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有效教学策略

2018-01-29 18:33郑志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语文小说

郑志凤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呈现出的小说内容往往是选取一个代表性的片段,是节选的,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时候硬性的讲解片段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小说知识的实际需求。高中生各方面已经趋向成熟,对于小说的认知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观点,作为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小说教学,以螺旋式的教学状况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进而凸显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了解到小说学习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 有效教学

高中生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发展都较为成熟,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认知和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占有很大的比例,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储备所需素材,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一般来说,高中语文教材中呈现的片段都是小说中的经典部分,学生对此也有着一定的认知,缺乏的是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等,从而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说中感受其内涵、意义等。我们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际性的开展小说教学活动,借以来促使学生通过小说学习获取相关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自我的技能。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有效教学策略。

一、从叙事角度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小说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阶段中出现的小说更多的是叙事文作品,而叙事文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即:他采取特定的方式和角度去展示故事内容。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叙事的角度不同,其小说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产生的阅读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鉴于这样,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透过叙事的角度去分析小说内容,产生初步的小说认知感受。即:从叙事角度来说,小说一般都是围绕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掌握了这几项内容,小说的内容也就呈现了大概。

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之后进行叙事角度分析:叙事者是“我”;叙事的角度是从“我”的叙述出发的;叙述时间是:“我”眼中的这一夜→第二天→第三天……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去讲解鲁镇发生的事情,之后又是从“我”的视角出發回忆之前的事情,即:想到昨天……这样,整个小说学习过程,通过叙事角度学生可以自主的掌握小说内容: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情况、被迫改嫁、再到鲁镇、死去。学生可以有着直观的感受,仿佛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听取作者讲述故事,有有助于自我情感的共鸣和发展。

二、立足故事角度促使学生主动理清小说情节脉络

小说的故事性很强,从叙事角度来说,他本身有着清晰的情节脉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在大篇幅的小说内容中迷失方向,失去自主探究的阅读兴趣,但是学生对于故事却有着渴求性。鉴于小说的叙事故事性,笔者在教学中立足故事角度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理清小说情节脉络,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有效基础。即:故事有着自己独特的呈现特点,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背景、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笔者可以放手学生促使学生根据故事的这几个要素去整理小说内容,合理的归档小说内容,进而弄清楚小说讲的是什么以及起发展的序列。

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内容时,笔者明确指出:故事的发生背景、故事形成的起因、经过、高潮分别是什么。有了主旨干线,学生很快就能够理清故事的情节脉络,即:沧州偶遇旧知(背景);茶酒店听闻阴谋(起因);林冲带刀寻人(经过);林冲接管草料场(经过);古庙借宿、喝酒御寒(经过);草料场起火、林冲手刃奸贼(高潮)。通过这样的关系呈现,学生很容易便掌握了故事内容,甚至有的学生为了了解小说的更多内容,拓宽了原本的教材小说内容,纷纷去原著小说,了解整个小说故事内容,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动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凸显了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三、借助叙事语言升华学生对小说的认知和了解

叙事和小说在广义上是相同的,从某个角度来说小说是叙事文的典型代表。而小说的呈现方式除去叙事方式和角度的不同还表现为叙事语言的不同。即:作者会根据不同的素材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甚至不少作者以自己独特的叙事语言彰显自己的小说风格。以白话文和文言文为例,就是由于语言的不同从而形成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风格的明显差异。

如:在学习《白鹿原》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进行阅读感受语言的地域特点,之后,播放《白鹿原》电视剧,让学生去聆听语言的特点。诸如:白鹿原中运用了很多的方言:“白眨白眨”、“喀、哩、嘛”……更明显的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透过语言学生能够更容易的去了解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创作思维等,有助于开阔学生本身对小说的认知,掌握语言上隐喻或者转喻的功能,深化小说教学范畴。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对于学生的素养和技能要求越来越明显,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去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推进教学的发展。鉴于小说存在的特殊价值和作用,教师应尽可能的采取线路性的手法来引导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手法,进而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力争以小说作为推动自我阅读、自我发展的原始动力,促使自我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君强、降红燕、陈芳、王浩. 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语文小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