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8-01-29 23:38赵祥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面神经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陈 敏,王 俊,杨 杰,赵祥林

(青海省格尔木市解放军第22医院,青海 格尔木 816000)

1 临床资料

93例均系我院住院病员,男53例,女40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34.3岁,发病后至入院诊治平均时间3.73天。有受凉病史者52例,劳累病史者19例,饮酒者7例,余15例均无明显诱因,合并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脏器器质性病变者17例,余既往史均健康,临床检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13例异常。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患侧眼裂主要宽、额纹消失、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鼓气不能等,有13例患者合并Hunt综合征,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

2 结 果

通过对93例住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局部、生活饮食、心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等护理,痊愈76例,好转13,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9%。

3 护理方法

3.1 常规护理:

病程急性期,即2周以内,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须戴口罩,有角膜暴露者,须佩戴眼镜以防风纱,必要时用0.9%NaCl溶液纱布覆盖,以免角膜干燥而发生损伤[2]。采用热敷的方式进行局部护理,放松面部神经,改善疼痛状况,可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帮助指导患者面部按摩与活动,切忌冷水洗脸,注意病房保暖。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并指导患者进食时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并于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面部肌肉功能有所恢复后可从患侧进食,以利功能恢复,适当补充钙和多种维生素促进肌肉及神经功能恢复。

3.2 心理干预: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因面容改变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羞于见人或者担心治疗效果不好留下后遗症等心理活动较为普遍,治愈的主观愿望非常迫切,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心理干预与关怀,治疗的顺应性与有效性均有影响。护理人员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细心耐心贴心地进行适度交流的基础上,熟悉患者压力来源,根据不同患者病情、性格、年龄、社会背景等,针对性运用缓解心理压力手段,如阳性赋义(改变认知)、行为调整、身心放松、心理暗示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陪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消除怀疑恐惧心理,使患者充分信赖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措施。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重细节与语言,对于不同患者要一视同仁,真正做到治疗与护理的个性化。

3.3 康复护理:

及时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于快速改善并恢复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表情肌训练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训练方案。通过进行抬眉、闭眼、耸鼻、示齿、鼓腮等训练,促进患者面部各种肌肉功能恢复[3]。指导患者进行患侧面部肉肌的热敷与按摩,按摩的力度要适宜,特别是针对面部穴位的按摩;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以免烫伤;通过热敷与按摩加速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部神经和面部肌肉营养状况,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从而有利于已经瘫痪的面部神经功能恢复。面部肌肉功能康复训练的强度要适宜,避免表情肌疲劳,影响康复效果[4]。

4 体 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多由劳累、体虚受风寒引起,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心理干预以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配合各种治疗措施,辅以科学的饮食、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缩短疗程;护理人员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及心理护理技能,对于快速增进医护信任进而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关注。同时该病的预防护理对于减少复发有着广泛的意义,护理人员通过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适度锻炼、饮食起居有度、远离风寒等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复发、提高治愈率。

猜你喜欢
面神经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