频颗粒要前后贯通,既满足单个技术点的学习,也符合由浅入深的整体学习需要,为自主学习和巩固学习提供资源。

5)课内外项目并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每个课程教学单元,都要实现课内主训一个项目,课外并行训练一个项目的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最终形成“项目场景导入、项目问题引导、技术与知识准备(视频)、回到项目场景(视频)、并行项目训练(引导)”架构的单元教学在线开发课程内容结构,见图3(以软件技术专业PH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这不仅有利于在线学习技术方法、训练开发软件项目,更有利于课后巩固和积累项目经验,满足各类自主学习需要。

3.4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实施方法

在“产教融合”建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需要进一步探讨“产教融合”的教学实施方法。产教融合的实质就是体现“产与教”的融合,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产教融合,更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产与教”的融合。

图3 在线开放课程单元教学结构

(1)依托企业化项目开展课堂训练,学生训练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2)以典型的项目示例为载体,讲练结合传授给学生技术、方法和知识;

(3)结对指导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服务;

(4)小组开展课外拓展项目训练;

(5)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相结合。

4 结语

“产教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教育的教学改革核心,国家启动“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校企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是核心[10],建设“产教融合”教学内容为重点,探索“产教融合”教学方法为手段,逐步展开“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工作。“产教融合”师资培养途径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的一环,它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育体系、体制建设,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教育实践进程,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1]马树超.产教融合:从示范到优质院校建设的主线[J].职教论坛,2017(1):32-35.

[2]黎永键,关伟.产教融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3-17.

[3]谢锡锋.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群为例[J].高教论坛,2017(1):112-114.

[4]陈云涛.文化浸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语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70-73.

[5]朱翠苗.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协同建设和改革的研究[J].软件,2014,35(8):69-71.

[6]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软件,2013(6):134-137.

[7]郑广成.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服务外包实训体系优化的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14.

[8]郑广成.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产教研”融合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3(10):22-23.

[9]付达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理论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7(1):10-14.

[10]Gregory M, Teodora R S, Kathleen E C.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verted classroom to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 anupper-division engineering cours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13(11): 430-435.

猜你喜欢
产教产教融合软件
禅宗软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软件对对碰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