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理题材品德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1-27 17:41陈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题材

陈然

摘 要: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教师应挖掘地理知识背后的人文底蕴,通过“巧妙链接生活,兴发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情境,强化体验感悟;注重情知交融,引导发表主见”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地理题材 链接生活 创设情境 发表主见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地理知识的学习不是唯一目标,而是一种载体,是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地理题材品德课的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主见,以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那么,如何在地理题材品德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良好德性的形成?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开展的市级课题 “礼乐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探究出的“兴发——体验——主见”的教学模式,在开展“地理题材品德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践中,通过“兴发兴趣、强化体验、发表主见”几个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地理题材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

一、巧妙链接生活,兴发学习兴趣

培根说过:没有经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课的教学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因此地理题材品德课的教学,只有依托学生生活中的真实经验,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教学《多姿多彩的地图世界》(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笔者设计了非常生活化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 “向表姐推荐广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并在广州地图上指出来。”;再请大家“给表姐在广州地铁线路图中标出游览的路线”。三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一定的认识,而地铁又是学生常用的交通工具,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让已有经验的学生顿时觉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不但很好地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还将学生的生活与地理知识巧妙链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作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助手,并初步懂得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3]

二、精心创设情境,强化体验感悟

“礼乐教学”强调体验式引导,即以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为主要的教学策略。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

1.创设语言情境,体验常识地理。

越是贴近学生已有认知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就越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在地理题材品德课中,许多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例如,《中国真大》(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 “祖国”一词离学生既近又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课的关键字就是“大”。教师巧用图片,精心创设情境:晚上8点,新疆乌鲁木齐仍然艳阳高照,而这时的广州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了。这一奇特的景象让孩子惊奇不已,老师再娓娓道来:原来,我国幅员广阔,东西跨度大,两个地方整整相隔了4600多公里,因而产生了时差,于是学生心中的疑问豁然开朗。接着教师再出示寒假的同一天里,自己在海南岛旅游和同事在东北大兴安岭旅游的照片,孩子们经过观察发现:在同一天里,两人的着装有着天壤之别!接着,教师让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海南岛和大兴安岭的位置,孩子们比较后得出感悟:这两个地方,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距很远,因此温差极大,因此两地人们生活也截然不同。这样的情境创设,难以理解的“祖国东北跨度大,南北距离远”,在孩子心中直观起来,“祖国真大”这个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孩子心中活化起来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4]

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强化体验感悟,使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成为一泓充满情趣的活水。[5]

2.创设媒体情境,体验人文地理。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会关系到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将制约着课程的质量。”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教学,应积极开发并合理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以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地理知识,挖掘人文底蕴,让学生体验人文地理,强化个性感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如:执教《长江的诉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五年级的学生,对长江并不陌生,知道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对长江的概况,如准确的发源地、流程、流经城市、给沿江城市带来的影响,及其重要的意义不太了解,并缺少自己切身的感受,对长江的人文历史更知之甚少。教师通过引導学生倾听“长江的诉说”,借助图片、视频,多角度、多视觉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教学中,教师大量地运用了地图图片、风景照片、歌曲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江的壮美,领略母亲河的迷人风采,从而产生对长江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在学习“长江上游”部分,教师先播放上游的虎跳峡、九寨沟、都江堰等美丽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的优美,学生们的心灵产生了震撼。接着,教师播放了《长江与重庆》的视频,通过观看,学生了解到长江给重庆带来的极大发展。再通过让学生将课本的地形图进行拼图,找出长江流经的城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江给沿江的城市带来了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母亲河的乳汁是这些沿江城市的生命线。

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只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精选教学媒体资源,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枯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可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注重情知交融,引导发表主见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题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