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2018-01-27 01:49邓纯禹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腹胆囊住院

邓纯禹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辽宁 本溪 117200)

胆囊结石(Gallstone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体内结石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增高;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是进行外科手术,即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对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这种方法创伤性较大,而且增加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常用的胆囊结石微创疗法,这种手术方式创伤性小,并且能减缓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对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胆囊结石患者,一共选取90例,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为(43.5±5.6)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为(42.7±5.4)岁。全部患者经临床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患者;并告知了全部患者本次研究内容,签署了患者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即让患者行平卧位,然后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右上腹腹直肌切口,切口长度在8~10cm,之后把腹膜分离,找出患者的胆囊后行切除手术;在腹膜的分离过程中要避免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并且如果发现患者的腹腔污染较严重,可行肝下放置引流管。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是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和全身麻醉,在患者脐下置一小孔,之后在患者腹肌充入CO2,用以形成气腹,压力大约为12mmHg。再把置入腹腔镜,采用四孔法[1],并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和周围组织关系的确定,用钛夹把患者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通过电刀把粘连部位进行分离,顺行切除胆囊;如果胆囊过大,可以先行将胆囊切开,排除胆汁后再把结石和胆囊取出。检查之后缝合穿刺孔,并对两组患者都实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对治疗后的并发症现象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行t和χ2检验比较,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比(%)表示,若检测显示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1.6)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7±1.1)d(P<0.05);手术时间为(60.1±5.8)min,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5.3±9.6)min(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8.6±17.5)m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6.8±26.1)mL(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2.22%)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4.44%)胆漏,1例(2.22%)腹腔内出血;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6.67%)切口感染,3例(6.67%)胆漏,2例(4.44%)腹腔内出血,2例(4.44%)肺部感染;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637,P<0.05)。

3.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胆囊结石是常见的临床疾病,随40岁以上发病率逐步升高,并且女性要多于男性。但是胆囊结石的形成因素有多种,地区性、女性激素、高脂肪饮食、糖尿病和肝硬化等,都可能导致患者胆囊结石,因此不利于日常的预防措施制定。并且大多数的胆囊结石患者都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有少数患者会在饱餐或者进食后出现胆绞痛、右上腹隐痛等症状,都是在体检、手术或者尸解时发现,不利于临床的及时诊断[2,3]。一般无症状的胆囊结石都不需要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观察和随访等进行干预控制,但是胆石直径超过3cm,或者伴随有1cm以上的胆囊息肉以及胆囊壁增厚等现象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通过B超等影像学进行确诊。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较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患者的右上腹腹肌切口,然后切除胆囊。这种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创伤性较大,容易给周围肌肉以及血管和神经造成损失,并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使得手术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胆道外科手术,有顺行和逆行两种;顺行即从胆囊管开始切除,逆行即从胆囊底部开始切除。通过特制的导管插入腹膜,经过二氧化碳制压后采用四孔法,解剖胆囊区域结构,再夹闭胆囊管和动脉,对结石胆囊进行切除。这种手术方法的腹部创口较小,便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P<0.05),这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更具有经济效益,并且创伤性更小,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更高。

[1]熊余送,鲁修成,唐雄志,等.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比[J].肝胆外科杂志,2016,24(5):378-382.

[2]侯宝华,崔鹏,陈盛,等.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87-3889.

[3]陈盛,郑江华,区应亮,等.两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11):1213-1217.

猜你喜欢
开腹胆囊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