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背景下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2018-01-27 21:20宋江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

宋江照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职业院校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而后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众创时代 职业院校学生 创业能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推动下,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效果,是职业院校肩膀上的重担。职业院校应当注重学生潜在智能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真正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梦想。[1]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天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从国际上来看,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市场需求减弱,我国对外出口增速变缓,需要继续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则有效促进解决扩大内需的问题;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景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产品的科技创新含量的需求増加。但是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的生成,新产品的产出和新服务的形成,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2]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式创业,到90年代“网络精英”式的创业,再到现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使许多有创业之梦想、无创业之勇气的人,抛除了后顾之忧,加入到大众创业之中。二是由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创新”,会促使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出现,政府监管的举措必然要适应非传统型业态,促进了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在管理、融资等方面帮助新企业实现新产品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新产业的培育,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3]

二、職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对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创业经历。以我省某职业院校为例,在校生13000余人,创业教育专职教师仅3人,兼职教师13人,这16人中均没有创业经历。二是创业教师接受的创业培训有限。即使个别接受过培训,培训的效果也不够理想。第三,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某些职业院校到目前仍然没有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课堂讲授效果不好。偶尔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创业经验也多是讲座的形式,教学效果并不出色。[4]

2.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未转变

近年来,国家对创业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教育深化改革也对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逐渐开课。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但由于在课程讲授中,理论教学过足,实践教学不足,很多学生的创业想法仅仅停留在想法阶段,甚至有些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再加上教师引导能力不足,学生的创业想法不能很好的付诸于实践,在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机会把握和降低创业风险等方面无所适从。实践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他们今后创业有了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的规避创业中的各种风险。

3.没有建立起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

学生有了创业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现实,开始创业,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为此,许多学校制定了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个别学校建有孵化园,提供学生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场地支持。但学校对学生创业者资金支持有限,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也有一定的门槛,资金困难现象存在较多;另外,受限于“双师”教师素质,对学生的技术支持也不够,很多技术指导人员自身就缺乏相关的创业经验,学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职业院校没有建立起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

4.学生的创业观念不强

首先,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年龄相对小、在校期间偏短,创业意愿不强。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有一定的技能,就可以去企业工作了,对于缺少经验、资金的创业来讲有点“奢望”。其次,学校营造的创业氛围不足。广大职业院校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强调技术技能的学习,创业教育滞后、创业政策不足、创业氛围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创业引导工作。第三,传统文化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我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在创新创业意识方面相对于沿海省份比较欠缺,求稳定也影响到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的培养。

三、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究

1.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能力与条件建设,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这样,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深刻的记住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创业做好准备。

2.搭建平台,培养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在职业院校建立孵化园、创新创业园区、创客空间等平台,充分发挥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完善平台体制机制,建立准入制度,建设并完善创业导师资源库,加强全程化指导,因材施教,因人指导。要加强平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在工商管理、税收、政府项目补贴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倾斜。要加强资金支持,将平台建设纳入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列入年度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检查,促进平台建设。

3.建立并完善创业援助体系,鼓励学生社会创业

职业院校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这一过程,使在校学生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形势了解不够。学校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创业援助系统,加强资金支持、技术帮扶、创业指导、心理干预等,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激励更多学生踏入社会,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曹启娥.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河南教育,2011(8):69.

[3]李金霞.浅析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6-140.

[4]杨敏.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讨——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7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
创业环境下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
五年制高职校校园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探讨在创新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可行性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